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9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6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甲氨蝶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疼痛指数[(1.43±0.32)比(1.83±0.52)]、晨僵时间[(0.77±0.5)h比(1.18±0.44)h]、握力[(158.65±53.45)mmHg比(133.29±44.12)mmHg]、肿胀数[(6.81±2.32)个比(9.32±2.43)个]及肿胀指数[(1.54±0.26)比(1.70±0.33)]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4、5.24、3.54、4.05、6.95、4.33、5.22、3.69、2.98、5.64,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2.36、2.68、3.02、3.22、2.87,均P<0.05)。两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38.56±23.67)mm/h比(56.78±23.45)mm/h]、C-反应蛋白[(12.98±11.89)mg/L比(21.68±9.57)mg/L]、类风湿因子[(85.67±31.98)IU/mL比(132.68±96.36)IU/m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3.02、4.22,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1、6、12周疾病活动性(32.73%、58.18%、83.0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27%、23.64%、34.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5、4.85、5.02,均P<0.05)。研究组患者检测的三个时间点关节肿胀减少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P<0.01)。两组均发生瘙痒、皮疹及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P>0.05)。

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相关指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予尿激酶溶栓,研究组24例予阿替普酶溶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管总再通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P<0.0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氯雷他定分散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L-4水平为(36.16±7.83)ng/L,IF
目的了解该地区临床血流感染病原菌的流行病学情况及病原菌耐药率,为临床防控与治疗菌血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5年常熟地区综合医院血液培养标本,Bact ALERT 3D血培养仪进行培养,阳性结果以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与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数据经WHONET细菌管理软件进行处理,参照2014年药敏标准进行分析。结果送检标本16 751份,阳性结果8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18例产妇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产后康复治疗,比较干预后产妇盆底功能、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产后康复治疗后,产妇盆底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尿失禁治疗有效率为93.58%,高于对照组的81.65%(χ2=8.032,P<0.01);观察组盆腔器官脱垂治疗有效率为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