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筷子风波

来源 :满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a1982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些年住在长白山的满族人办喜事有个说道,上亲客(女方家)临走前,将一双筷子悄悄藏在亲家(男方家)的门楣上,俗称“别筷子”。这是满族祖先留下的婚礼习俗,是个讨吉利的事儿。因传的年代久远了,族人只知道照葫芦画瓢,竟有闹出误会的事儿。
  满族小伙查尔哈结婚,四邻八方欢聚在一起,院里院外好不热闹。
  接亲队伍一路上唢呐声声吹吹打打,吉时良辰接来新娘。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后,敬天地,拜祖先。傍晌时分正式开席,南北大炕上,亲友们频频举杯共同祝贺查尔哈新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没有不散的宴席,上亲客们起身告辞。查尔哈的讷讷有说有笑欢送客人。走到大门口一抬头,忽然发现门楣上放双筷子,她一把薅下来,举起筷子怒吼道:“这损事谁干的?”大家惊呆了,满院欢声笑语的喜庆气氛,瞬间凝固了。
  “筷子是我放的,这是祖宗留下的老规矩,你嚎嚎啥?”新娘的讷讷站出来说。
  “好哇,早就猜到是你干的,你凭啥要别我的嘴?真是癞蛤蟆上脚背——不咬人膈应人。”
  “谁是癞蛤蟆,你凭啥骂人?”
  “骂你咋地?今天你不说出个子午卯酉,你休想出我大门!”
  一看新郎妈一蹦八个高儿,撸胳膊挽袖地凑到跟前,新娘妈更火了,就势一把揪下她的头饰花,扔在地上又踹了两脚说:“就你这德行,给我姑娘当婆婆,根本不配。”
  “啊?我不配,你为啥大车小辆把姑娘送过来,你配,咋还没当上老婆婆?”
  “你损不损,我儿子年幼还没成年,咋能娶媳妇?”
  新郎的讷讷和新娘的讷讷越吵越凶,火药味儿越来越浓,一场“战事”随时可能爆发。
  这时,传来震耳欲聋的喊声:“都别吵了,大喜日子,吵吵巴火的,你们太不像话了!”话音刚落,婚礼司仪人福海已跑到大门口。也许他那特殊的身份威严尚存,俩亲家婆骤然停火,大眼瞪小眼地望着他。福海扯过查尔哈的讷讷,笑笑说:“别看您老这么大岁数,还是头发长见识短哪!别筷子是长白山满族先人早年留下的婚礼习俗。说别筷子是别老婆婆的嘴,让她少说话少管闲事,免得儿媳受气,这是谬传。别筷子的真正含义是借谐音讨个吉利,筷子筷子,就是早生贵子,难道您不想早抱孙子吗?”
  一席话,说得查尔哈的讷讷面红耳赤,赶忙向亲家赔礼道歉,说都怪自己四六不懂,错怪亲家婆一片好心。新娘讷讷看亲家婆风吹云散,赔了礼消了气又说了小话,一把握住亲家婆的手说:“咱俩谁跟谁呀,虽然说了几句口外话,全当演了场闹剧吧。”一句话说得人们哄堂大笑!
