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贵在有“气”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piaos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教与学中,常常遇到大量的经典文本和优秀习作,很多学生爱不释手,精心模仿。但读后总感觉其摹写不够到位,究其原因,是同学们没有把握住好文章气场之“气”的内在机理,摹写中只有形像,而无神似。本文试用典型实例,来对好文章的“气场”进行探究分析,以期为作文指导和临场写作提供思维借鉴。
  一、“口气”贵在“切”
  本处的“切”不单是指考场作文审题立意的“切题”或“切准”,更指的是文旨表达“口气”的“恳切”。
  很多同学的文章,经过老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其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不可谓不“切题”矣,甚至可完全用“高端大气上档次”来评价,但读他的文章,总给人一种“皮是皮,肉是肉”感觉,究其原因,是习作者过分强调“立意”的“高大上”,而没有注意到其“口气”是否切合文章的内容,是否切合个人的表达风格。好比一件衣装,不管其如何华美,佩带在身上,总要人的风格、气质相匹配,相协调;否则,再华美高端的衣装,也是累赘。
  有篇文章题为《认识你自己,然后爱他》,下面是该文开头几段:
  “认识你自己,然后爱他。”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呼喊,像被人擎着的烛火,悄悄地闪烁着。而它的恩泽至今仍沐浴着世人……
  反观当下,被世俗磨平了棱角,打消了锐气的人们,每天朝九晚五却总是铩羽而归的人们,肉体庸庸碌碌于尘世却连灵魂也奴颜婢膝的人们,是否应该慢下来,拷问自己:我,认识我自己?我是否亦如那可怜的孩童肤浅地认为自己应以他人的存在而存在?
  可悲的是,这答案已然明了。正如列侬所说:“当生命已疲于生计之时,生活已毫无意义可言。”而我们就在这无边的黑暗中越走越远,在生活汹涌的海洋中越陷越深。于是乎,我们开始上达天庭追问不休,下穷黄泉狂呼不已。直至碧落因此黯淡,最终人们开始自暴自弃,暴殄天物,用玩世不恭,乖张暴戾,任性恣睢地宣泄着内心的不满,而这却也恰恰表现了人的脆弱——不能承受生命中的那些轻与重。人是一株有思想力的苇苹,而我们已快被这可恶的“思想”所毁灭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怎样承受这轻,这重,这轻重交织的生活呢?认识你自己,改变你自己,爱上你自己。
  这篇文章写得怎样?老实说,通过这个片段,能看出作者的写作基本功很好。这表现在苏格拉底、列侬、帕斯卡尔等丰富材料的使用,以及作者精练辛辣的语言。然而,我们读后总感觉文“气”不够“切”,症结到底何在?
  分析来看,文章题目“认识你自己,然后爱他”即为全文观点,文章旨在强调人要能正确认识自己,要自爱,自信,而不应甘于平庸,无所作为。对于我们社会上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或许缺乏的就是一种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砥砺的品质,因此,全文应该是在一种平和的“口气”下倡导并论证“认识你自己,然后爱他”这一观点。但我们看看文章,作者在行文中大量使用“庸庸碌碌”“奴颜婢膝”“暴殄天物”“玩世不恭”“乖张暴戾”“人性恣睢”等极端化词语,以至于“我们就在这无边的黑暗中越走越远,在生活汹涌的海洋中越陷越深”。此时的作者,似乎是一个失去理智的街边少年,抡起语言的暴拳在肆意谑骂,毫无遮拦——“口气”极不“切”文理。
  我们再来读一篇考场作文《扶文学站立起来》,下面是文章的前两段:
  文学是有尊严的,其尊严源自独立的思想和生命责任。然而当今的文学却陷入一种慵散与模仿的怪圈,可悲可叹。我们需要有关怀力和对共同体责任承担力的作者站出来,扶起文学,让它以挺胸端正的態度行走。
  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表达和拯救的都是人,服务的都是生命。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在于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然而,当今人们却急功近利地模仿,无法触及最本真的东西。这种风气亦只是当下才有,早在一千多年前,那场古文运动,意图摒弃初唐绚丽绮靡的文风,模仿先秦诸子的风格,其本意是好的,可结果呢?只模仿语言风格,无疑又陷入另一种形式主义之中。若当时韩愈等人能了解先秦散文之所以光耀千古,并非因其语言,而是因那一位位圣哲对民生、对人的生存关怀,那么这场运动就不会囿于形式的池沼而不能自拔。
  该文作者虽然还只是一位高中生,其站在时代的前沿,论证文学的尊严与责任,其“口气”不可谓不大,但由于作者积累丰富,以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典例,剖析“文学”责任,则“扶文学站立起来”与非常“切准”全篇的文气。
  当然,上面的分析及所举实例,其“口气”之“切准”主要是针对议论文而言。对于记叙文,其“口气”的“切”,一般多着眼于“小”的角度。具体地说,就是主题“口气”切合故事;人物“口气”切合人物身份等。如下面的记叙文《碗里的葡萄酒》的片段:
  老妈说老爸爱做梦,吹牛能吹天上去,老爸却鄙夷:“咋啦?那叫梦想,你懂吗?”
