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Cat,安卓系统的“永恒之蓝”?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WannaCry是Windows系统的重大威胁,那么什么是Android系统的重大威胁呢?那就是CopyCat。
  Check Point以色列捷邦安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移动威胁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针对移动设备的恶意软件,并声称它目前已经感染了1400万部安卓设备,获取了其中800万部的root权限,在短短两个月内,黑客通过使用CopyCat 已经赚取了约150万美元的假冒广告收入。
  Check Point 移动威胁研究人员指出,CopyCat采用一种新的技术来制造和窃取广告收入。CopyCat 主要感染位于东南亚的用户,但它也传播至美国,感染了超过28万名安卓设备用户。
  CopyCat是一款恶意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包括对设备获取root权限,能持续进行攻击,以及将代码注入Zygote(Zygote负责在安卓操作系统中启动应用程序),因此它可以控制设备上的任何活动。
  CopyCat 是在意图攻击一家受Check Point SandBlast Mobile保護的企业时被发现的,Check Point研究人员从这款恶意软件的命令与控制服务器中检索到信息,并且对其内部工作方式进行了完整的逆向操作工程,这些资料在其全面的技术报告中有详细介绍。
  CopyCat攻击在2016年4月和5月达到顶峰。研究人员相信此次大型攻击是通过把恶意软件与流行应用程序结合重新包装,然后通过第三方应用商店进行散播,以及采用钓鱼欺诈手段。目前没有证据说明CopyCat是通过Google的官方应用商店Google Play进行发布。
  2017年3月,Check Point向Google通报了CopyCat恶意软件以及其操作方法。据Google介绍,他们可以应对这次攻击,并且当前受感染的设备数量远远低于攻击高峰时期。不幸的是,已经受到CopyCat恶意软件感染的设备,至今仍然受到这款病毒的影响。
  CopyCat恶意软件感染全球1400万部设备,对其中约800万部设备获取了root权限,这被研究人员称为是前所未有的攻击成功率。研究人员也表示此恶意软件为黑客创造了15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
  CopyCat恶意软件采用最新的技术来衍生出多种形式的广告欺诈方式,与Check Point 之前发现的恶意软件Gooligan、DressCode和 Skinner 相似。一旦感染,CopyCat首先获取用户设备root权限,允许攻击者完全控制设备,并且基本上致使用户毫无办法。
  CopyCat将代码注入Zygote应用程序启动功能,允许攻击者利用自己的ID来替换真正推荐人ID,从而获得许可安装欺诈性的应用程序来获得收入。另外,CopyCat使得Zygote发布欺诈性的广告而隐藏他们的真实来源,使得用户难以理解为何这些广告会在屏幕上弹出。CopyCat也使用单独的模块直接在设备上安装欺诈性应用程序。CopyCat恶意软件致使大规模的设备遭受感染,为背后的黑客聚敛巨额钱财。
  Check Point研究人员调查了2016年4月到5月期间一台活跃的命令与控制服务器,记录下超过1.4亿部受感染设备,其中800万(54%)的设备已被获取root权限。有380万(26%)受感染设备显示欺诈广告,440万设备或30%受感染设备的信用凭证被窃取,用于在Google Play上安装应用程序。
  攻击者获得的收益预计超出150万美元,大部分都是在短短两个月内赚到的。CopyCat 制造的近1亿条恶意软件广告,总共产生利润多达12万美元。因为Check Point 只能测量出多少设备感染上欺诈性安装套利,而不知道该类活动发生的次数,只能保守估计每台设备只执行一次该类活动。如此计算,攻击者从中赚到的利润预计超过66万美元。最大的收益来源是CopyCat骗取的490万个欺诈性应用程序的安装,从中产生多达73.5万美元的利润。
  如CopyCat这般复杂的恶意软件要求先进的防护手段,能够通过静态和动态的应用程序分析识别和封锁零日恶意软件的攻击。只有在一个设备上监测到恶意软件的操作环境,才能制定策略,成功封锁。用户和企业应把移动设备视为网络中的其它设备一样对待,并通过最佳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保护它们。
  Check Point的用户受到SandBlast Mobile的保护,网络前端由Check Point Anti-Bot blade执行防御,可以有效抵御带有Trojan.AndroidOS.CopyCat签名特征的CopyCat恶意软件。
其他文献
虽然市场上关于ARM架构处理器被用于服务器、存储系统的消息不断,但是在数据中心市场上与x86架构处理器正面交锋,很多人对ARM架构处理器的能力还存在质疑。不过,高通公司似乎信心满满,并且借助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的合作,在中国打响了全面进军数据中心市场的第一枪。  在云数据中心市场上,x86架构处理器将面临ARM架构处理器的强烈挑战?据外媒报道,早在2014年,亚马逊就在为开发ARM架构处理器招兵买马。