  新郎新娘送走了客人,望着窗外又圆又亮的月亮,熄了灯。
  拦马盅的传说
  从前有位满族老阿玛,他的长子索伦图刚刚完婚,喜事办的红红火火,众口称赞,新娘容貌俊俏人也贤惠,而且知书达理。按说老阿玛高兴才对,可他却双眉紧锁,满脸愁云。有一天晚上,他将族里德高望重的几位老先生请到家里,摆上满族八大碗,捧出高梁烧酒热情款待,弄得几位老先生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三杯酒下肚,老阿玛才道出实情:原来索伦图办喜事那天,送亲的马车被鞭炮声所惊闯进了院里,撞歪了大门刮伤了人,碰翻了锅灶压碎了盆,院内一片狼藉。
  更让老阿玛感到不吉利的是新娘受了惊吓,勉强举行完婚礼就病倒了。老阿玛还有两个儿子没成家,如此晦气还有姑娘肯嫁进门吗?所以特意请来几位老先生,让他们给出个好点子。
  几位老先生听后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下次喜车来时把大门关上,有的说用木头横在大门上。点子没少出,老阿玛听完只回了两个字“太俗”。
  一位白胡子老先生说:“我算听明白了,您是要一个既能拦住马车又文明典雅的办法对吧?请给点时间,我们一定能想出好办法的。”
  三天过后,几位老先生哼着小曲儿上门了。老阿玛一看这架势心里就明白了,急忙降阶而迎。
  大家落座,白胡子老先生说:“自古以来,人世间天地为大,婚姻乃五百年前月下老人配成,此等大恩大德不可忘却。”他先开宗明义道出主题,然后说出了具体做法:送亲车来时,在大门中间放一张高桌,上边放四碟菜三双筷子,桌前放两盅酒,桌后放一盅酒。东家和上亲各派一名代表分别站到桌两边,将东边的酒盅举起浇地——为,一敬天;将西边的酒盅举起浇地——为,二敬地;将桌后的酒盅举起浇地——为,三敬月下老媒人。敬完酒,二人操起筷子将碟中菜夹去菜头,将菜翻动一下。然后撤去高桌,迎接一对新人和上亲进屋。此举叫拦马盅。老阿爸听后哈哈大笑,连称“妙极,妙极!”吩咐家人上酒上菜,要和几位老先生一醉方休。
  老阿玛二儿子娶亲时初设拦马盅,众亲友齐声叫好。
  老阿玛小儿子娶亲时再设拦马盅,众乡亲把细节牢记在心上,日后争相效仿。
  就这样,娶媳妇设拦马盅的做法逐渐在满族和汉族中传播开来。现在马车送亲已极为少见,但娶亲设拦马盅的习俗在一些满族聚居区,照传不误。
其他文献
在十八世纪的五十年代末,不满三十岁的伊曼努尔·康德正沉迷在以科学名义为不可知领域架构想象图景的宏大计划中,这个行为被他自己诗意化地描述成“展开形而上学的蝶翼,在虚空的空间里漫游,在那与神灵谈天说地”。那个时代的欧洲正逐步在科学理想与宗教情怀的激烈碰撞中,为后来整个世界现代化进程揭开序幕。职业嗅觉敏感的书商从中发现了商机,于是有关描绘彼岸世界玄之又玄的多卷本著作在书店汗牛充栋,以至于令大多数读者无法
暗算  农民吴贵福的脸,黑土地般  茂盛着庄稼的呼吸,他把丰收抱回家  转过身去,一边遥望土地一边拈动着胡须  庄稼唰唰的响声,飘动田野上的静  粗壮的谷茬子在他嘴角边  不时地翕动着念想,目光里的季节  又一次染上金黄,思绪里的花落霜痕  在微微的秋风里起伏  从垅沟里漫过垅,漫过  辽阔的田野  他在心里暗算着,明年怎样  种植犁歌,让庄稼枝头落满锦蝶  暗算庄稼如何从土壤里  生长粗壮的阳光
期刊
绩效管理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诸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绩效管理以其科学有效激励员工、提高公司内部运营能力等诸多优势受到国内企业日益的重视。然而,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很多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还存在着与市场经济相悖的弊端。现代绩效管理能为国有企业注入新的活力,而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关注“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逐步走向规范与成熟的具体表现;有效的考核不仅是员工个人利益与发展的需求,也是企业科学
期刊
2020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
期刊
期刊
一城月色沦陷后,那片花儿隐居  在红尘之外,低低开放  不温不火  它们,自己制造阳光、雨水和空气  照耀自己,喂养自己  有时也发生感冒和病痛  但能够医疗自己,康复自己  黑暗和寒冷中,甚至,也能够  拥抱自己温暖自己  偶尔,它们也打开自己  或饮一杯月色,自己欢愉  或在自己的舌尖上养育蝴蝶  制造致命的诱惑  炫耀自己,放纵自己  它们甚至还企图  在萧杀与繁华的界碑前  虚拟一场热烈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