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要从实际出发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拜读了唐茂盛老师的《更新“生字观”关注“熟字返生”现象》一文(见《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6期),深有感触。
  唐老师在文中明确指出:我们的识字教学“目中无人”,学生早就自己掌握的生字,我们还一味喋喋不休地读呀写呀教呀,而对那些学生真正感到困惑急需帮助的“字词”,却熟视无睹。这就是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的痼疾所在。的确如此,识字教学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教,对已经认识这些字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无端的浪费。如何走出这种“高耗低效”的识字怪圈呢?这里,请看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小稻秧脱险记》生字教学的经典案例:
  师:(出示投影片)这一课的生字一共有16个。
  
  师:看一看,这些字组成的词你会不会读。(指名一学生读完)还有问题吗?
  生:(指“蛮”)这个字我读不准。
  师:多虚心,不懂就问。谁来当她的老师?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生:“气势汹汹”的“势”我读不准。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师:还有问题吗?(学生摇头)看来需要老师帮助的很少很少,有些字平时就会了。
  
  一点通
  在教学生字新词时,于老师出示了写有16个生字的投影片,可他没有立即进行教读,而是先指名几个学生认读已认识的字,从中掌握到一个信息:几名同学都读准的字是大家已经认识的字,剩下的就是非组织教学不可的。但是,于老师仍然没有领着学生“读、读、再读”,而是要求学生对课文后有注音的字进行读拼音认读。在检验认读情况时,对那些读不准的生字,有的让学生进行教读,有的则自己给予指点。上述教例使我们深受启发:识字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教那些学生不会的,才是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
  首先,汉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旦把汉字的学习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汉字就不会太难,而且会变成一种乐趣,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本教例中,于老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主动识字,既充分利用了学生资源,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补识字,又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到广阔生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
  其次,我们不要低估了小学生的潜能。如果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心灵放飞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学习一旦和学生的个体经验结合起来,就会内化为一种个人体验,这种体验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的内在动力。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所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浓厚的兴趣”,进而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疏风宣肺,解痉止咳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加味止嗽散(百部、紫菀、白前、陈皮、桔梗、炙麻黄、蝉蜕、地龙、当归、太子参、甘草)
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办一份有质量、上档次的大学学报,编辑必须全方位转变并更新旧的办刊观念,树立起开放意识、发现意识和品牌意识等八种办刊意识.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西医联合组60例,采用自拟促排卵汤(紫石英、仙灵脾、当归、白芍、益母草、柴胡等),配合西药克罗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小音乐家扬科》一课第13自然段为:  第二天,可怜的扬科给带到管家面前。管家看了扬科一眼,这个瘦小的孩子睁大了惊恐的眼睛。怎么处置他呢?把他当小偷惩办吗?他太小了,几乎站也站不稳,还用送到监狱里去吗?管家最后决定“打他一顿算了。”
实施新课程以后,为了共同分享教育劳动成果,提高教师的合作能力,许多学校推行协作备课。协作形式是每个年级的同学科教师共同分担整册教材的备课任务,然后用规定格式的协作备课纸复印分发。这种协作备课方式备受欢迎,偶尔还有不同年级之间的“协作”,即向上一级任教过的教师借用教案复印、抄袭。
目的:观察散寒化饮、化痰止咳类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青龙汤(紫菀、款冬花、麻黄、细辛、半夏、桔梗、鱼腥草等)内服与消喘膏(白芥子、细辛、甘
本文对清代陈廷儒及其《诊余举隅录》进行论述,认为陈廷儒《诊余举隅录》各案叙述简明,层次清晰,能将理法方药一以贯之,颇有临床参考价值。学术特色有四:以论为体,藉医案以阐说医理
遗山<论诗三十首>(其十九)主旨是赞美、仰慕陆龟蒙为万古高士,为他的百年孤愤鸣不平,并安慰龟蒙,无须理会、计较世俗庸人之输赢得失.诸家未能深究&#39;春草输赢校几多&#39;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