近日,谷歌在2017年谷歌开发者大会上宣布,谷歌AI中国中心正式成立。谷歌AI中国中心由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谷歌 Cloud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首席科学家李飞飞和 Google Cloud 研发负责人李佳博士主要负责。据悉,谷歌AI中国中心首批研究院团队共6人,除了负责人李飞飞和李佳,另4位研究员都是该领域的顶级人才。  李飞飞将会负责中心的研究工作,同时也会统筹 Google Cloud AI,
本报讯 6月6日,企业云数据管理领域的知名企业Informatica发布了Informatica智能云服务,这是企业云数据管理领域最先进的集成平台即服务(iPaaS)解决方案。Informatica智能云服务以下一代用户体验为特色,搭建在基于API的微服务架构上。该架构是由广为人知的企业统一元数据智能CLAIRE Engine驱动的。  Informatica智能云服务扩展了Informatica
国务院于2015年08月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  该《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管线的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有明显提升。 
对大多数传统行业的企业而言,他们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私有云。在私有云的基础之上,企业又将部分负载迁移到公有云上,作为企业自己计算资源的一种补充和替代,这是一种趋势。对于新兴的互联网企业而言,他们通常一开始就将IT资源和应用放在公有云上。  如上所述,传统行业的客户更倾向于采用混合云,而且通常是先建立私有云,然后采用公有云支持部分非关键的业务。  作为云计算行业的领导者,VMware不仅在私有云领域占
澳大利亚电信运营商Optus和华为进行研发合作,将其网路转换成4.5G,比现在的4G LTE手机快了4倍。  据悉,4.5G理想状态将提供超过每秒1 Gigabit的下载速度。Optus称理论上的速度应该是1.03Gbps。而实际操作方面,Optus表示,这将使目前智能手机的上传和下载速度提高4倍。  如果想要体验更快的网速,会需要4.5G的路由器,或是能支持4.5G的手机,但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現
“过往是业绩,未来看战绩。”这句话如何理解?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在一场功过风波之后,在MWC上首次接受了中国媒体的专访,长谈50分钟。一个企业的发展必定有其成长周期,过往的波峰波谷看业绩分析,但以发展眼光看待企业当下,以战略思路和战术布局来勾勒企业未来,持久战中的每一场战斗都是硬仗。  如果站在2016年这个拐点来看联想,过往的功过是非早已简化为销售数字和业绩报表,而未来则是一场国际化的全面较
大型机已死,这会不会是我们戴着有色眼镜做出的判断呢?正是看到了IBM大型机积极的改变,博科也加强了与IBM在大型机领域的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存在即合理,这话正好用在大型机上。  大型机还有明天吗?  经历过声势浩大的“去IOE”的洗礼,可能更多人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大型机已死!这一论调很早便已出现。  在IT的世界里,新旧技术的更迭人们已经司空见惯。在磁盘备份技术出现之前,磁带已死的论断已经甚嚣
得益于大数据的勃兴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人工智能已从科幻电影中走进现实。  从音视频识别、网络搜索、机器翻译,到智能汽车、智能机器,处处不乏人工智能的踪影。  而初露端倪的信息物理系统、脑机接口等技术,更拓展了人工智能应用的想象空间。  未来,人工智能将与计算如影随形,计算无处不在,人工智能也将无处不有。  当有关人工智能利弊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时,一个万物智能的时代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永远不要低估一辆满载着磁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旅行车的带宽。”许多人把这句话当成调侃。其实,最早人们对数据进行备份,就是通过卡车将满载的磁带运送到专门的仓库存储起来。当时,美国有一家全球知名的专门从事这项业务的公司——“铁山”(Iron Mountain)。笔者多年前去美国出差时,有一次在街头看到了一辆“铁山”公司运送磁带的卡车,还像个狂热的粉丝一样不停地拍照。  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线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