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模式探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chish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效率、成果产出,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运行管理模式在保证科技创新平台高效运行、产出重大成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武汉大学的运行管理模式为例,分析了不同运行管理模式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提出了如何选择并改进适合创新平台发展的运行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科研活力,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关键词: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模式;运行效率;成果产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3-0139-03
  Abstract: Many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output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 and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Taking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of Wu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s, and puts forward a method to select and apply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suitable for different kind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 which could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and vit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to a maximized degree and make more significant research achievement.
  Key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latform; operation management mode; operation efficiency; result output
  引言
  科技创新平台是汇聚科技资源,支撑和服务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科研机构或学术组织,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在现行高校的管理体制下,科技创新平台有多种运行管理模式,不同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和适应的环境,以及如何改革现有运行管理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下面着重讨论几种典型的运行管理模式及其适应环境,并提出改革建议,供科技管理者参考。
  一、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一)现行运行管理模式分类及特点
  由于我国高校在学校定位、发展目标、创新平台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各高校纷纷采取多种多样的模式对创新平台进行管理。按照平台与学院的关系划分,大体可分为由学校直管与院系平行的独立运行管理模式(即独立型),挂靠学院与学院完全融合的非独立运行管理模式(即非独立型),挂靠学院与学院部分融合的相对独立运行管理模式(即相对独立型)。
  独立型是指创新平台成为学校的独立二级单位,学校直接管理。有实质的组织结构,如综合办公室、研究室等,有专职工作人员,如行政人员、研究人员等。独立核算、独立考核。学校给创新平台人员编制、工资和基本奖金。创新平台要承担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自我发展的责任,要负责人员福利、奖金等。
  非独立运行是指创新平台不成为学校的二级单位,而是挂靠学院建设管理。不单独配备管理人员,所有人员编制、工资福利和其它事务由学院统一管理。没有独立的运行经费,学校不单独考核。
  相对独立型是指创新平台挂靠学院,由学校和学院共同管理,平台有相对独立的人事、财务等自主权。学校为平台配备少量的专职人员,其他人员编制、工资等纳入学院管理,学校每年单独为平台投入一定的建设和运行经费。
  武汉大学的科技创新平台规模较大,种类较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运行管理模式上,有独立运行、非独立运行和相对独立运行三种管理模式。部分国家级平台、跨学科的校级平台如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等研究院、医学研究院、A3实验室均是独立运行模式,部分国家级平台如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采取相对独立运行,而大部分省部级和校级创新平台则全部挂靠学院非独立运行管理。
  (二)不同运行管理模式优缺点比较
  独立、非独立和相对独立三种运行管理模式各有其优缺点,都有其自身的适应环境和条件。
  独立运行管理模式拥有人财物独立支配权,自主性强,可以根据平台发展方向,自主配置资源。但必须独立承担福利、奖金等人员待遇,独立承担运转费用,包括水电费、资产占用费等,独立承担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自身发展的责任。如果规模不大,不能独立评定职称,研究生招生生源受到一定限制。
  非独立运行模式正好相反,不独立承担人员福利、奖金等费用,不独立承担运转费用,不独立承担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职称评定在学院进行,研究生招生比较灵活。但是非独立运行模式存在边界不清、与国家部分要求不协调、自主性有限、不能根据创新平台发展需要自主配置人财物资源等缺点。它的发展与所挂靠学院的支持程度密切相关,如果学院不支持或支持强度不够,则创新平台的发展会受到嚴重影响。   相對独立运行管理模式介于独立和非独立之间,有一定的灵活性,财务压力不大,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限,但是相对独立运行中的独立与不独立要素较难平衡,如果由一人担任院长和主任,比较容易解决,如果由不同的人担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院长和主任的配合关系与协调程度。
  (三)不同运行管理模式适用的条件
  独立运行的创新平台要很好地运行发展,必须具备优秀的学科,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优秀的学术团队,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氛围。一般国家级平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者跨学科、跨学院的省部级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采用这种管理模式。
  非独立运行适用的条件宽广得多,如果学科不够强、处于发展初期,建设的起步阶段,人数也不多,不具备独立条件的平台,采取挂靠学院非独立运行管理模式是最佳选择。一般是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不跨学院的行业性省部级平台,如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区域创新中心。
  相对独立运行模式适用于有一定学科优势,但由于历史或客观原因不能独立或独立条件不够成熟,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有一定独立性的国家级、省部级平台,以及为引进的特殊人才设立的校级平台,采取此种模式是比较好的选择。
  在我校独立运行的创新平台中,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情况最好,它拥有国内甚至亚洲测绘领域最优秀的测绘学科,有众多的两院院士,汇聚了测绘领域最优秀的人才,每年承接大量的国家级科研任务。连续4次在评估中获得优秀,这些条件足够支撑特独立运行。但我校也有独立运行不理想的创新平台,如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对现行运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建议
  我国高校大部分是以传统的教学建制如学院、系进行管理,相应地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无论是独立、非独立、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都是在传统院系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做了部分改进或发展,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面对高速发展的平台态势和各种考核评价体系,运行管理模式必须相应创新并在某些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才能更好地促进创新平台的发展。
  1. 无论哪种运行管理模式,都需理顺教学与科研、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合理分配各类组的管理职能,改革目前教学科研组织架构中学科分隔、资源分散的弊端,建立学术与行政、教学与科研既相对独立,有纵横结合的管理结构,建立健全学术决策系统,在教学、科研机构及其管理岗位方面,可以不定行政级别;理顺学术决策系统,强化学术组织的学术决策与学术管理功能,形成教授治学、教师自律、教学科研规则约束和行政管理及监督现结合的管理机制。