  嗯,老爸是爱做梦。午后一家看电视,正入戏,老爸冷不妨一句:“这车好呀,以后也买辆开开!”无语。“这饭店怎么这么奢华,闺女,以后我也带你去吃一顿!”无语。唉,老爸呀,你女儿飞机没坐过,难道火锅也没吃过呀……
  老爸就是这样,总把梦想挂在嘴边,实现的,有却不多,活得却风风火火。
  “这是闺女买的……我呀,有好多想要的……我不高尚……我就想,你们都好好的,将来有个好生活……”老爸醉了,之前的白酒辛辣,此刻的葡萄酒也许甜到期心底。
  是的,之前太多太多的梦想,终是为了我们,于是,老爸昼夜奔波,于是,老爸风风火火,于是,梦想撑起了他,撑起了家,撑起了我们……
  这是文章节选的部分段落。就主题来看,本文的大主题是“梦想”,但文章并非谈国家民族的宏伟蓝图,而是把“梦想”落实到“爸爸”身上,变成了“爸爸的小家子之梦”,这是主题的“切合”人物身份定位;其二是人物“口气”切合人物身份。“老爸爱做梦”:看车好,就要买辆车开;看饭店豪华,就要带闺女吃一顿……这些质朴的言行,都直接切合爸爸的“梦想”,体现爸爸言语中细腻的爱。   由此看来,文章“口气”切不切,很大一部分不是立意本身的高下,而是作者能否管控好,拿捏住其确定的文章立意。青龙偃月刀是个好武器,挥起来虎虎生风,如果你不是关羽,那舞舞双截棍或许也不是坏事,只要“切合”自己,依然可以杀出一片乾坤。
  二、“才气”贵在“盈”
  好文章,一定是才气丰盈的文章。才气,不是指华丽的辞藻堆砌,也不是指刻意的构思谋篇;它可以是语词酣畅步步生辉的通篇之作,亦可是灵动贴切的只言片语;可以是环环相扣运筹帷帐的整体构思,亦可指匠心独具的神来之笔。先看一篇文章:
  朋友圈里的父爱
  当我打开老爸手机里的QQ,发现网友“怪医生”的备注竟是“儿子小伟”时,我的必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
  事情还得从这部手机的诞生说起。那时,智能手机掀起了一股热潮,就连十分OUT的老爸在单位听说智能手机的无限好处后也不禁意动。在征求我妈和我的意见后果断地买了一部。之后嘛,我爸便天天缠着我教他用手机。经过我悉心的讲解,我爸终于开窍,认识到了朋友圈是什么东西。之后的几天我爸便抱着手机忙个不停。
  几天后,我爸抱怨:“小伟,你来看看,怎么总是没人理我。”我打开手机,翻开他和前网友们的聊天记录,不禁捧腹大笑。内容是这样的:“你好,能交个朋友么?”“你好,可以。”……“我觉得你挺有意思的。”“哦。”……如此简洁的回答,真叫人没有聊下去的勇气。父亲恍然大悟。
  想到近来我在校表现不好,总是被老师训斥,机警的我早就意识到老师正和家长的“勾当”。我决心打入“敌人”内部。于是我便以“怪医生”的称号加了老爸的好友,身份是青年心理咨询师。之后我就“亲切”地与老爸交谈,为他“悉心”讲解家长在孩子青年时期应改正的N种错误。
  以后每当我犯错误的那天晚上,老爸总是向我“咨询”,而在我对问题的深入剖析与怀柔的建议下老爸也总是采取和平政策。每每看到问题的顺利解决,我内心便十分窃喜,感慨朋友圈真是好哇。从此我再也不担心考不好试而受责骂了。
  随着老爸与“我”混熟后。老爸居然向我请教真正的问题。“医生,我的外甥有几道题不会做,我也看不懂,你这个知识分子一定解决得了。”碍于面子,我没有拒绝,开始不停地查资料,认真学习,再详细地发回给老爸。可真让我忙了好一阵子。而老爸的问题却接连不断,九门功课全不遗漏,每当处理完他的问题,我都是头晕目炫,不久昏然睡去,再也没有多余的精神在网上乱逛了。
  经过数十个日子这样的折磨,我的成绩还真是有了进步。在一次考试中,我突飞猛进,惊呆了老师与同学。我爸于是为我举行庆功宴,全家不亦樂乎。我玩着老爸的智能机,不小心打开了QQ,却发现“怪医生”的备注是“儿子小伟”,我震惊无比。看到父亲的笑容,我才知道我一直都在老爸的控制之中。
  唉,还是老爸最懂我,我叹了口气,十分无奈。
  这篇习作最大的亮点是构思巧妙。开篇“我打开老爸手机里的QQ,发现网友‘怪医生’的备注竟是‘儿子小伟’时,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这首先就设置一个悬念;接下来通过故事层层展开,“我”在爸爸的紧逼下不断地加强功课,当我在后来的考试中成绩突飞猛进;正当我为自己高兴欢呼时,却发现“我一直都在老爸的控制之中”——爸爸的手机备注显示,他早就知道“怪医生”是“儿子小伟”。该文构思深得欧·亨利真传。
