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通过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问题提出
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还是提高其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实施方法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研究中我着重以单元为中心进行多层次的设计,根据教材的特点,发挥教材优势,采用“单元分组导练”的基本模式。
1. 指导读写提示
“读写提示”是单元的导练篇。它交代了单元的重点,分析了课文的特点,提出了训练的要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学读写提示,明确单元的读写重点,了解单元的读写方法,建立学习、理解单元内容的整体概念。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的“读写提示”中提到:“学习本组课文,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教学这个单元的课文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作者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用什么方法写出令人感动的文章。
2. 指导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是单元的讲练篇。它是单元重点的集中体现,是作为学法的典型引路和具体示范。课文重点部分要求达到五会(会理解、会品评、会复述、会背诵、会仿作或积累),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提示读写知识的规律,进一步掌握读写方法。《再见了,亲人》是这个单元的精读课文,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祈使句、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送别时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情景,再结合追忆令人难忘的往事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感悟到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加上一系列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表达真情实感有真切、感人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反过来描写临别时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依依不舍的情景。最后要求学生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写日常生活中所感动的一件事。
3. 指导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是单元的学步篇。教学时,要根据学习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试从“精读课文”中学过的读写方法,略读课文,通过反复训练,逐步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金色的鱼钩》是这个单元的略读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继续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选取令人感动的事例,再通过对老班长外表、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从而使文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使读者被老班长那金子般的品质、崇高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再模仿这种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表、语言、动作、神态来塑造人物感人性格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4. 指导自学课文
“自学课文”是单元的放手篇。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學课文,并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使学生从“学会”进入“会学”的境界。
5. 指导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是单元的综合篇,也是应用篇。教学时,要让学生独立审题,尝试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局部的、零碎的知识纳入完整的知识系统中去,进一步强化学过的读写知识和方法。在这个单元的习作练习中,可再次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选一件感动的事写下来。教师就引导学生运用描写情景和追忆往事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同时运用祈使句、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的一系列修辞手法,表达出真情实感。
6. 补充课外读写结合
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读写是单元的开放篇。要根据单元的训练重点要求,增加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实践学习方法,进行写的训练。如:课外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向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并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做读书卡。
责任编辑 邱丽
一、问题提出
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还是提高其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实施方法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研究中我着重以单元为中心进行多层次的设计,根据教材的特点,发挥教材优势,采用“单元分组导练”的基本模式。
1. 指导读写提示
“读写提示”是单元的导练篇。它交代了单元的重点,分析了课文的特点,提出了训练的要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学读写提示,明确单元的读写重点,了解单元的读写方法,建立学习、理解单元内容的整体概念。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的“读写提示”中提到:“学习本组课文,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教学这个单元的课文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作者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用什么方法写出令人感动的文章。
2. 指导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是单元的讲练篇。它是单元重点的集中体现,是作为学法的典型引路和具体示范。课文重点部分要求达到五会(会理解、会品评、会复述、会背诵、会仿作或积累),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提示读写知识的规律,进一步掌握读写方法。《再见了,亲人》是这个单元的精读课文,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祈使句、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送别时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情景,再结合追忆令人难忘的往事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感悟到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加上一系列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表达真情实感有真切、感人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反过来描写临别时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依依不舍的情景。最后要求学生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写日常生活中所感动的一件事。
3. 指导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是单元的学步篇。教学时,要根据学习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试从“精读课文”中学过的读写方法,略读课文,通过反复训练,逐步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金色的鱼钩》是这个单元的略读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继续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选取令人感动的事例,再通过对老班长外表、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从而使文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使读者被老班长那金子般的品质、崇高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再模仿这种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表、语言、动作、神态来塑造人物感人性格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
4. 指导自学课文
“自学课文”是单元的放手篇。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學课文,并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使学生从“学会”进入“会学”的境界。
5. 指导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是单元的综合篇,也是应用篇。教学时,要让学生独立审题,尝试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局部的、零碎的知识纳入完整的知识系统中去,进一步强化学过的读写知识和方法。在这个单元的习作练习中,可再次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选一件感动的事写下来。教师就引导学生运用描写情景和追忆往事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同时运用祈使句、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的一系列修辞手法,表达出真情实感。
6. 补充课外读写结合
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读写是单元的开放篇。要根据单元的训练重点要求,增加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实践学习方法,进行写的训练。如:课外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向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并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做读书卡。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