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法再生颗粒活性炭的研究现状

来源 :应用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uang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述了电化学再生技术的再生机理,并重点介绍了电流密度、再生时间、电解质、电解质质量浓度、酸碱度和再生位置对GAC再生效率的影响,以及电化学法再生GAC的反应器.最后,讨论了电化学再生方法的发展趋势,指出了优化机理、开发其他基于电的技术、探讨电化学和其他工艺相结合的技术是电化学法再生颗粒活性炭的未来研究工作重点.
其他文献
进行沸石与腐殖酸不同的添加顺序下复合体系对镉的等温吸附实验以及形态分析实验和解吸实验,探究了不同添加顺序下复合体系对镉的吸附能力与吸附稳定性,并通过FTIR及XRD分析了复合体系对镉的吸附机理.高镉浓度下腐殖酸均使沸石对镉的吸附量降低了3.28~3.58 mg/g,但增强了对镉的吸附稳定性,使镉的可还原态占比大幅提高,同时酸解吸pH由5降低至3.当镉浓度较低时,“先沸石后腐殖酸”的添加顺序对镉的吸附量无影响,故在修复低镉浓度土壤时推荐以此顺序进行修复.而当土壤腐殖酸含量较高时则不适用沸石进行修复.
综述了国内外油气藏改造酸化过程中使用的缓蚀剂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了缓蚀剂作用机理,分析了缓蚀剂配方组成,针对应用范围较广的季铵盐型、曼尼希碱型和其他类型缓蚀剂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根据化学合成的缓蚀剂对生物和环境具有一定毒性,指出了未来酸化用缓蚀剂开发向着绿色、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采用乙醇提取银杏叶中奎宁酸和莽草酸两种活性成分.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溶剂浓度对银杏叶中奎宁酸和莽草酸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提取银杏叶中奎宁酸和莽草酸的优选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8 g/mL,70%乙醇,温度70℃,提取2次,第1次提取2 h,2次提取1 h.奎宁酸含量达5.29%,莽草酸含量达4.90%.
采用响应面法对等离子体掺氮TiO2纳米管(N-TiO2)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获得具有高光电催化活性的催化剂.以活性艳红K-2BP为目标降解物,分别对掺氮功率、掺氮时间及外加偏压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采用Design-Expert8.0软件设计响应面实验,构建响应面模型,然后对结果进行ANOVO、等高线与三维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掺氮功率为10 W,掺氮时间为90 s,外加偏压为20 V时,N-TiO2纳米管光电催化活性最佳;经验证,该条件下的响应目标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率仅为0.79%,N-TiO2纳米管
以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主原料,RGO/CNTs为填充材料,邻苯二甲酸丁酯为致孔剂,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RGO含量2%,不同含量CNTs的PI基复合薄膜.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万能拉伸实验机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RGO/CNTs并没有影响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过程.RGO的加入量为2%,逐渐增加CNTs的含量(3% ~10%),薄膜的泡孔孔径、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均随着CN
以颗粒活性炭为载体,在FeCl3氧化合成聚吡咯(PPy)过程中掺入苯磺酸钠(BSNa)制备了改性活性炭PFB-GAC.考察了BSNa投加条件对SO2-4吸附的影响;分别选用典型碱性和还原性物质为再生剂,对再生条件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FeCl3氧化3 h后投加10-3 mol/L BSNa制备的PFB-GAC吸附量可达20.45 mg/g.由于NH3·H2O的缓释能力,12 mol/L时比相同羟基含量的NaOH脱附率高1.6倍(80.25%),富集浓度达3.05 g/L;2 mol/L Na2 SO
在清洗超细油基钻屑的过程中,由于固体颗粒的尺寸通常小于1μm,因此传统的方法如离心等不能有效地降低油产品的细砂夹带.选取N,N-二甲基苯胺(DMA)为萃取剂,N,N,N\',N\'-四甲基-1,3-丙二胺(PMPDA)为辅助溶剂,对超细油基钻屑进行清洗,获得了一种清洁、可持续的方法.在TMPDA盐溶液辅助DMA溶剂萃取过程中,残砂的残余含油量由11.35%降低到0.42%,油品中细小颗粒消失.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测试表明,质子化的胺与固体表面的粘附,使得残余油更容易从表面分离.Zeta电位与粒度
综述了木质素的理化性质和发展前景,概述了木质素的分类、提取方法以及木质素基功能材料在吸附、紫外防护、药物缓释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做了展望.
重点介绍了国内外二氧化碳缓蚀剂的主要研究进展.着重对咪唑啉类、曼尼希碱类、席夫碱类、酰胺类及碳点(碳量子点)类缓蚀剂进行阐述.并从缓蚀剂分子结构、实验条件方面分析其缓蚀性能,总结了目前二氧化碳缓蚀剂在发展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对未来缓蚀剂的发展提出建议.
以静电纺丝制多孔二氧化硅纤维(Epsf)为催化剂载体,以Co、Zn作为双金属活性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o-Zn/Epsf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并对其进行SEM、XRF等技术表征,探究该催化剂催化臭氧降解化工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中Zn、Co双金属组分质量比为1:1时,其协同臭氧对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100 min后,废水COD降解率为97.1%;且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后,废水COD降解率仍可达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