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历了两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光存储市场慢慢趋向波澜不惊的稳定局面。一方面,DVD刻录进度似乎已经发展到极限;另一方面,HD DVD和BD蓝光之争依然毫无结果。就在我们对于下一代光存储技术争夺战变得越来越麻木,甚至开始把各种竞争的消息当作花边新闻来谈笑时,明基发布的几款新产品却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明基“四刀客”(包括20X DVD光雕刻录机、SATA接口20x DVD刻录机、20x外置DVD刻录机和8x外置超薄DvD刻录机,此前明基还推出过一款20xDVD刻录机DW2000)。20倍速是不是DVD刻录的极限?SATA接口的引入对于光存储的意义是什么?上一代光存储何时才能普及?适逢明基存储事业部首席技术专家王光华先生造访《微型计算机》编辑部,我们怎会错过这样一个绝佳的采访机会呢?
极速趋势,20倍速刻录本刊记者:如今市面上根本看不到20倍速的DvD盘片,而你们却先后推出了包括Dw2000和Dw2000s在内的四款20倍速DVD剥录机产品,这是为什幺呢?
王光华:当初16倍速DVD刻录机推出时,因为没有16倍速的盘片,很多时候都是以8倍速盘片来实现16倍速刻录,这和现在20倍速刻录机遇到的问题一样。在18倍速DvD剥录机刚出来时,市面上同样也几乎找不到几张18倍速的盘片,但是现在18倍速的盘片已经有不少了。据说中环已经有20倍速的DVD盘片。人们追求更快的速度,用20倍速刻录一张DVD光盘只需5分钟左右,而用16倍速刻录需要6分多钟,这个趋势是很明显的。
本刊记者:我们发现明基的20倍速DVD刻录机在主控芯片上并没有什幺改进,那幺如今稳定的20倍速刻录是如何实现的?
王光华:主控芯片一样,是因为主控芯片的性能已经够了,它的编码性能已经足够满足要求。反而是光头和主轴马达,所以你可以看到光头的功率从65毫瓦一直拉升到77毫瓦,主轴马达从9640rpm到11200rpm。当DVD刻录达到20倍速时,这意味着光头必须能够快速发送所要求功率的激光,并能同步读取反射的信号,与之一一对应。而普通光头根本无法在如此高的转速下快速稳定地提供足够功率的激光,因此需要在光头的物理结构上针对20倍速刻录进行专门的设计。
本刊记者:你上面说到为了实现20倍速刻录,就必须把主轴马达的转数提升至每分钟万转以上,那么这势必带来难以克服的噪音问题。那幺对于用户所一直关注的DVD刻录机的噪音问题,你们有何对策?
王光华:我们早些时候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是目前只能是在刻录机主轴马达不需高速运转的情况下,采用降速的方式来降低噪音。有的人可能经常只需要读一些CD,或是只有几百MB的盘片,并不会经常用到DVD刻录,但主轴马达依然是保持每分钟一万转左右的速度,这带来的问题就是噪音太大了。于是我们做了一个配合软件一DropsDeed,但由于这种控制方式太过专业、普通用户应用起来难度还是太大。所以我们干脆就把这一功能做到刻录机里。我们把刻录机的初始读取速度设得比较低、但用户只需要按住光驱上的一个按键5秒,就可以迅速将光驱刻录速度提升到最高倍速。而高倍速刻录情况下,如今各家厂商都很难做到真正的降噪。
本刊记者:你们的首款20倍速DVD刻录机DW2000上市一个多月以来,市场接受度如何?
王光华:在面对和其它16倍速、1.8倍速剥录机一样价格的时候,恐怕很多人都会选择速度更快的产品吧,呵呵。299元的价格对于整个市场而言确实比较震撼。
本刊记者:我们看到除了明基之外,也有LG等其它厂商开始推出20倍速产品,那幺今年主流的刻录速度会是18倍迷还是20倍速?
