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起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来源 :新课程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网传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今天上午,中国教育报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这封函确系该司所发。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教材修改要求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所谓“十四年抗战”,是指的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这时,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早在2011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三科教材的编写申报,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申报方案进行评审。记者在一份教育部提供的2015年8月28日下发的《关于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科书编写情况的说明》文件中,看到了“十四年”的表述,其中写道:“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完整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历经14年的史实。”
  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要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战”概念。
  (转载自《中国教育报》2017年1月11日第1版)
其他文献
焦点一:恶意犯规热火与步行者的系列赛打得异常激烈,在第五场比赛中,步行者的汉斯布鲁先对韦德进行恶意犯规,之后遭到了热队的哈斯勒姆的恶意报复,这成了焦点之一。
ESPN的专栏记者大卫·赫伯特也指出:用不了十年,5号位或许就会完全从我们的眼前消失。这句话放在21世纪之前,肯定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之前的每一个伟大的年代几乎都是由中锋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