  其实,好文章不强求构思巧妙,很多好文章,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流露出过人的才气的。如江苏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青春万岁》中的片段:
  一发不可收。那堆旧书像个兔子洞,老爸老妈的青春洪水一般从那洞口里涌出,堵都堵不住。
  爸爸的《山乡巨变》、《活动变人形》,妈妈的池莉、王安忆、陈丹燕,书里夹着手绘的藏书票。
  “找到了!”老爸捧着一本巴掌大泛黄的“工作日志”,就好像捧着一只轻盈的、易碎的、振翅欲飞的蝴蝶。
  是一本手抄诗集,是青春的幻梦。
  节选的这个片段中,最经典就是细节描写:“那堆旧书像个兔子洞”“书里夹着手绘的藏书票”“老爸捧着一本巴掌大泛黄的‘工作日志’,就好像捧着一只轻盈的、易碎的、振翅欲飞的蝴蝶”,接连三个不露痕迹、不事雕琢的细节,既还原了真实场景,还原了人物的真实情态,尤其是“书里夹着手绘的藏书票”这一细节描写,这是考生父母这个年龄段的人,年轻时的一种生活爱好,一种生活经历,此一细节突显了考生对生活观察的仔细,对父母一代人的青春的洞悉。此外,描写中两处比喻的巧妙使用,用词活泼灵动,不仅彰显细节真实,更是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得真实细腻。
  当然《青春万岁》这篇考场佳作,不只是节选的这几节经典,文章通篇都灵动飞扬,从这节选的片段中,完全可以看出作者才华横溢之“气”:观察体悟仔细深入,行文遣词讲究用心。
  三、“气势”贵在“畅”
  好文章,之所以好,不仅是做到了前面所讲的“‘口气’切”“‘才气’盈”,更为突出的是其“气势”极“畅”。文章的“气势”贵在“畅”,这一点特别重要。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章的“气势”,不是指文章的“构思”(“构思”属于我们上面所言的“才气”范畴的),而是指蕴藏在文章字里行间的真实的意义、抽象的气韵、内在的逻辑,是一种胶着于文章结构、写作思路之上的精气神之类的东西——无论是叙事的环环相扣,亦或是说理的条分缕析,文章推进都如风行水上。说白了,好文章,就是具有一种给人一气呵成,令人酣畅的“气势”。
  很多同学写文章,说理文模仿他人的起承转合,叙事文模仿他人的构思布局,文章读起来总感觉晦涩郁结,原因很接单,就是我们模仿了人家的有形的东西,却没有把握人家的无形的“精气神”。好比我们看沈从文、汪曾祺等这些文学大家的文字,平淡质朴的故事情节与细节描写,容易学来,但大师的神韵,我们一时还无从把握。先看一篇文章。
  知人者智   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的是“全才式”的人,而唯有“知人”才能让我们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近乎“智”的境界,从而能够脱颖而出。
  孩子知道猴子爱吃的东西,所以不断投掷食物让它来接;而猴子同样抓住孩子爱看翻筋斗的心理,诱使他不断递进食物。他们善于了解对方,获得“双赢”。
  “知人”不是简单了解别人的过程,而是我们学习的过程。“知人”不单是了解一个人抑或一件事,其间还应包含我们的反思和进步。正如唐太宗所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他也言出必行,不断审视身边的人。采纳好的建议,排斥谗言,为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础,谁又能说这不是他“知人”的结果呢?
  有些人,把“知人”当成是无关紧要的事。而他们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闭门造车”必然的,会使自已的目光狭窄。如清朝时,全国人民沉浸于“天朝圣国”的关梦中不愿清醒,最终遭到了列强的凌辱,令后世的人唏嘘不已。
