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辽宁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辽宁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在每个季度的污染及其分布情况.方法 2017~2018年辽宁省共采集3477份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第一季度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最高为17.65%,第二季度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6.92%,第三季度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9.05%,第四季度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2.62%.各卫生指标菌中2017年菌落总数在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6.10%,大肠菌群计数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7.03%,大肠埃希氏菌计数第三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3.52%;2018年菌落总数在第一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1.67%,大肠菌群计数在第三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3.48%,大肠埃希氏菌计数第二季度合格率最低为91.67%.结论 辽宁省内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情况,诺如病毒、蜡样芽胞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比较高,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及弯曲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监测,防止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居民食品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吉林省市售淡水鱼的食源性寄生虫污染状况.方法 按照SN/T 1748-2006《进出口食品中寄生虫的检验方法》,对2017~2019年吉林省4个食品监测区域随机采集淡水鱼,进行东方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快速检测奶昔粉中安赛蜜和瑞鲍迪苷A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用水溶解稀释,加入沉淀剂,离心过
目的 改进GB/T 21704-2008《乳与乳制品中非蛋白氮含量的测定》中前处理部分提出的方法,明确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 分别用10、20、30、40、50 mL三氯乙酸溶液沉淀10 mL样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