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辅助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后患者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kaizh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辅助性干扰素治疗对根治性切除术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检索2000年1至月2013年1月网络数据库中有关干扰素对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临床试验.结果 通过筛选共有5项临床试验、694例患者纳入分析.干扰素组和对照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1、2、3、5年总生存率的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95% CI)分别为:3.37(1.18 ~6.27,P =0.000)、2.36(1.45 ~3.83,P=0.001)、1.81(1.21~2.72,P=0.004)和1.93(1.35~2.75,P=0.000);术后第1、2、3、5年复发率的比值比(95% CI)为:0.63(0.44~ 0.91,P=0.014)、0.84(0.60 ~ 1.18,P=0.322)、0.88(0.63 ~ 1.22,P=0.431)和0.78(0.56 ~1.07,P=0.120).结论 辅助性干扰素治疗可提高肝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但对肝癌术后复发率无明显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分析我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以降低围手术期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213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3例患者均成功行PD,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胰瘘51例(24%)、胆瘘8例(3.8%)、肠瘘8例(3.8%)、胃瘫35例(16.4%)、腹腔感染16例(7.5%)、术后出血16例(7.5%)、术后死亡4例(1.9%)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以其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率低等诸多优点[1],被欧洲内镜外科协会列为正常大小及略大脾脏切除的“金标准”[2].然而,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脾功能亢进病例往往存在脾脏巨大、侧支循环多、出血风险大等诸多手术操作方面的困难,LS在其中应用仍较少[3-6].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脾切除术(tran
期刊
主题:提高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的诊疗效果第十四届中华肝胆胰脾外科专业学术论坛将围绕当前肝胆胰脾疾病诊疗出现的“热点”和“争议”进行讨论和争鸣,“论坛”将选择同道们共同关心的学术专题,开展多学科讨论。欢迎肝胆胰脾外科各临床专科、腔镜、内镜中心、消化内科等相关专业的专家踊跃参加。
期刊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相关肝癌(HCC)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解放军三零二医院2008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收治的40例AIH相关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AIH-HCC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40例AIH-HCC患者确诊肝癌时的年龄28~ 76岁不等,平均(55.1±13.5)岁.AIH肝硬化患者发展为肝癌的时间间隔为(49.2±44.5)个月(范围3
目的 探讨P57kip2蛋白在肝门胆管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7例肝门胆管腺癌组织(胆管腺癌组)和32例正常胆管组织(对照组)中P57kip2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胆管癌组织中P57kip2蛋白表达率为43.2%(16/37),明显低于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率87.5% (28/32,P<0.01);P57kip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CA19-9水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脾亢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genesis,PVT)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总结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1994年8月至2013年5月178例脾切除+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2例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为预防组,76例未用抗凝药为对照组.通过B超或强化CT检查,发现PVT 33例,分别采取尿激酶全身静脉溶栓、肝动脉插管
目的 评价微球联合碘化油介入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Medline、Cancer Lit、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以及灰色文献中相关的文献资料(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集微球联合碘化油栓塞化疗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如何避免变异右后肝管损伤及损伤后的处理.方法 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共进行LC 1710例.其中5例发现右后肝管变异.本文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中发现右后肝管汇入胆囊体部1例(ⅠA型),右后肝管汇入胆囊管2例(ⅢA型),胆囊管汇入右后肝管2例(ⅢB型),变异以Ⅲ型多见.全组5例患者均未造成胆管损伤,其中1例中转开腹后行胆囊切除.结论 右后肝管变
对于胰腺多中心肿瘤过去多采取全胰切除术,术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保留胰腺功能的各种胰腺切除术越来越多地被报道,如中段胰腺切除术、胰头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等[1-2],但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术(middle-preserving pancreatectomy,MPP)罕见报道.我们从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成功实施2例该类手术,患者术后胰腺内
期刊
“新式微创保胆”方法治疗胆囊结石方兴未艾,渐成风气.但究其实质仍为以往保胆手术的翻版,并无新意.胆囊虽有一定的功能,但是功能有限,并非不可丧失,更不应为保胆寻找理由而将其功能无限夸大.绝大多数患者切除胆囊后生活质量良好.在胆囊结石成因不明的情况下,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措施可以预防结石的发生.因此,保胆取石术后的结石高复发率难以避免.切除胆囊可以避免诸多保胆的并发症,收益大于风险,有其合理性,也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