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连作番茄根际微生物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lingy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研究了设施栽培的番茄连作模式下,基质和土壤中根际微生物组成及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设施番茄根际微生物中,细菌总数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数量最少。随着连作年数和茬数的增加,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真菌数量明显增加。
  关键词 番茄;连作;根际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080-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composition and quantity of microorganisms in rhizosphere of tomato during continuous cropping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in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of tomato wa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actinomyces,and fungi were the least.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inuous cropping years and stubble number,the number of rhizosphere bacteria and actinomycetes had decreased,and the number of fungi ha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tomato;continuous cropping;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我國重要的设施蔬菜作物,2014年江苏省番茄设施栽培面积约5.53万hm2 [1]。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有效解决了番茄周年均衡生产和市场供应的问题。但是在设施栽培模式下,茬口相对固定,难以实施倒茬。为了获取最好的经济效益,生产者在生产中往往采取错时栽培、连作栽培模式,容易造成土壤中有微生物构成的变化,产生连作障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现代研究认为,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变化是导致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2-5]。设施栽培中,土壤或基质一年四季均具有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温湿度,使病原菌数量不断累积,同时设施栽培中化肥的过多使用也导致根际土壤理化环境的变化,影响了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导致根际病原菌大量繁殖,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从而使作物病害多发,产生连作障碍现象。本研究针对不同连作年限设施番茄根际微生物组成及数量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连作障碍的防治技术和药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试验材料。栽培基质及土壤样品采自吴中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绿光农场蔬菜温室(表1)。连作基质及土壤均未经过土壤杀菌处理,样品采用五点法采集番茄根区5~10 cm处,装入无菌聚乙烯自封袋中,采回样品后即刻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
  1.1.2 试剂仪器。主要试剂:孟加拉红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Ⅰ号培养基,均为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主要仪器:UTP-313型电子天平(上海花潮电器有限公司)、HWS-12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一恒试验设备有限公司)、JCS-600电子天平(凯丰集团有限公司)、YHG-9140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姚氏仪器设备厂)、LIDA921型精密pH计(上海理达仪器厂)、1J2003-04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筒(上海东亚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厂)、电热恒温两用箱(南京实验仪器厂)、BH-2型相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处理。采集的基质及土壤样品,保藏于4 ℃冰箱,准确称取10 g已过筛的土壤,于超净工作台下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30 min,得10-1倍的样液。
  1.2.2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采用稀释平板法对真菌、放线菌和细菌进行分离和数量测定[6-7]。吸取10-1的样液1 mL,加入9 mL无菌水,得10-2稀释液,按上述方法依次稀释得10-3、10-4、10-5、10-6样品稀释液。分别涂布接种到孟加拉红、牛肉膏蛋白胨、高氏Ⅰ号的平板培养基上,按照真菌25 ℃、细菌30 ℃、放线菌28 ℃进行培养。
  1.2.3 微生物的计数。接种平板培养3~5 d时,根据菌落的生长情况统计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数量,结合样品的稀释倍数,按照土壤微生物浓度(cfu/g)=(菌落平均计数×稀释倍数)/菌液加入量(mL)计算出样品中可培养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连作对基质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以未栽培使用过的新基质为对照,对1~3年连作基质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菌落统计结果如图 1所示。可以看出,番茄栽培基质中普遍存在放线菌、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但3种微生物的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未栽培过番茄的新基质中,细菌的数量最多,达到7.86×107 cfu/g,占培养微生物数量的94.7%;放线菌数量次之,为4.03×106 cfu/g;真菌数量最少,为9.98×104 cfu/g。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连作3年的基质中细菌数量已经下降为6.24×106 cfu/g,放线菌数量下降到7.85×105 cfu/g,而真菌数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连作3年的基质中真菌数量为3.56×105 cfu/g,较对照新基质增加了1个数量级。   2.2 连作对土壤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以5年内无番茄栽培史的土壤为对照,对设施连作栽培番茄1~3、3~5、5~8年的土壤中的根际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培养,结果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在栽培连作番茄的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高于放线菌、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微生物的总量有所下降,组成比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连作5~8年后,细菌数量由对照土壤的1.73×107 cfu/g下降到1.62×106 cfu/g,真菌数量由3.69×104 cfu/g上升为2.89×105 cfu/g。在根际微生物构成中细菌数量的占比由94.3%下降到70.7%,而真菌的数量占比由0.2%增加到12.6%,同时放线菌的数量也呈现下降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根际微生物的变化是造成作物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设施番茄栽培基质和土壤中根际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分析表明,设施连作番茄根际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连作栽培初始阶段细菌数量和占比均最大,基质中达7.86×107 cfu/g,土壤中为1.73×107 cfu/g,占比在90%以上,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
  通过比较发现,随着连作栽培年限的增加,番茄根际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菌在根际微生物构成中的占比下降,而真菌的数量占比呈上升趋势,可能是受番茄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根际土壤环境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根际微生物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數量和组成发生变化,根际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同时,由于番茄致病菌中以真菌居多,根际土壤真菌的增多,也可能是番茄连作过程中真菌病害的发生,真菌性病源菌在土壤中的积累造成的,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加重了番茄土传病害,从而导致了连作障碍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曾晓萍,周军,曹光亮,等.江苏省设施蔬菜部分主要栽培品种[J].中国蔬菜,2014(1):86-89.
