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要努力营造适合孩子生命更健全发展的管理氛围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事业正处于孩子要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强烈需求转变时期,孩子们“上好学”就能在小学阶段孕育远大的理想,萌生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基生命的辉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学校长的岗位非常特殊、职责特别神圣、工作格外重要,要求对孩子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理解和表达的层面上,而必须在具体的校长教育管理实践中体现出来。笔者在近十年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始终带着实践的可能性和勇气,努力营造适合孩子生命更健全发展的管理氛围。
  首先,培植孩子对生命的珍爱,让每一个孩子都意识到生命比—切都更重要。人活着,哪怕有时候很屈辱、很难过、很无望,但是活者本身就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可能性。对我这个作为校长的人而言,就是要让这么一种顽强地活着、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的理念成为我校课堂教学和其他活动最重要、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有一天,我走进课堂听课,听到我们学校的李以丹老师组织的辩论:
  “如果现在学校的教学综合楼发生火灾,你会怎么办?”
  一部分孩子说:“立即参与抢救,能抢救多少算多少,尽量减少学校的损失。”
  另一部分孩子反驳说:“我们小孩应该立刻撤退,烧就让它烧了,保险公司会赔偿的,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了。”
  李老师最后说:“人的生命不能用其他的物质来代替,也不能用其他的人来代替,它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我赞成第二组孩子们的想法,同时提醒第一组的孩子们想一想,你们有没有能力见义勇为,有的时候你们没有能力可能会帮倒忙。”
  多好的老师,多好的引导,我后来在很多的会议上都表扬这样的教学值得弘扬。
  最近,我的孩子所在的四(6)班刚学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夜莺之歌》和《小英雄雨来》两篇课文,我问他们班的语文老师孙雯军:“如果《夜莺之歌》中小男孩把德国兵引到包围圈,最后连自己的生命都牺牲了,如果小英雄雨来真中弹丧命河中,你会不会告诉孩子们:为了民族大义,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孩子牺牲自己都是值得的?”孙老师说:“梁校长,如果真的碰到这个情形,我得告诉孩子们: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不能承担这么重的责任。”我真佩服我们的老师能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知识。我有了这样的意识,更加支持学校各种引导孩子对生命保护的行动,在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形成时时关注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因素和环节,把生命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
  其次,改变教师教育孩子的态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可能有些人可以很屈辱地活着、很悲伤地活着,但是怎么让人过更有尊严的生活呢?在这一点上,教育尤其重要。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我在前年一次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举了这么个例子:
  大发明家爱迪生,8岁时才开始上学,不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反而惹得老师非常厌恶,因为他总是有没完没了的问题。有一次老师讲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向老师发问:“老师,2 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调皮,故意找茬,很不高兴,就反问:“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他想了想,忍不住又问老师:“2 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大为恼火,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捣乱,给我滚出去!”遭到责骂,爱迪生只好委屈地走出教室。爱迪生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我想要是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妈妈听了儿子的叙述很是生气,她找到学校,质问老师:“你作为一个教师,太不了解学生的心理。”这位老师说:“我只管教书,不管什么学生的心理。”爱迪生母亲说:“你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学得会?”由于爱迪生的脑袋稍扁,老师就带他到一位有名的医生那里,让他检查一下爱迪生的头脑,这位医生检查后说:“里面的脑子坏了。”老师于是就告诉爱迪生的母亲:“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不能学会。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结果爱迪生离开了这所学校,由当过教师的妈妈教他读书。她给儿子讲文学、历史,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读童话的时候,爱迪生已经开始阅读《英国史》、《大英百科全书》等大部头著作。在母亲的培养下,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地窖里建起一个小实验室。母亲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经过长期的刻苦钻研,他终于成为最著名的大发明家,他一生为人类贡献了一千多项发明。
  我曾叫老师们反思了一下:假如爱迪生的母亲不是信任自己的儿子,而是去轻信那位老师的胡言乱语,将儿子痛骂一顿,再低声下气送回学校,结果会怎样?老师们经过自己反思、讨论交流,终于领悟到了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理论的真谛,自觉远离了体罚,不再把调皮的孩子赶出去,不再用侮辱性的语言来打击学习困难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学生蔚然成风。
  第三,帮助孩子制订生涯规划,让每一个孩子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孩子们对自己的一生负责,促使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让自己有所提高、有所变化、有所自我更新,一句话,让自己活在希望中。很久以前流传着这样的一段对话:
  “你在这里放牛做什么?”
  “让牛长大。”
  “牛长大以后呢?”
  “卖钱,盖房子。”
  “有了房子又做什么?”
  “娶媳妇,生娃。”
  “生了娃呢?”
  “让他也来放牛。”
  如果用对话中的放牛娃来形容今天在我们校园里学习的孩子,很是不妥,但是这个形容却分明地透露着: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氛围里可能就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要是我们的教育造成孩子们对未来的思考,总是在一个固定的圈子里面转来转去,不能促使他们不断地走到另外一个新的平台上,那将是教育的悲哀啊!因此,我在日常的学校教育管理中总是要求老师们多鼓励孩子了解自身的环境、家庭的背景、面临的困难、自己的性情与期待;多鼓励孩子不断激起生活的勇气,唤醒孩子内在的生命力量;想尽办法克服种种的阻力与困难去创造一个能够帮助孩子瞭望未来,渴望更好的生活的环境。我总是这样祈期通过老师们耐心细致的工作,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更美好未来的信心。
其他文献
改善学校管理方式,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学校改革的核心内容,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内涵发展意在立足于师生发展为前提和归宿,从根本上转变办学取向,变革传统以行政事务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维模式,以服务师生成长和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掘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巨大潜能,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校的自主发展,最终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校长在学校内涵发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黏合剂。它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胸怀一颗爱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爱。那么,怎样才能让爱走进学生的心里呢?这是一门艺术。  一、善待学生,真心地爱他们  教师应该善待学生、宽容学生。教师的“善”表现在对师生关
如果你能每天给你的学生戴很多“高帽子”,那么你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好老师,而且你会发现来自学生的许多惊人的奇迹和感人的事迹。同时,你会发现,给学生“戴高帽子”是一种挺有效的教学方法。  所谓的给学生“戴高帽子”,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是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获取某种进步,即使是一点小小的提高或在某个方面有了新起色,要适时给学生以嘉奖和赞许,使学生产生自信与要求继续学习争取更大进步的意识。但
汽车产业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产业之一,在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供应链金融
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却长期悬而未决的谜。2007年5月30日,在湖北十堰市召开的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2006年考古发掘工作汇报会上,来自全国各地24个考古队的数十位专家语出惊人:鄂西北丹江口库区就是楚文化起源、发展的核心地带!    40支考古队驻扎库区寻宝    “湖北的特色是楚文化。早期楚文化的研究资料,显得单调而缺乏。”在2006年考古发掘工作汇报会上,湖北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吴宏堂
媒体报道,未来住宅保障体系中的实物补贴将可能分三级:廉租房主要面向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家庭,所占比例不大。租赁型经济适用房面向低收入家庭,当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政府有权收回住房。限价商品房也将限定购买资格,或面向拆迁户,或面向本市户口的无房户等。  经济适用房以租代售,等于将经济适用房变成“扩大版的廉租房”,在整个中低收入住房保障体系中,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都成为“永远流动的临时住所”,只有限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