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平等保护私产和公产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一度备受争议的《物权法(草案)》已正式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该审议稿在吸收各方意见修改后,明确了对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私有财产平等保护的原则。
  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曾经白热化的争论终于有了“暂时”的结论,曾经被“搁浅”的《物权法》立法工作也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五大就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任务,党的十六大再次重申了这一重要任务。当前局面的形成,将会有利于此目标的达成。
  回顾一年来围绕物权法发生的讨论,以北大教授巩献田为代表的一方主张,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首先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权利,才能保护绝大多数公民个人的财产权利;反对方则认为,“公”的利益应当由《宪法》、《行政法》等公法来加以保护,如果在《物权法》中强调甚至重点保护国家财产、国家利益的话,将会导致公权力大量进入、而私权利保护沦为空谈的结局。
  仅从现象来看,社会主体围绕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广泛开展批评与反批评,这是值得欢迎的好事。它反映出我们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等诸方面还面临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完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但是,社会实践是立法的基础,立法工作必须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愿望和想当然出发,不能从本本和概念出发。转轨加新兴阶段的中国的国情之一,是物权法领域已经成为现有民法制度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因为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私人之间的交易是被禁止的,私人所有的财产权也不被认可,这种历史渊源直接造成了今日法与现实的脱节。
  制度性的进步,归根结底要靠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既然人类从既往的经验中得出结论,认为市场体制较之其他经济体制更具效率,那么,法律就应当提供维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财产权的保护。道理很简单,市场交换就是产权交换,没有明确的产权界定,也就无所谓市场交换的发生与存在。
  要使私有财产权得到严格的保护,就不能存在一个至高无上、不受约束的权力主体,这就要求严格划定国家权力的范围,约束政府和政府官员,防止他们侵犯公民的私权。一段时间以来,某些地方政府和某些官员打着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幌子,随意征地、胡乱拆迁等现象,充分证明了私权保护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教条是死的,社会生活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体制已经基本替代计划体制,成为中国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尽管这其中尚存在较为突出的无序、不公等问题,但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空前的。因此,我们的立法工作要及时把改革中成功的经验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对现有法律中不适应改革开放和现实生活需要的规定及时作出修改,从而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
  值得指出的是,本次送审的《物权法(草案)》,除继续坚持“平等保护、重点解决、和谐共存”的原则外,也专门进行了国有资产相关条款的修改和增加。我们认为,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经济领域中国资受侵害现象确实较为严重,物权法就国资保护作出有针对性地规定,完全有必要,这同样体现了立法工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和精神。
其他文献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又号水精宫道人,浙江吴兴人,为宋皇室赵德芳的后代。赵孟頫于元至元二十三年应选入朝,一生为官,他博学多才,学识过人,诗文、书画、音律均善,亦旁通佛学,明何良俊誉之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的人物。  在书法上,赵孟頫以全面向古典尤其是晋唐学习的方式,在楷、行、草、隶、篆等各个领域重新建立了严谨的法度,树立了古典风格的权威价值,从而矫正了南宋书法学时风、
毫无疑问, 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利益调整,政策性很强。在推进试点过程当中,能否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成为判断这次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试点通过后,破解难题成为重中之重。     如何避免暴富与贫穷两极分化     —试点第一年的承包原则:承包主体全部为普通林业职工,拒绝社会资金、各级领导干部不参与,不私留山林。  “美国西部
诸乐三(1902-1984),原名文萱、字乐三、号希斋,别署南屿山人。浙江安吉鹤溪村人。先生父亲诸献庄,家境清贫,却非常喜欢金石书画,从小刻苦攻读,清光绪年间十七岁考取秀才,以“耕读传家”为本。诸乐三先生自幼得父启蒙,酷嗜书画篆刻。十四岁时已能赋诗写字,村里人每遇婚嫁过年,都请他写大字喜联匾额。弱冠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医,同年师从吴昌硕老人学艺,得其教诲,在课余时间学习书画篆刻。医专毕业后,辗转沪
【摘要】篆刻是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是在方寸之间展示汉字的形态之美、布局之美、结构之美的小众艺术,也是用一节课时间可以承载的艺术形式。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创生出的各种书法篆刻的App,如果稍加组合,运用到书法篆刻课堂中会怎样呢?在篆刻教学中有趣的尝试会给我们的书法、篆刻教学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篆刻教学;信息技术;微课;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
錢秀进
期刊
曾梁寶
期刊
摘 要:对于学生容易混淆内能、热量等抽象物理概念的问题,本文通过“三角恋”的比喻,为学生提供了形象地理解温度、内能和热量三者关系的方法。避免使用“充分不必要条件”和“必要不充分条件”等过于专业的论述,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和辨析抽象的物理概念。  关键词:热学;温度;内能;热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4-0058-2  九年级物理
【关键词】方整;冶铸;凿刻;天然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3-0059-02  谈到金文书法,我们会不自觉地想到商周时期的《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等钟鼎铭文书法,然在三代之后,汉代的金文书法在铭刻书法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若以汉代为时间参考系作一简单勾勒,汉金文的制作手法与审美精神上可通甲骨文,近则暗合秦诏版、秦汉印章
【摘要】实境碑刻融合刀锋与笔锋,实境行走衔接课内与课外,实境溯源,圆融古文与今文,串联起了“书法广域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项目推进的方式选择教学内容,实现学生习书大奠基、激发学生习书大渴望、畅想学生习书大未来,追求在实境体验中给学生一个“书法文化场”,让学生书法学习延展开阔。  【关键词】儿童书法;广域课程;实境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
地处福清市的江阴码头,海风轻徐。  8月15日,融侨集团总裁助理林权指着正在动建的3#泊位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如果不出意外,将于明年初建成。”  同日,《中国经济周刊》从福州市江阴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下称“江阴集中区”)获悉,从2001年开始,随着江阴港区的进一步开发与建设,到2005年底,江阴集中区已签约项目75个,入区企业58家,吸引侨资1045814万元,占总投资的一半左右,完成工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