王光华:在我们的产品推出来之前,就有人说号称20倍速的DVD刻录机只不过是一个噱头——其只是瞬间达到20倍速的速度。尽管实现真正20X刻录的难度和风险都很大,但我认为20倍速刻录会在现在的速度竞争中体现出优势,从而成为今年的主流刻录速度。毕竟,真正的20倍速刻录能带给用户更高的效率。
本刊记者DVD刻录从16倍速到8倍速再到20倍速,目前DVD刻录的速度提升已经缓慢T不少。那么20x会不会是DVD刻录的终点’
王光华:很有这个可能。一方面有高速盘片染料供应上的问题,另一方面DVD刻录速度再提升的空间如今已经太小了。
接口变革,SATA的引入 本刊记者:我们注意到,此次明基发布的“四刀客”中的DW200s就是Dw2000的sATA版,对于引入sATA接口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王光华:早前sATA并没有在光存储产品上得到大范围采用,是因为sATA最大的特点——高速传输——对于光存储而言意义并不大。但是,在如今高性能PC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我们发现sATA的其它优势对于光存储而言很有价值。引入sATA的好处首先是排队效应没有了、以前处理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PATA设备发出询问“之前我让你做的事情做完没有”,这种频繁的再确认动作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在sATA标准定义时,在这一方面就作出了特别的优化,在sATA设备任务结束时会自行向处理器反馈任务已经完成。
此外借助SATA规范,存储设备的接口规范从+5V一路降到+3.3V,电压的降低可以有效减少发热量,这样就能延长元件的寿命。不过另外sATA还有一个优势,可能是很多人所忽略了的。你知道PATA排线长度定义只有65~75cm,而sATA数据线为何要定义为2m吗?因为此前PATA排线非常不利于机箱散热,而sATA数据线可以绕在机箱内沿进行布线,丝毫不会对主机内部散热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sATA接口的DVD刻录机还具有许多很实用的便利价值。由于排线的接点是以金手指的形式设计,在拆装的过程不用担心有针脚弯曲的情况;良好的防呆设计,不需目视就能轻易装上接头。
本刊记者:可在你们的外置20倍速DVD刻录机产品上并未采用EsATA(外部sATA接口),这又是为什么呢?
王光华:我们20倍速外置产品是采用的USB 20接口,一方面EsATA并不普及,另一方面sATA的很多优点在外置设备上并没有得到体现。usB 2.0对于外置光存储而言已经足够了。
未来趋势,蓝光何时提速
本刊记者:HD DVD和BD蓝光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但为何下一代光存储产品始终未能开始普及?
王光华:片源问题是关键,市面上如今能买到的蓝光盘究竟有多少?此外,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价格过高也是阻碍蓝光普及的一个障碍。不过在2008年之后,随着高清电视的开播,越来越多的影视内容都会开始采用蓝光作为载体。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蓝光的普及至少不会是在今年。
本刊记者:有些人认为下一代蓝光最少15GB的刻录空间现在来说还是太夸张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王光华:最初DVD刻录刚起步时,很多人都认为750MB的刻录空间已经足够了,4.5~4.7GB刻录意义有多大呢?万一盘毁了,所有数据都没了,何必呢?当然,可能这些用户是觉得现在的蓝光产品价格太高而已。其实想想在4倍速DVD刻录时代,刻录盘片还是50元左右1张;但之后不到半年,盘片价格就降到了10~20元;现在呢,1张DVD刘录盘1块钱都能买到。
本刊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蓝光刻录机至今都极为罕见?
王光华:如今蓝光刻录的发民态势和以前DVD刻录有些区别,当初DVD刻录兴起时有很多盘片,但如今却很难找到蓝光刻录盘,仔细回想过去几年存储设备的发展速度,着实让人惊讶。人们对于视听享受和文件存储需求的提升速度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快,今天觉得足够的东西明天,或许就不会满足了。所以,我们会不断追求更快的刻录速度、更大的存储空间。需求的不断提升正是促进技术进步的最强动力!
极速趋势,20倍速刻录本刊记者:如今市面上根本看不到20倍速的DvD盘片,而你们却先后推出了包括Dw2000和Dw2000s在内的四款20倍速DVD剥录机产品,这是为什幺呢?
王光华:当初16倍速DVD刻录机推出时,因为没有16倍速的盘片,很多时候都是以8倍速盘片来实现16倍速刻录,这和现在20倍速刻录机遇到的问题一样。在18倍速DvD剥录机刚出来时,市面上同样也几乎找不到几张18倍速的盘片,但是现在18倍速的盘片已经有不少了。据说中环已经有20倍速的DVD盘片。人们追求更快的速度,用20倍速刻录一张DVD光盘只需5分钟左右,而用16倍速刻录需要6分多钟,这个趋势是很明显的。
本刊记者:我们发现明基的20倍速DVD刻录机在主控芯片上并没有什幺改进,那幺如今稳定的20倍速刻录是如何实现的?
王光华:主控芯片一样,是因为主控芯片的性能已经够了,它的编码性能已经足够满足要求。反而是光头和主轴马达,所以你可以看到光头的功率从65毫瓦一直拉升到77毫瓦,主轴马达从9640rpm到11200rpm。当DVD刻录达到20倍速时,这意味着光头必须能够快速发送所要求功率的激光,并能同步读取反射的信号,与之一一对应。而普通光头根本无法在如此高的转速下快速稳定地提供足够功率的激光,因此需要在光头的物理结构上针对20倍速刻录进行专门的设计。
本刊记者:你上面说到为了实现20倍速刻录,就必须把主轴马达的转数提升至每分钟万转以上,那么这势必带来难以克服的噪音问题。那幺对于用户所一直关注的DVD刻录机的噪音问题,你们有何对策?