  善于“知人”需要我们拥有谦虚的心。不期而遇的成功与收获,或许会蒙蔽住你的双眼,让你变得骄傲自满。而一颗谦虚的心,便像是一瓶“珍视明”让我们的眼睛保持明亮。孔子被尊为“至圣”犹保持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逊。他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成为千古以来“知人”的典范。由此看来,只有拥有低到尘埃中的姿态,方能使美丽的花朵展颜。
  谦虚让我们不断学习和理智思考,让我们能够学习积极的方面,走上正确的道路。当去了解,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不要夹杂我们个人的喜恶,更不要被奸言所影响。宋神宗被秦桧的谗言所离间,斩杀了岳飞。以致宋朝的时局风雨飘摇。宋神宗的昏庸让我们知道只有理智地思考才可以做到知人善任。
  知人,并不意味着我们只关注别人,更须“知己”。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知的人注定是强者。
  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因为获得了功名而纵情傲物,又有多少人因为缺乏理智而迷失自我。如若他们能够“知人”又怎么如此愚昧呢?
  知人,方可以近乎智。
  这篇文章读起来,磕磕绊绊,别别扭扭,原因何在?我们来分析。
  本文题目“知人者智”即为论点,文章开篇用背景话题,再次重申论点。文章第三节提出“‘知人’不是简单了解别人的过程,而是我们学习的过程”,在“知人者智”下能否谈“学习”他人?当然可以,但这个提法就内容与条理来看,应该安排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为宜;且文中作者在谈“学习”时,又说还包含“反思和进步”,显然啰嗦。再看文章的第五、第六节,作者又提出“善于‘知人’需要我们拥有谦虚的心”,于是话题又转向“谦虚”。
  “知人者智”的对立面是“自知者明”,而“反思和进步”“谦虚”等恰恰属于“自知者明”的范畴。本文重点是论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話题下的内容只能作为辩证性或补充性内容使用,但作者却把它置于文章重要的位置,使整篇文章论述显得生硬牵强。
  我们再来阅读下面一篇习作:
  不争是一种智慧
  英国诗人兰德在人生暮年于诗中写道:“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自然与艺术,我的双手在生命之火旁取暖,火熄了,我也该走了。”世人多陷于争,便时常感到:可惜未能争到。行走于世,何不学如兰德,少些无用的叹惜。
  蔡澜为厨子不知鱼之美味而感到可惜,厨子并不为不知而感到可惜。或许可惜,众人都有此感,而独厨子为何不这样呢?不知便不会去争知,也便没有了品尝不到美味的叹息,而世上之无谓纷争何其多,不争恰是一种智慧,显示一份清净淡然的心境。
  不争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对内心平静坦然的坚守。类似于道家“无为”的思想,“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兰德不屑于无意义的争执,亦未放弃他生命中钟情的两样——自然与艺术。车洪才老先生编写出两百多万字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时间跨度长达36年。他说:“我没有拿国家一分钱,都是我自己在搞,评职称什么的都不用,用不上。”或许一般人有了如此成就定然昂扬得意,但一般人也无法完成如此巨篇。车洪才教授无疑用行为诠释其不争。质朴的话语,平静无波的心湖无疑震颤那抱怨叹惜的争逐世人。
