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安排个“课间十分钟”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yidiany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的办公室是办公的地方,对于老师来说,办公室是文化场所,以“静”为主。但老师也是平常人,也会疲倦,老师也需要休息。所以学校不妨给老师安排个“课间十分钟”。
  人类的身体在工作后需要適当的休息,缓解疲惫后才能恢复原来的工作状态。大家知道长时间工作,会引起腰酸背痛,会对事物产生厌恶感。这样老师就没有了职业幸福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目前,教师的健康现状也令人担忧,如常见的近视眼、神经衰弱、抑郁症、颈椎病、头晕、血压高等,时刻困扰着他们。如果适当地给他们一些休息时间,让他们有一个放松、减压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让他们重新找到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还可以树立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工作状态。他们的工作激情可以带动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也有这种学习激情。试想一下,在课堂上如果师生双方都有这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该是一种怎样的学习效率啊!
  当老师感到疲倦时,大可不必强迫他们继续下去,因为即使强迫坐下来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备课效果更是微乎其微。如果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等到体力恢复后再备课,效果会更好。这时候的半小时也许抵得上疲劳时的几个小时。
  在给学生讲课时,我们都知道要讲究学习方法,要用科学的方法,要劳逸结合,但是对于老师我们却没有用这样的方法。老师在办公室里没有统一的休息时间,这就产生了一些问题。有些老师需要休息大脑,进行体育锻炼,但这样又影响了其他老师正常备课。其实,老师锻炼也能提高备课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有课间十分钟,老师也应该有课间十分钟。给老师适当的锻炼时间,老师掌握锻炼方式,这样改变了老师的精神状态,使老师更有精神、更有精力,促进老师的身体健康,可以激发老师工作积极性。
  专门给老师锻炼的时间,还可以防止个别不自觉的老师沉溺于休闲中,同时也给组长管理提供了情理依据。
  魏书生非常重视锻炼身体,他也经常在自己的演讲中给老师普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当然他的锻炼不只是身体锻炼,还有心灵的放松。
  (责任编辑:吕研)
其他文献
摘要:档案的异地备份管理耗资较大,单个档案馆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国家档案局已明确提出通过开展馆际互备的形式进行异地备份建设,但我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此。为此,借鉴国内外图书馆联盟的理念,提出建立更大范围的档案馆联盟,在灾难管理中寻求合作,通过协作推动档案异地备份基地建设的实施,从而以低成本、高效益提高档案馆的灾难应对能力。  关键词:档案异地备份基地;构建模式;档案馆联盟    档案馆的容灾备份管理需
摘要:文章对2007年《档案管理》杂志理论文章的10篇佳作进行了回眸。  关键词:2007年《档案管理》杂志;理论文章佳作  在过去的2007年中,《档案管理》杂志刊载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文章可谓“精品频出、佳作不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主要有10篇,它们分别是:刘东斌的《论档案形成在前》、宗培岭与潘玉民的《存史乎?利用乎?——档案馆核心职能论》、傅荣校与何嘉荪的《关于建国后我国档案学若干问题的评论——
[摘 要] 注重审美教育,构建课文多元解读平台,引领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本文以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为例,简要阐述接受美学视阈下的初中语文多元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接受美学;多元阅读  接受美学视阈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转变阅读教学思路,从单一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向关注学生接受转变,并基于接受对象的多样性,推动初中语文多元阅读教学,从而开辟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内容,教师可以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展开课程思政教学。布置文化环境、创设革命讲座、模拟法庭场景、展开研学旅行、参与社会实践等方法都有助于构筑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   [关键词] 主题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小学班主任  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都融入学科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的“内容标准”为“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根据课标,笔者撰写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读图并结合自身已有常识,说出处于蒙昧状态的早期人类的世界观,体会人类认识自我的过程。  2.学生通过回顾必修Ⅰ所学知识,结合教材文本,归纳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原因。  3.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文本和史料,
摘要:拟选取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暑(NARA)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建设特色与优势,归纳其对我国档案网站建设的几点启示,以期完善我国档案网站的建设。  关键词:美国NARA网站网站建设 启示    1 美国NARA网站建设的特色分析    1.1 特色之一:“互动一服务式”的功能定位,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是美国联邦国家档案馆、文件中心和总统图书馆的业务领导机关,1949年由国家档
胡鸿杰简介:胡鸿杰,男,1958年生,国家二级运动员,管理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82年至1986年供职于国家档案局教育处,1986年至1996年在中国档案出版社先后担任总编室主任、综合编辑室主任和《办公室业务》杂志社主编。1996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总编辑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第三届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邹吉辉教授简介:攀枝花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攀枝花学院图书档案学科带头人、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档案基础理论、档案信息管理。发表档案学论文6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8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8篇,另发表语言学论文9篇、高教论文2篇、图书馆学论文1篇,旧体诗词10余首;主研(主持)省、市社科课题5项。    前言  我一直相信“言为心声”。读邹老师的文章,像在聆听一位哲人讲话。我知道,集中研读某个
半个多世纪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做人要做“一品百姓”的口号。23年来,葛平老师扎根乡村教育热土,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默默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他努力用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用自己崇高的师德风尚,用教书育人而无私奉献的宝贵品质,执着地书写着自己的无悔教育人生。  在课堂教学中,葛平老师秉持“自由联想快乐共享(Free AssociationMerry Appre
摘要:本文旨在阐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种文化张力——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蓬勃发展以及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公正而科学的评价是使其实现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关键。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 开发利用 文化张力    档案从诞生那一刻起,承载历史的使命便伴随其终生。何不为它插上翅膀,让它变成天使。把档案实体留在“神殿”——档案馆,带着档案信息飞到需要它的人们那里,为人们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