王光华:我们早些时候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是目前只能是在刻录机主轴马达不需高速运转的情况下,采用降速的方式来降低噪音。有的人可能经常只需要读一些CD,或是只有几百MB的盘片,并不会经常用到DVD刻录,但主轴马达依然是保持每分钟一万转左右的速度,这带来的问题就是噪音太大了。于是我们做了一个配合软件一DropsDeed,但由于这种控制方式太过专业、普通用户应用起来难度还是太大。所以我们干脆就把这一功能做到刻录机里。我们把刻录机的初始读取速度设得比较低、但用户只需要按住光驱上的一个按键5秒,就可以迅速将光驱刻录速度提升到最高倍速。而高倍速刻录情况下,如今各家厂商都很难做到真正的降噪。
本刊记者:你们的首款20倍速DVD刻录机DW2000上市一个多月以来,市场接受度如何?
王光华:在面对和其它16倍速、1.8倍速剥录机一样价格的时候,恐怕很多人都会选择速度更快的产品吧,呵呵。299元的价格对于整个市场而言确实比较震撼。
本刊记者:我们看到除了明基之外,也有LG等其它厂商开始推出20倍速产品,那幺今年主流的刻录速度会是18倍迷还是20倍速?
王光华:在我们的产品推出来之前,就有人说号称20倍速的DVD刻录机只不过是一个噱头——其只是瞬间达到20倍速的速度。尽管实现真正20X刻录的难度和风险都很大,但我认为20倍速刻录会在现在的速度竞争中体现出优势,从而成为今年的主流刻录速度。毕竟,真正的20倍速刻录能带给用户更高的效率。
本刊记者DVD刻录从16倍速到8倍速再到20倍速,目前DVD刻录的速度提升已经缓慢T不少。那么20x会不会是DVD刻录的终点’
王光华:很有这个可能。一方面有高速盘片染料供应上的问题,另一方面DVD刻录速度再提升的空间如今已经太小了。
接口变革,SATA的引入 本刊记者:我们注意到,此次明基发布的“四刀客”中的DW200s就是Dw2000的sATA版,对于引入sATA接口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王光华:早前sATA并没有在光存储产品上得到大范围采用,是因为sATA最大的特点——高速传输——对于光存储而言意义并不大。但是,在如今高性能PC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我们发现sATA的其它优势对于光存储而言很有价值。引入sATA的好处首先是排队效应没有了、以前处理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PATA设备发出询问“之前我让你做的事情做完没有”,这种频繁的再确认动作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在sATA标准定义时,在这一方面就作出了特别的优化,在sATA设备任务结束时会自行向处理器反馈任务已经完成。
此外借助SATA规范,存储设备的接口规范从+5V一路降到+3.3V,电压的降低可以有效减少发热量,这样就能延长元件的寿命。不过另外sATA还有一个优势,可能是很多人所忽略了的。你知道PATA排线长度定义只有65~75cm,而sATA数据线为何要定义为2m吗?因为此前PATA排线非常不利于机箱散热,而sATA数据线可以绕在机箱内沿进行布线,丝毫不会对主机内部散热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sATA接口的DVD刻录机还具有许多很实用的便利价值。由于排线的接点是以金手指的形式设计,在拆装的过程不用担心有针脚弯曲的情况;良好的防呆设计,不需目视就能轻易装上接头。
本刊记者:可在你们的外置20倍速DVD刻录机产品上并未采用EsATA(外部sATA接口),这又是为什么呢?
王光华:我们20倍速外置产品是采用的USB 20接口,一方面EsATA并不普及,另一方面sATA的很多优点在外置设备上并没有得到体现。usB 2.0对于外置光存储而言已经足够了。
未来趋势,蓝光何时提速
本刊记者:HD DVD和BD蓝光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但为何下一代光存储产品始终未能开始普及?
王光华:片源问题是关键,市面上如今能买到的蓝光盘究竟有多少?此外,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价格过高也是阻碍蓝光普及的一个障碍。不过在2008年之后,随着高清电视的开播,越来越多的影视内容都会开始采用蓝光作为载体。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蓝光的普及至少不会是在今年。
本刊记者:有些人认为下一代蓝光最少15GB的刻录空间现在来说还是太夸张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王光华:最初DVD刻录刚起步时,很多人都认为750MB的刻录空间已经足够了,4.5~4.7GB刻录意义有多大呢?万一盘毁了,所有数据都没了,何必呢?当然,可能这些用户是觉得现在的蓝光产品价格太高而已。其实想想在4倍速DVD刻录时代,刻录盘片还是50元左右1张;但之后不到半年,盘片价格就降到了10~20元;现在呢,1张DVD刘录盘1块钱都能买到。
本刊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蓝光刻录机至今都极为罕见?
王光华:如今蓝光刻录的发民态势和以前DVD刻录有些区别,当初DVD刻录兴起时有很多盘片,但如今却很难找到蓝光刻录盘,仔细回想过去几年存储设备的发展速度,着实让人惊讶。人们对于视听享受和文件存储需求的提升速度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快,今天觉得足够的东西明天,或许就不会满足了。所以,我们会不断追求更快的刻录速度、更大的存储空间。需求的不断提升正是促进技术进步的最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