生与死家国记忆的述说——《生命线》的叙事学分析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u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法国符号学家A.J.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体系中的"语义方阵"为阅读参照系对《生命线》进行解读,影片的二元对立结构:"战争与和平"、"生与死"、"救赎与毁灭"等的对决与冲突决定了故事的发展,虽然影片文本最后归于暂时的平和状态,但是深层的二元对立依然存在,而把这种生/死二元对立放入政治背景当中,产生了貌似平淡实则震撼的叙事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中学的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学生全方面发展得到重视,学校教育正在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势在必行。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
[摘要] 生活原本就是多元的,人的审美也是多元的,以一种思维一种审美统治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包容的心态理性地看待翻拍的名著,冷静地思考它们所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这才是有益于整个行业和社会的态度。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作为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神话题材作品,新版《西游记》更鲜明地赋予了时代特色,融入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审美价值,成就了中国本土魔幻电视剧的零突破。  [关键词] 新《西游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各个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主任就是班级“车”的“车头”,能否管理好班级工作,与班主任的自身素质、是否有无私
[摘要] 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有Jamal、Salim、Latik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演绎着不同的人生命运,在金钱、亲情、爱情的追求中共同表达了“爱的宿命”的影片主题,在这一主题背后隐藏着导演为主流阶层代言的深层创作意图。  [关键词]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人物 宿命 创作意图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4.027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