  不争的智慧早已贯穿历史的沧桑迷烟,成就古井无波的淡然。人是一团燃烧的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有的悲戚,有的躁动;欲望得到了满足便觉无聊空虚。不争恰是摆脱这两者的选择,平静淡然的心湖扔进一颗石子也终归平静。争而得,争而不得的困扰怎能成为其羁绊?不争之人早已将身心放在更高的层次,观世人争名逐利之脚步匆匆,争吧,争吧,江海湖泊,日月星辰都在笑呢。
  或许世上有太多太多需要争的东西,才不会辜负那团生命之火,也有太多不需要争的东西,火熄了,幕谢了,又能带走什么?有人行色匆匆,有人情满于山,意溢于海,做纯真的自己。观当今世态,众人大都陷于争的泥潭不可自拔,为何新闻人说谎?为何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为何毒胶囊横行医药市场?这是畸形的争利而忽视人性的暖色。
  不争是一种心态,一种淡定的智慧。厨子不知鱼,不争知鱼之美味,争执便无从谈起。人生在世,何不学做厨子,兰德之人。
  文章开篇引用英国诗人兰德诗文,提出我们人生要少些无用之争的观点。接着就蔡澜和厨子就不知鱼的美味是否可惜而进一步介入话题,从而引出厨子“不争”之“智慧”。第三节阐释“不争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对内心平静坦然的坚守”,回马一枪,再述兰德不争不是消极,“兰德不屑于无意义的争执,亦未放弃他生命中钟情的两样——自然与艺术。”第四节分析人性,第五节列举当下人“争”的表现,言语形象精炼。最后一节共有三大句,第一个句子重申观点;第二个句子点扣材料,第三个句子,照应文首,收束全文。看看,整篇文章,句说得顺,材用得准,理讲得透,全篇一气呵成,读起来“气势”可谓“畅”矣!
  很多时候,我们读文章,看的就是这个“气势”,虽然好文章其“条理性”都非常强,但“条理性”属于理性分析的结果,一般我们阅读文章,鲜有还没细致品读就分析其思路条理的,即便看了,也未必就要梳理文章思路。然而,全凭感觉体会文章的“气势”畅或不畅的,基本上即可大致判别文章的档次高低(尤其是考场作文),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气势”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信息量,即真实的意义、抽象的气韵、内在的逻辑等表达是否准确到位。
其他文献
一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有兄弟俩,兄名刘忆苦,弟叫刘思甜。这既合乎逻辑,又符合国情。“忆苦”和“思甜”一奶同胞,但一定要苦在前,甜在后。这个前后又有一个铁打的规矩——以1949年为界,如果把这个规矩颠倒过来,就要吃苦头。某老工人老贫农上台忆苦思甜,诉了半天苦,竟说的是那界线之后的事。会议的主持者恼羞成怒,诉苦者即成现行。这种故事在今日是饭后茶余的笑谈,在当年可一点也不好玩。人们以为1952年
雷天:王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1999年初版时,李慎之先生根据该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中国大传统(士大夫、知识精英们的文化传统)和以关王爷为代表的小传统(游民文化传统),究竟哪个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更多一些?由此引申出来的问题是:孔夫子和关王爷是两种完全不同、并且正相对立的文化还是彼此有很深的交织?中国历史上的游民文化和生活准则对理解如今的中国社会是否仍有帮助?今天
我的爸爸邵洵美,走了四十年了。我和他最后的一面是在病室里,陪伴他和死神搏斗通宵之后的第二天黄昏,我来向他告别。他急促的呼吸趋平和了些,脸瘦得变陌生了,眼梢挤出一丝熟悉的笑,勉强欠起身来伸出手,与我轻轻地一握,轻得只有我听得见地说了声:“谢谢你。”  手是冰凉的,但他的手心里有股暖流涌入我的心间。他那瘦得只剩下皮遮着筋和骨的手背,前一夜我曾轻轻抚摸,想以此缓解他喘不过气来的苦痛。1956年,玉姊突然