  2. 逐步试行以教学和科研人员为节点,院系主要负责行政和教学管理,创新平台以科研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与平台二元矩阵化管理模式。为了保证科研人员、院系和学校各方的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与院系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协议制”、“聘任制”等方式,对创新平台和相关院系之间各类研究人员的人事关系隶属和变动、教学活动、职称评定、工作待遇和岗位津贴、科研成果和业绩的归属以及权益分享等方面进行约定,真正改变现有模式中要么管理过严,要么无人管理的局面。
  矩阵式管理模式
  三、结束语
  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模式的选择,必须尊重平台发展的历史渊源、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因室制宜地寻求适合不同创新平台发展的最佳运行模式。
  对于具备独立运行条件的创新平台,可以尝试独立运行的模式;对于暂不具备独立运行条件的创新平台,可以尝试相对独立的运行模式;对于学科较弱,规模较小的创新平台,可以采取非独立的运行管理模式。同时,要加大改革力度,探索以科研人员为节点,院系管本科教学,创新平台负责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的二元矩阵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活力,让创新平台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廖小波.高校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2]李忠.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12).
  [3]闫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
  [4]付晔.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5).
  [5]廖晓莲,胡泽友,乌克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探索及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与科研既是高校的两项重要任务,也是大学教师的两项主要职责,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独立学院是依托普通高等学校,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大学,学校定位及目标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间均有不同,因而对其教师教学科研观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基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师教学与科研调查,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科研;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
期刊
摘 要:互动教学法一直以来是高等教育多次倡导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新增核心课程公共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运用“四位一体”互动教学法,起到了很好效果。“四位”分别为上千个公共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公共工程项目管理教材综合覆盖,沉浸式教学PPT和移动终端云授课。“四位一体”互动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不断更新自我的能力,运用多种思维的能力,团队协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灵活运用多种学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内外采矿行业的快速发展,专业研究型人才的国际化交流与科技合作日益增多,国际化一流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剧增,这些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出色的外语交流能力,知经济会管理等特点,而传统的采矿工程研究型人才已渐渐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国际化的需求。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系统调研中国和澳大利亚采矿工程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发现了研究生学位学制、选拔
期刊
摘 要:专业认证作为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优化与完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认证中衡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内容之一。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各高校采用的评价方法各不相同。文章基于东华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实践,总结出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两种方式同步进行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办法。直接评价为以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滨州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例,探讨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體系的构建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的新路径,为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8-0132-03  Abstract:
期刊
摘 要:相较于传统课堂模式的种种弊端,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国内高职院校教学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及实践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走“互联网+”的道路,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文章以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的核心课《金融服务营销》中的 “银行营销人员的服务营销”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作案例进行研究,探讨信息化设计在高职院校中广泛实施的必要性及实践带来的反思。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将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法引入高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旨在通过解决复杂而具有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境电商;PBL;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8-0172-03  Abstract
期刊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上海市试点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并从政府层面、改革主体及社会层面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8-0068-03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
期刊
摘 要: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较强,因此为促进大学生发展,提出对不同学生群体实行一定程度上的“精准教育”。从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以及对学校及教师的教学管理期望出发,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并以江苏省为例,对苏州大学,南京大学等11所大学共计分发了500份调查问卷;通过对不同分类依据进行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得出了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大学生对于自我学习认知及对于教学管理需求的共性与个性。据此为高校在教学
期刊
摘 要: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新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衔接性极强的城市规划学科也呈现出了“多源融合并进”的新态势,在此背景下,城市规划专业的课程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适时改革。文章以河南城建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区域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为例,系统探讨了“工科背景”城市规划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目的是让课程教学更好地适应专业、学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