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播种育苗技术探析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o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现在实行的造林活动中,关于育苗技术方面最为先进的技术是容器育苗技术,它的育苗成活率极高,育苗周期短,而且成活后的苗木质量好,但是它的高成本和对技术含量的高要求,使得这种技术无法在我国广泛的得到运用。所以,眼下在我国应用较为普遍的则是常规的播种育苗技术,但是这种方法相对来说工作量较大,育苗的时间较长,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这就给我们的林业工作人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有限的条件下,培育出人们需要的高质量的苗木进行造林工程。
  一、林木播种育苗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林木的播种育苗的前期,应该对土质、播种的时间、整地工作、挑选种子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在这样的前提下培育出的种子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1挑选正确的播种时间,如果播种的实际不合适,种子的发芽机率可想而知,所以时间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在播种时间的选择的时候应该综合的考虑天气和地域的差异,不要起千篇一律的春天播种,这种播种时间在北方是不可行的,北方的天气温度较低,而且持续的时间久,在南方部分地区,秋季播种也是可行的,但是要做到量体裁衣,才能找到适合实际的播种时间。
  2认真地平整土地。在种植之前的时候,应该认真地平整土地,这样可以保证其出芽率高保证苗木的品质优秀。具体的讲,要确保处理后的土地表层的土壤非常的细碎,而且很松,没有杂物存在,而且要适当的施肥,如果是较为干旱的区域,还应该认真地浇水,确保种子的发芽以及小苗的生长能够顺利的进行。
  3土壤消毒的常用方法有2种:一是烧土法。为了达到消灭病原菌和地下害虫及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就得提高土壤耕作层的温度,采取的方法是:在山区或林区堆积柴草方便并且有丰富的枯枝落叶的地方堆放焚烧即可。二是硫酸亚铁。为防治松苗立枯病,采取浇洒硫酸亚铁的方法,即使用浓度为1%~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均匀喷洒在床面上,播种的时间为施药后6至7天。
  4选种:林木种子是育苗和造林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种子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育苗的质量,良种是保障培育优质苗木的根本。因此一定要选择遗传品质优良的种子,种子要精选,除去杂质和废种子。
  5种子消毒:此举能够降低苗木发生病害的几率,通常是在播种之前的时候开展。不仅仅要对种子进行,播种具有菌根菌的树种播种前最好播种菌根菌,还应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治方法防鸟、动物、病虫害等对种子产生的侵害。
  6种子催芽:所谓的催芽,具体的讲就是说是用人工措施,将休眠模式中的种子,在合理的气温以及水分等的状态中,开始出芽。这样处理之后的种苗具有出土迅速,苗木齐顺而且出苗时间短的特征,能够切实的提升其品质。所以,该项活动对于育苗活动开展的是否有效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要结合植被的具体特点,合理的选取措施。
  二、播种的技术要点
  播种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会影响苗木出芽率、出苗快慢和整齐度,对合格苗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1播种苗密度的确定:苗木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苗木的数量。苗木密度适宜与否,对于苗木的质量、合格苗的产量及经济效益都很重要。适宜的苗木密度既能保证每株苗木发育健壮,又能在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是大限度地获得合格苗木。
  2播种量的确定:播种量是单位面积上(或单位长度上)播种种子的重量,是取得适宜密度的基础。应根据种子质量与单位面积产苗量来确定,做到即降低育苗成本,又能取得优质健壮的苗木。
  3播种方法的选择:主要有撒播、条播、点播这三种。通过条播培育的苗木生长健壮,苗木质量高,适合中粒种子。撒播。一般用于小粒种子,如杨、柳、桑等。点播一般多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板栗、文冠果、核桃、山杏等。
  4覆土:覆土的目的是保持土壤湿润,调节地表温度,防止风吹种子及鸟兽危害。覆土应根据种子特性、育苗地的环境条件及播种期等确定其厚度,厚度适当,均匀。
  三、播种地的管理
  播种地的管理是指苗木出土前的田间管理。一般包括覆盖、灌溉、除草、防鸟兽害等。这项工作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及质量。
  1覆盖:覆盖的目的是保水。一般选择塑料薄膜、稻草、秸杆、泥炭等覆盖。注意在选择覆盖材料时,不能引来病虫害,不能妨碍幼苗出土。当幼苗出土量达60-70%时,应及时分期撤去覆盖,要注意防止损伤幼苗。在保证育苗效果的同时,覆盖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选择用与不用。
  2灌溉与除草:为避免降低地温,播种期的苗木在播种前要灌足底水,播后尽量不浇水,如土壤水分不足,应适量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前后,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注意不要碰动种子和损伤幼芽。
