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并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及满意度.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本次课题研究.根据就诊后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将60例患者分为A组与B组.A组分得患者3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B组分得患者3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还应继续加用急诊护理干预.A组包含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最大为76岁,年龄最小为41岁,平均年龄为(52.57±11.28)岁,疾病类型:14例心肌梗死,8例心力衰竭,8例器质性心脏病.B组包含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最大为77岁,年龄最小为40岁,平均年龄为(52.63±11.31)岁,疾病类型:15例心肌梗死,7例心力衰竭,8例器质性心脏病.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辅助检查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转运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指标,并比较其康复情况.此外,还应使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指导患者对本次的护理干预情况进行客观评估.得分>85分,应记为十分满意;得分介于60~85分,应记为一般满意;得分<60分,应记为不满意.结果:经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后,B组患者的辅助检查时间为(11.48±1.68)min,急诊室停留时间为(16.37±2.39)min,转运时间为(1.08±0.62)h,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为(5.83±1.0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各项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A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此之外,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A组的63.3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康复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继续推广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