  [2] 侯慧,董坤,杨智仙,等.连作障碍发生机理研究进展[J].土壤,2016,48(6):1068-1076.
  [3] 陈天祥,孙权,顾欣,等.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调控措施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6(10):193-197.
  [4] 武春成.日光温室黄瓜营养基质栽培延缓连作障碍发生的因素及调控措施探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5.
  [5] 朱英.宁夏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4.
  [6] 魏东盛.番茄灰霉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和生防机制初探[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2.
  [7] 阮维斌,王敬国,张福锁,等.根际微生态系统理论在连作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1999(4):53-58.
其他文献
摘要 县级气象部门是最基层的气象机构,县级气象科普工作机制和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基层公众的气象灾害防御及安全技能提升。如何走出县级气象科普困境,突破气象科普工作发展瓶颈,寻求合理的气象科普工作发展途径是当前县级气象科普工作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以天长市为例,从安全视角分析县级气象科普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并对县级气象科普发展途径进行了探讨,有助于提升公众自我防灾避险的能力。  关键词 气象科普;现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切科学的工具.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有特殊地位.中学数学虽然对社会来讲,一般不会有客观上的创新结果,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对于培养其创造素质是极为有利的.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一、学习动机与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
摘要 松材线虫病是导致松树死亡的毁灭性病害,疫情传播扩散快、破坏性极强,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被全球许多国家列为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病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务必群策群力,共同应对,建立松材线虫病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是遏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又一制度创新。本文通过查找文献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完善该制度提出了初步建议,旨在探析并丰富松材线虫病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的内涵,真正实现
摘要 为深入探究疫情对丽水市蔬菜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影响并研判未来走势,对主要蔬菜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电话或现场了解,对农资供应、生产用工、育苗、产品运输以及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据此提出丽水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以确保蔬菜产业良性发展和保障城镇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关键词 疫情;防控;蔬菜;生产;供应;对策;浙江丽水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 本文对定边县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进行了探索,即在该技术应用中主攻机械粒收,显著提升了定边区域玉米生产工作效率,达到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同时,应优选耐密抗旱早熟品种,采取全膜双垄沟播、水肥一体化、机械粒收等技术,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可为促进玉米产业脱贫致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基础;路线;效益;陕西定边  中图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介绍了枞阳县水稻—油菜水旱轮作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水稻、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高产优质良种、秸秆还田、科学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水稻;油菜;轮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S565.4.048 文献标识码 B  在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叫轮
摘要 本文从美丽乡村生态景观的意义、乡村景观建设的生态实践出发,以屏南县南山村为例对乡村人居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生态景观营造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乡村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生态景观;现状;景观建设;福建屏南;南山村  中图分类号 S7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145-01
摘要 桃源县自1998年引进超级杂交稻以来,经过多年推广,取得了可喜成绩,栽培技术也逐渐成熟,各种配套生态技术也层出不穷,社会效益显著提高。本文阐述了桃源县超级稻示范推广概况,分析了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应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保障措施,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地超级稻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概况;成效;措施;问题;湖南桃源;2010年  中图分类号 S511
摘要 为丰富冬季市场青菜品种、满足不同需求,引进了周边地区反响较好的5个冬季青菜品种(吴江香青菜、小八叶乌塌菜、黄玫瑰、美味菘菜和紫青菜)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与常规苏州青作形态、品质、产量和产值等方面的比较,筛选适合张家港地区市场的冬青菜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营养价值都较高,口感区别明显;从产量和产值上看,引进的品种除紫青菜外,均高于苏州青;从单价上看,5个品种均高于对照苏州青。引进的5个
摘要 将食用菌做成既有观赏性又有食用价值的创意食用菌可为食用菌打开新市场。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特点,在分析传统创意食用菌发展受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食用菌文化林加故事性配方盆栽的新型创意食用菌改良方法,旨在打开创意食用菌的销路,多环节延长增值链,综合利用食用菌各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 创意食用菌;互联网时代;配方型;食用菌文化林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