  3防鸟兽害与霜冻:在幼苗出土后,要防止幼苗被鸟兽等伤害,在有晚霜的时候,注意加以防护。
  四、育苗地的田间管理
  育苗地的田间管理包括灌溉、中耕除草、降温、追肥、间苗、防治病虫害及苗木越冬等常规管理。水分是苗木生长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必须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依据苗木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的生長时期及土壤情况适时确定灌溉时间和数量。中耕除草应与灌溉配合进行,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为避免幼苗在高温下受日灼伤害,采取降温措施。一般采用遮荫或喷溉降温。同时在苗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追肥,保证苗木生长需要。根据土壤状况,前期雨后浇施或喷施氮杂肥料,中、后期视其情况增加用肥量,后期加施磷、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间苗可以改善苗木生长环境,提高苗木质量,保持苗的合理密度。间苗工作应早疏早定,次数以苗木生长快慢和抵抗力强弱而定。间苗后要及时进行灌溉。在苗木的生长期间要加强对病虫害的控制,提前预防,防治结合,同时要做好季节变更引起的各种环境的变化,给幼苗提供一个比较适于生长的环境。
  五、总结
  随着环境的日益破坏和能源的日益减少,我们的造林工程刻不容缓,为了确保整个造林工程能有序、有效的开展,我们必须确保能够通过不断的提高播种育苗技术来增强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以便与应对各种不同的气候和环境。并且在苗木培育出来之后,悉心的照顾也是必不可少的,各种病虫害和养分是否充足也会对苗木的整体质量有影响,所以我们的林业工作者一定要在现有的工作环境中,不断地创造条件去适应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目标。
  (作者单位:157212黑龙江省绥阳林业局)
其他文献
农业技术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只有越来越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支撑,农业才會向着现代化,高效化发展。然而农业技术复杂难懂,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于很多最新的农业技术很难理解,也很难运用。出现了有技术不会应用的情况。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的发展。  1 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
蚕豆是人类最早栽培的豆类作物之一,其分布广泛,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均有种植,在我国分布也很广泛。蚕豆是湟中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以春播为主。要获得蚕豆稳产增产、优质增效,科学栽培、合理管理是首要的前提和方法。只有提高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确保增产增收、收益稳定。  1蚕豆及其价值  蚕豆又称罗汉豆、胡豆、南豆、竖豆、佛豆等,属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营养价值很高,富含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蛋白质、
在供电企业配电网中,大功率电动机会消耗大量无功功率,导致配电网络不能安全稳定的运行。为了改善电网的稳定性,供电企业现广泛应用传统无功补偿技术。但随着用电需求增加,传统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矿产资源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矿产的大规模开发在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尤为突出。面
一、大豆栽培技术  1、种子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选取粒大饱满、外表不存在明显缺陷的大豆种子,将其放置于清水中,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捞取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粒。种子上浮的原因可能是内部胚乳被病虫啃食侵染,或是种子不够饱满。这类大豆种子营养物质不足,难以为胚芽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后期种子发芽率相对较低,抗逆性差,通过筛选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最后,进行种子消毒。大豆
本文通过对枸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介绍,针对原州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从园地的选择、整地、苗木配置及栽植、整形修剪、加强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宁杞7号枸杞在原州区栽培管理技术。  1生物学特性  相同地理条件下较宁杞1号提前一周萌芽,树体生长强旺,突出表现为发芽早、生长快、生长量大;腋花芽为主,2年生枝(老眼枝)花量极少,生殖生长势强,耐肥水,耐修剪,当年生枝(七寸枝)成花起始节位,每叶腋花蕾1~2枚;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