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改革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p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国内诸多独立院校经管类非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课程,但长期以来“会计学”课程教学中一直存在诸多问题,致使“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试图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加强综合案例教学、改进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等几方面对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谢怡(1977-),女,重庆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谢会丽(1977-),女,山西运城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浙江 杭州 310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高等教育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GYB121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GYB114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22-01
  作为三本院校的独立学院,不论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培养模式上均与普通本科高校有很大的不同,从全国绝大多数独立学院来看,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文化基础仍然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普通高校教育侧重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而独立学院更侧重于以职业导向为主。会计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商业全球化、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以及包括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诸多企业经营失误和丑闻的不断出现,会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国内诸多独立院校通常对金融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多个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会计学”课程已成为各独立院校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经管类非会计专业毕业生掌握了会计这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有利于为将来更顺利地适应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非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各自相关专业的人才,与会计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应该教给非会计专业学生什么样的会计知识,如何培养他们利用会计信息来解决与本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是各独立学院应着重思考的问题。但据笔者的调研,从各独立学院历年的教学情况来看,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地解决,导致“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对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一、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看懂会计信息、会运用会计信息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从非会计专业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相关知识,非会计专业的学生重点需要掌握的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特别是财务报告中反映出的会计信息,能够阅读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报告、懂得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和会计信息的基本经济含义,而对于如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一般应不作过高要求。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在了解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解释财务报告会计处理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独特的思维方式,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精髓而不需要过分注重会计核算细节,培养和提高非会计专业学生将来在管理实践中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
  二、整合调整教学内容
  当前,国内大多数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讲课顺序仍然与会计学专业的基本重合,按照总论、会计账户、复式记账、基本业务的会计核算、凭证与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顺序进行讲解,复杂的专业术语不但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往往讲到财务会计报告时课程已经快要结束,课时比较紧张,教师对本来应该作为重点掌握的内容反而简单带过,与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由于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中强调的是学生对会计信息的分析性运用,而不是熟练地进行会计分录的处理,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突出实用性和不同专业的需求,如何熟练地进行会计核算不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非会计专业学生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而不是提供者,需要的是读懂会计信息所传递的经济含义,懂得特定的会计数据意味着什么。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读懂会计信息并会利用会计信息来分析本专业的相关问题。对传统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较大地调整,对于基本会计概念的讲授可以由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引出,这两张表能够将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清楚地描述出来,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够迅速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教师先讲解资产负债表的性质,让学生知道资产负债表是如何形成的,再对表中的各项目进行分析,引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静态会计要素。同样,通过讲解利润表,引出收入、费用、利润三大动态会计要素。通过教学内容调整,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报表中直接传递的信息和间接隐含的信息,更好地熟悉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
  三、加强综合案例教学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依然是教师重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单纯的理论灌输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讲课时采用了案例,但一些单个的案例通常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设计的,不能将一个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全部包括进来。采用一个包括全部经济业务的综合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案例中涉及的有关知识点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在掌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学生分析思路和能力的培训,这样效果会更好。同时,在设计综合案例时,可以考虑不同专业的特点,将会计知识与特定专业联系起来,比如说对物流专业,可以设计为一家物流公司从成立之初到运营过程的整个业务;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会计主体可以设计为一家外贸公司。
  四、改进教学手段
  独立学院目前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为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和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讲授法除了对基础知识进行泛讲外,还需对重难点内容进行精讲,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对比,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诸如开放式教学、讨论教学等其他教学手段,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可以提前将案例发给学生,使其分小组进行课下讨论,要求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有关计算,并进行角色扮演;上课时再由各小组派出代表陈述,解释自己的观点,理解和评论其他同学的观点;最后老师进行总评。案例不一定有绝对统一的答案,但它给予学生的是更多的讨论、参与的空间。学生单纯地听课或自己阅读,无法掌握一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自身的参与学习才能真正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学会分析问题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表达能力;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会计的理解。
  五、改革考核方式
  和传统课程一样,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考试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期末闭卷考试形式,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80%,考试的重点在会计的账务处理,这样的考核方式违背了教授学生会计知识的初衷,不能真正考查出学生对会计信息的掌握情况及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很多学生只是在考前突击,考过后很少还会记得学过的有关会计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应调整考核方式,实施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为辅,可以仅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核一些基本理论;而80%的成绩由平时的小组讨论、案例报告、课堂问答等组成,对有自己独特见解的问答可以考虑额外加分,并可以实行“关联加减分”。这种考核方式除了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可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可以使学生在独立开放的环境下真正学会如何使用会计信息,将期末考试与平时考试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全面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总而言之,基于独立学院以培养专业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通过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进行改革,提高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既学到有关的会计知识,又培养学生应用会计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富茜楠.独立学院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7).
  [2]朱凡.基于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9,(7).
  [3]邓尚华,龚建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J].会计之友,2010,(2).
  [4]肖华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基于华中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09,(1).
  [5]刘亚莉,胡志颖.高等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7).
  (责任编辑:宋秀丽)
其他文献
摘 要:组织学和解剖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课程,实践性比较强,而且实验课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也是构建学生能力目标的主要途径。本文分别就组织学和解剖学实验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以实例的形式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实验课;学生能力;培养;探索;实例  一、实验课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1.切片观察。(1)培养学生观察方法阶段。主要分四步,第一步,肉眼观察:先看清切片上的标签标注是何组织和染色法
发光二极管(LED)的光强空间分布特性决定了它能否满足特定场合的应用。大功率LED由于发热量大,其绝对光强空间分布(LISD)的测试也必须在特定热沉温度下进行才能得到准确可靠
民歌,作为大众文化,题材灵活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再现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反映出大众的心理、感情、意志和愿望,其歌词具有“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