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22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对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4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2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7-0078-01
  临床上,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主要发生于老年群体,其同骨质疏松之间具有一定关系,轻中度的暴力即可导致老年患者出现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类型较为复杂,同时加上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和体质较差,其预后较差。笔者采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44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2例,男19例,女3例;患者年龄为60~75岁,平均年龄(67.58±1.16)岁;患者受伤原因:11例为交通伤,6例为摔伤,5例为高处坠落伤。对照组22例,男18例,女4例;患者年龄为61~76岁,平均年龄(68.02±1.24)岁;患者受伤原因:10例为交通伤、6例为摔伤、6例为高处坠落伤。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钢板交叉针治疗。患者入院前常规术前准备,全麻或臂丛麻醉,选取沙滩椅体位。选取患者肩关节前方三角肌胸大肌间隙为手术入路,在平喙突水平做一长度为5~6cm的纵切口,逐层切开并分离静脉,使骨折端充分暴露。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大小结节位置进行确定,同时在肱骨大小结节、肱骨骨折远端和肱骨头下缘分别钻2个洞,用粗线牵引并临时固定。使其处于解剖位置,恢复肱骨上端位置,并使肱骨干骨折对合,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远近端。对于复位良好的患者,用拉力螺钉和交叉针固定。
  1.2.2 治疗组 采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术前准备、麻醉方法、体位及手术入路同对照组。C臂机透视下,确定肱骨近端复位状况,将AOLPHP锁定钢板放在结节间沟后缘1cm处,近端离肱骨大结节近端0.5cm位置,用4~5枚锁定螺钉固定肱骨近端,通过AO标准皮质骨螺钉对肱骨干进行固定。术中对内侧干骺端部位的支撑作用进行保持或重建较为重要,间接复位恢复内侧支撑作用,有效重建整个肱骨近端稳定性,便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1.3 疗效判定[1] 根据Neer百分制评定方法对临床治疗优良率进行判定,主要包含解剖复位10分、活动度25分、功能30分和疼痛35分。其中,优:治疗后,总评分>90分;良:治疗后,总评分为70~89分;差:治疗后,总评分<70分。临床治疗优良率=优率+良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为四肢常见骨折之一,临床上其治疗较为困难。对于移位大于1cm或角度大于45°的患者,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能否稳定固定骨折端为手术成败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出现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传统的内固定材料主要为髓内钉、钢丝克氏针和T型钢板等,其临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出现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患者治疗效果带来一定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应运而生,显著改善了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手术效果,其不需同骨紧密接触,因此,对患者骨膜和血液循环破坏较小,且患者骨折复位较为良好,固定稳妥可靠,便于患者术后功能锻炼。除此之外,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和软组织损伤较小等优点,促使患者早日康复[2]。因此,在对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治疗时采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采用传统钢板交叉针治疗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时,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王磊,余灿.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43-45.
  [2]钟岩.肮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肮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01):50-51.
  (收稿日期:2015.01.12)
其他文献
黔东南州是一个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占80%的民族自治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辖16个县市的205个乡镇,人口450万,州府设在凯里市。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近年以
【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氢化可的松、氨茶碱、盐酸普鲁卡因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总有效率和动脉血气状况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
【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组50例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组5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冲洗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冲洗量、住院时间、留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组相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疝修补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介入栓塞术的应用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不同进行分组。研究组25例患者在动脉瘤破裂早期(发病3d内)进行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则为非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栓塞成功率96.0%,对照组患者栓塞成功率80.0%,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广西是我国重要的南方大棚厚皮甜瓜生产基地,年栽培总面积约1333hm2,每年春、夏、秋可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供应市场。哈密瓜型厚皮甜瓜是本区目前发展高效农业和农业出口创汇主要作物之一,产品主要销往越南等东盟国家和国内市场,销量不断增加。对基质栽培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已开展多年,在广西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栽培方式已从一般土栽发展为基质栽培,目前生产上80%以上哈密瓜型厚皮甜瓜采用基质栽培。在南宁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和麻醉复苏效果,探究其合理用量。方法:选择150例胃肠镜检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记录瑞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清醒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和高、低剂量组比较,对照组患者HR、MAP、BIS明显升高,高剂量组患者HR、MAP、BIS均低于低剂
温室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使用天然的土壤而使用人工配制的基质,采用有机肥料取代化学合成肥料,作物生长全过程采用纯基质栽培;通过农业、物理及生物方法取代化学合成农药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并遵照一定的无土栽培农业生产标准,为市场消费需求提供健康、安全的蔬菜产品。通过合理轮作可有效解决现代农业严重依赖农业化学品,均衡利用栽培基质中的营养元素,免除和减少某些连作特有的病虫危害,抑制病原物的孳生,实现蔬菜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