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推磨听课 增强课堂互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组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一种学术型的学习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承担的任务,是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最大限度调动组内教师的聪明才智,在课程目标引领下,通过扎实的教科研活动,组内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以期取得共同发展。备课组活动应该以教育教学教研为主线,以服务学生学习为前提,以满足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为基础,以全组教师的业务共同发展为目标。
  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高效课堂、幸福课堂、生动课堂、生本课堂、绿色课堂等多种教学创新模式,初步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成果。但是,感觉印象深刻、效果显著的还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推磨听课’.
  我们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认识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在课堂互动中实现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探究性的学为主体,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主线。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相互合作的学习情境、氛围和内容,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促进全体学生在与教师、同伴的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交往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享受学习的快乐,让“小课堂”成为学生的“大天地”。
  今年的推磨听课,我们借助了同课异构的形式。共同探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一实验。
  情境1:酵母菌常用于酿酒。酿酒的过程中,先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通气培养,然后再密封发酵。有一位同学说知道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能产生酒精,但不清楚这一过程是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先展示情境内容,再说“这是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情境”)
  1.依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你会作出怎样的假设?
  2.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为?
  3.这个探究实验中实验装置将如何设计?
  实验的变量?(有无氧气)
  至少需要几个锥形瓶?(进行对照)
  如何设置无氧条件?有氧条件?
  4.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能正常生活?(锥形瓶中应放置什么?量怎样?)
  学生动手搭建实验装置,请两组学生上黑板以贴图的形式展示自己实验装置,一起分析其装置的合理性。
  通过“问题情境1”的引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装置,掌握实验装置设计过程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在甲乙丙三个班级,我们通过改变学生的空间排列,对学生的互动程度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尝试。
  甲班级:纯粹采用常规教学,采用传统秧田型的排列方式,跟平时上课的形式没有任何不同。我们发现,整堂课下来,学生之间的互动几乎很少,师生的互动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跟老师互动比较多的是前两排和第三排中间的同学。这里的师生互动,也仅限于师个互动,教师互动对象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更多地选择学科成绩好、学生干部、人际地位比较高、私下关系比较好的学生,互动的内容比较单一,存在于提问与应答、评价与反馈之中。整堂课下来,教师注重的是知识的系统讲授和对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
  乙班级:对学生的座位排列进行了调整,从传统的秧田型改为马蹄形排列。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学生从秧田型的封闭空间转变为半开放型的空间,除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之外,学生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加了。如果说甲班级的互动人数为50%左右,乙班级互動的人数则轻松突破了70%。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明显增强,由于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平时不爱表现的学生开始变得蠢蠢欲动。一位性格腼腆的女生开始向周围的同学提出问题,‘我们家也是开了公司的,一旦负债会不会倾家荡产啊?’旁边的男孩子很自然的接过了话题,学习的互动和合作就顺势展开了。这个时候的老师,不再是课堂行为的控制者,而更像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主持人,引导孩子缓缓进入预先设计好的情境之中。调动那些不爱说话,积极性不高的孩子,敢于质疑、寻求合奏。参与到合作学习这个大家庭当中来。
  丙班级:采用的是分组型的空间构成形式,并且采用了适当的组员搭配原则,性别搭配:每组4~5人,注意保持女生的比例不低于50%,这会提高同学之间交流的几率;成绩搭配:注意本组的同学成绩差异不要太大,水平相当才会有共同的话题;干群搭配,注意把班级主要的班干部进行合理分配,领导力度弱的班干部与自主程度高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由于这种选择的自主性比较高,因而互动的程度得到极大的改善。师个互动,师群互动,学生之间的群群互动,个个互动都顺利展开了。每一位课堂的主体都能虚怀若谷的倾听并细致入微地接纳每一位主体的疑问与困惑,微妙的差异和火花进行碰撞和交流,和谐的交响乐缓缓奏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互动与合作默默展开,学生的疑问得到了及时的回应,课堂教学中真正以孩子为中心,教师的人格魅力初显。
  通过本次推磨听课的活动,给我们生物备课组的建设提供了几点思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钻研教材为中心,开发系列化教学资源。以有效教学为抓手,落实常态化集体备课。以本校生源为基点,开展微型化校本教研。以操作规范为导向,构建特色化教学范式。
其他文献
摘 要: 信息技术在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从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强化学生的读写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等方面作探讨,让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达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 教学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创设生动的情境、形象的画面、美妙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语文教学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现如今,我国教育领域已经出版了许多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相关的文章,但是具有针对性的、主要以阅读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却不常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的分量是巨大的,学生只有接受了良好的阅读教学,才能更好地为自己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为了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有效,教师就应当从现在开始,积极地进行探究、改进,不断积累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主要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环节,血小板参与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血小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排练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居首位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以讲述让学生提升写作的水平结尾。一纸管窥,教学总结,意在促进自己不断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艺术 课文内容 排练习惯  一、排练课文内容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是教学的关键。学《晏子使楚》一课,我别出心裁,留给学生一个作业,自由组合排演课本剧,明天课堂上公演。今天早上我正为个别学生作业中的错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便捷、有效、简短的生活方式。就连教育也不例外。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微事物”,首当其冲的代表是“微课教学”。微课凭借短小、高效等特点正慢慢被人们熟知和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小觑的,例如应用频率低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
摘 要:现代汉语语法学界,目前对“在+处所”句的研究较多,也颇受争议。由于这种句式语义功能比较复杂,很多学者在此也有了很多研究成果,仍有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究,比如对外汉语教学中曾出现的病句“她把饺子捞在锅里”“他把饭吃在餐厅”等。  本文首先浅述了“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了“在+处所”的基本句型,最后探究了“在+处所”这种处所范畴的“语法形式”。  一、“在+处所”的语义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