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要做到专业与产业企业职业的三维对接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话题是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方法性问题。它涉及思维转换、结构重组、知识开发、制度调适、文化融合等五个方面,所以它既是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也是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的重心。对接的宏观层面主要指向于区域,核心在于其“结构”的对接。是区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接的微观层面主要指向于学校。核心在于其“内涵”的对接。是学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抓手。
  从职业教育外部来看,职业可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细类体现为具体的职业岗位。专业是对社会职业群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共同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归纳后的一种科学“编码”,是一种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的获取职业资格和职业能力的教育“载体”,源于社会职业而高于社会职业。职业第二、三、四、五、六大类共2000多个岗位,中高等职业教育都有照应和覆盖。可以说,职业教育的18个专业大类、321个专业、929个专业和技能方向,已经较好地、宽口径地服务了产业、企业、职业。专业或教育职业是社会职业的反映,从教育角度看,专业也是课程的不同组合。江苏从2004年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但是现在看来还缺少对产业、企业、职业的宏观分析与研究,课程改革还没有在整体上和结构上去把控。缺少顶层设计。专业与本地经济产业发展状况的吻合度也不够高。
  职业提供的是产品和服务,它背后是工作过程和应用价值,那如何将之变为教育性的内容?产品和服务所对应的是实物和行动,而且是有情感、有情境的实物和行动,在职业教育中,那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做事的过程为内容、以学习者为主体。也就是我们项目课程的开发模式。这是操作层面的对接方式。
  专业的对接发展应该体现以下特点:①专业内涵的职业性。职业教育的专业是职业下的概念,而高等教育的专业是学科下的概念。②专业服务的属地性。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产业发展的拉动力共同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③专业组织的多样性。尽管江苏出现了“集团式”、“集群式”、“集合式”等多种组织形式,但专业内部的打通还有待进一步的整合,公共教育产品开发也不够。④专业发展的融合性。企业的自我发展要求产业不断升级、技术不断进步,也使得各种职业不断地新陈代谢、分化融合,而我们对此敏感性不够。
  如何衡量专业建设质量?在宏观层面上应该体现三个“度”。①专业对产业发展的敏感度。像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纺织业、冶金业、轻工业、建材业等)、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等,特别是后面的两个“民”,我们的专业对接还做得不够。②专业对企业用人的贡献度。前提是制度建设,一方面是培养人与使用人的制度衔接,另一方面是建立职业教育人才供需调节机制。③专业对职业岗位的覆盖度。一是指对本地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覆盖,二是对本区域大中型企业的覆盖。这一点。社会需求现在是很强烈的。也是职业教育今后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向。
  从微观层面上看,内涵对接包括:①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内容包括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做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怎么解决、什么是做得最好的、什么是优化的,等等。最终的标准是职业标准。②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工作过程可细化为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设计原则是把职业实践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为了行动而学习),在职业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通过行动而学习)。最终的指向是职业能力。③学习情境与岗位情境对接。21世纪的课程是情境化的课程,这主体上是各类实习平台的建设,包括实验室、实训室、教学工场、企业现场(工人培训中心、实习训练车间)、公共实习中心等。最高的层面是文化的融合。
  此外对接问题还牵涉诸如中高职课程衔接(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渗透式、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式、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嵌入式、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的衔接式),以及教学制度设计(按课程单元安排的“单元制 累积学分制”,即学分课程制)等因素。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管控缺乏依据、过程有始无终、运行机制滞后、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更新管理观念、全面推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目标责任制
旧约圣经是古代犹太人创造的经典,也是其信仰之源与生活之道。但在犹太人流亡欧洲时期,《塔木德》逐渐取代了圣经,成为犹太人信仰的基础,与圣经原典发生偏离。直到18世纪下半叶,以
周宁在其跨文化形象学研究中延续了萨义德—曼海姆的知识批判进路,在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中剖析了西方在生产、复制和传播特定“中国形象”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意识形态或乌托邦的思维模式,以及由此体现的西方霸权在垄断和控制全球形象生产和传播网络中的突出作用。在此批判的基础上,周宁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首先是让文化研究与国家权力联姻,通过国家权力来强力推行某种特定的国家形象,将这种国家形象变成该国文化战略中的一部分,协
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分析高校公寓体育文化的内涵、表现形式、功能及其现状,并结合当前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初步的对策.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类型,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正如黄炎培先生所提出的那样,职业教育的目标中,与生俱来地负载着“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等多个向度的使命。因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注定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难的过程,其复杂性和艰巨性既来源于使命的复杂性、人的复杂性、教育的复杂性,还受到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以及文化、习俗、情感、动机、
通过对确立体育人口概念前提条件的研究,提出体育的概念是定义体育人口概念的首要前提;体育人口概念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特征;定义体育人口应注重体育实践的客观事实,而非仅考
农村水电站在我国水利工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目前很多都面临着经济效益低下、维修与管理缺失、老化严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为使农村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