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比中彰显艺术魅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1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成功的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人物身份,刻画人物性格,披露人物灵魂,表现人物命运,彰显艺术魅力。
  一、用对比手法描写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孔乙己是清末一个下层没落的知识分子。作者用生花妙笔,从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将他首次“亮相”和最后一次出场形成对比鲜明,个性突出,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到了关键作用。
  外貌上的对比。首先出场的孔乙己是“青白脸色”,最后一次出场的孔乙己是“黑而且瘦”;首次出场的孔乙己穿的是象征读书人身份的“破且旧的长衫”,最后一次的孔乙己只“穿着一件破夹袄”;首先出场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身材高大”,而最后一次出场是“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语言描写的对比。首次出场的孔乙己“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面对“只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的“短衣帮”的取笑,毫不理睬。而最后一次出场的孔乙己是用“极低”的声音说“温碗酒”。当掌柜取笑他又偷东西时,他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
  神态上的对比。首先出场的孔乙己对别人的取笑是“睁大眼睛”,“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而最后一次出场的孔乙己精神“很颓唐”,对别人的取笑“却不十分争辩”,“他的脸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动作上的对比。首先出场的孔乙己是“排”出九文大钱,表示他的珍惜和炫耀,而最后一次出场由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摸”出四文大钱。这一“排”一“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孔乙己极度贫困,濒临绝境。通过多方面的对比描写,刻画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有力抨击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及封建社会的黑暗。
  二、用对比手法表现孔乙己和丁举人的不同命运
  丁举人和孔乙己都是沿着科举制度的阶梯向上爬的人,丁举人爬上去了。而孔乙己“终生没有进学”,“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得将要讨饭了”。可丁举人对自己的同类孔乙己不但没有同情和关照,反而成了行凶作恶、作威作福的“吃人者”。他对只偷了他家一点东西的孔乙己严刑拷打,横加摧残。通过这种对比,不难发现孔乙己是科举文化制造出来的可悲的殉葬者,而丁举人则是这种文化的自觉维护者,在社会关系中是对立的两级,表现了后者的冷酷与暴虐,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与黑暗。
  三、用对比手法绘就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缩影。在这个酒店里喝酒的顾客,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短衣帮”,代表社会下层的穷苦劳动者,一类是“长衫主顾”,代表有钱有势的有闲者。这两类顾客,由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不同,其服饰、喝酒的地点、方式及身份也不同。从服饰方面来说,“短衣帮”穿的是“短衣”,“长衫主顾”穿的是“长衫”;从喝酒地点、方式来说,“短衣帮”是“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而“长衫主顾”是“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慢慢地坐喝”;从经济状况来看,“短衣帮”由于不“阔绰”,买的下酒物至多是“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而“长衫主顾”是“要酒要菜”。所有这些,对比鲜明,揭示了封建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绘就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四、用对比手法刻画酒店里各色人物的“笑”
  咸亨酒店的“笑声”,看似无关大局,其实不然,仔细品味,可见作者之匠心。孔乙己一到店,所有的人都朝着他笑,“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日,在笑声中苟活,又在“笑声”中带着被摧残的身躯和被侮辱的灵魂死亡。他自始自终都处于被取笑的地位。酒客的笑声跟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对比,反映了封建社会冷酷、残忍和“对于苦人的凉薄”。还有伙计的笑、孩子的笑。酒店掌柜显然是把孔乙己当作招徕生意、吸引顾客而无须支付佣金的丑角来对待,借以增加他钱包的厚度。作者用对比手法表现掌柜的笑,是一种势利、玩弄、欺凌的笑,是一种没有人性的自私而卑劣的笑,抨击了封建制度造就了冷酷、自私、没有人性的丑恶灵魂。
  五、用对比手法勾勒酒店掌柜的形象
  咸亨酒店的掌柜,是一个势利、冷酷、虚伪、卑劣的商业剥削者形象。他对“长衫主顾”曲意奉承,唯恐侍候不周;对“短衣帮”则在酒里掺水使假,以榨取他们的钱财。对“我”“是一副凶脸孔”,对孔乙己则是“每每取笑”,“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文中两次写到掌柜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表明掌柜并不是真的关心孔乙己的死活,而是关心自己的钱,勾勒出掌柜的冷酷自私,对孔乙己没有丝毫的同情。作者通过这种对比,又从另一个侧面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为了升学,化学教师总是想让学生多见题型,对考试内容重复讲解,忽视了让学生多了解化学的其他方面。而化学知识有深度更有难度,化学课堂教学的方法要重新思考。笔者拟从“有趣问题设置,唤醒探索欲望”、“实验唤醒思维,探究有声有色”和“合作指引方向,探究促使进步”等方面尝试探究性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性 教学策略  化学课堂怎样抓住学生,就看教师怎么展开自己的教育思想了。由于化
【内容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困囿于书本知识,割裂了生物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乏味。我们高中生物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开展生活化教学,使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生活化,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活 有效教学  传统的生物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钳制,教师迷恋于对考分的“追逐”,将机械重复当作“巩固”,将课后苦练当作“题海”,死记硬背当作“强化”,学生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2001年设立至今,仍无法成为一门常态课。究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不外乎有两个:第一,是应试的功利思想的影响。第二,是薄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知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笔者认为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除了必需的由上自下的,全面、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知识培训和及时跟进的专家指引以外,还应该依托学科教学,坚持走本地特色之路。  【关键词】应试的功利思想 专业知识薄弱 学科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针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性学习 高中生 整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中生而言十分重要,这关乎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该予以重视。由于高中生的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他们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出现心里不健康的问题。以往,高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对于和
教育界有一个共识:“一所好学校的形成必有一位好校长的存在”。校长乃一校之“魂”,校长的管理理念和方略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发展,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而校长的管理理念是否先进,管理方略是否奏效等都会受到校长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想要形成出色而又独特的教育思想必须要坚持学习,与时俱进。时代的发展也正呼唤先进的教育思想。那么,先进的教育思想该向何处寻?借用俄国作家契可夫的说法,他认为人应当有三个头脑:生来一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美术教学具备人文特点,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最大程度的开发其“背后的故事”,将美术作品带入到相关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历史文化中进行鉴赏,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对美术课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首先对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特点及文化情境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教学背景中文化情境的融入、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博物馆及自然资源的加入三方面阐述了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文化情境开发策略,对中学美术课的教学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新课程改革也充分突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为了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推行探究性学习就成了广大教师的一个极佳的选择。本文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对学生资助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出简要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 自主探究 能力培养  所谓“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通过主动发下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2.揣摩、品味语言,进而体会到作者对故土的那份炽痛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句。  【教学难点】揣摩、品味语言,进而体会作者炽痛的情感世界。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的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内容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写作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合理使用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中的Task版块来引导学生写作呢?本文以七上Unit5 Task为例,从课堂教学设计来看如何合理设计Task版块教学环节来引导学生写作。  【关键字】Task版块 教学设计 英语写作  写作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命题中占20分,显而易见,无论从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方面来说,还是从英语考试方面来说,写作
如何处理教材,向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常常被我们看作两个相悖的概念,“用教材教”常常被看作高明之举,“教教材”就显得等而下之。但我始终认为,如果不处理好教材,那么“用教材教”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显然,用教材教是使学生能以教材内容为原点发散思维,提升语言技能,开阔文学视野,教教材则首先要求理解相应文本内容、情感、写作技巧等基本问题。以小说的教学为例,教教材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