《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版,34.80元    哈罗德·布鲁姆(1930~)是当代美国极富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在浪漫主义诗学、“误读诗学”、宗教批评、文学经典批评等诸多领域均有独特建树,令学术界持续瞩目。依据他确定的尺度,在西方文学经典中,圣经占据了仅次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显要位置,他说:“如果我能有一种书,它必定会是莎士
自小,我们用普通话背诵唐诗宋词,借着现代汉语的注释,去触摸隔阂的文言,试图理解那美妙而陌生的文字组合中所蕴藏的诗心。年轻的老师们微笑地告诉我们,这位诗人的名号成就,这个字的读音意思,告诉我们诗词要押韵,诵读有节奏……面对什么是诗,押的是什么韵,到底有什么规律的问题,却紧锁眉头,含糊其辞。因为,在他们读书的时候,也并没有亲密接触过古典诗词。于是一群爱诗的孩子,他们模仿着古人的句子写诗,偶尔有夹生的文
图尔尼埃和埃科(以及博尔赫斯影响恶劣的那一部分),使艺术中的“智性”在中国被可悲地等同于卖弄学问和调戏知识,我们对此耳熟能详:中世纪史,腔调浮夸但内容浮浅的援引,以及絮絮叨叨的法国哲学……另一种“智性”与用对仗句或三段论谈论社会心理学(或者说,碎嘴子)有关,好一些的例子是王尔德(因为他不只会这个),比较糟糕的是钱钟书和韩寒(因为他们只),用博尔赫斯自己的话说:“我觉得那些想法是如此愚蠢,表达的方式
人们常说,《赤壁赋》的情感脉络可以概括为:先是“乐”,然后“乐”极而生“悲”,最后又转“悲”为“喜”。下面这段文字被视为由“乐”转“悲”的枢纽。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这两句紧承水月美景的
人们常常由近现代的“虚君制”,联想到中国古代的“无为”论。显然这是因为它有相通之处,但是这两者的差别不小,一个是政体,一个是道德说教。尽管根源都在君主世袭制与君主专制上,但因时代、地域、政治文化传统的不同,使西方智慧产生了虚君制,它看起来似无花之果,因为它的花期太长;而“无为”论则是东方智慧的杰作,它繁花似锦,却少果、无果。前者是晚熟,后者是早产。把两者作点比较,当不无意义。    大权旁落之“虚
《闲寂日记》《昭苏日记》,施蛰存著,文出版社2002年1月版,28.00元。    施蛰存先生的《闲寂日记》并《昭苏日记》已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施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被誉为“海派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其日记的出版,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他的工作、生活、思想和感情,而且有助于现代文学史和学术史研究。施先生日记的内容博综古今中外,信笔所书,有些墨迹略近行草,辨认确有难度,整理亦殊非易事。笔者展读一
高中语文课堂历来相对弱势,尤其在理科班。一方面,相对于其他高考科目,语文学习见效慢;另一方面,不少“学困生”在小学、初中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或者是由于种种原因泯灭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故,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容易出现随意接茬,思维浅薄等现象。笔者认为,在这样“突发”状况下,应该理性分析,因势利导,用语文的方式来应对。  一、因势利导,用书香应对“搭茬”学生的肤浅  课堂上经常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