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e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笔者对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现状、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的影响因素,拟通过对影响族际通婚的因素的分析,促进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族际通婚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81-01
  
  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 作为西北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兰州,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员。西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居住着汉、回、藏、东乡、裕固、撒拉等民族。因此必然会有大量少数民族涌入兰州。据兰州市民委抽样调查数据,“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每年约有6万人” ① , “约占全市40万流动人口的15%”②。城市流动人口是社会学、经济学、城市学、人口学等许多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学者们研究兰州市流动人口的文章很多,这些研究多集中在流动人口的现状、特点、问题、权益保障和结构特征等方面。研究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的文章较少。因此,研究我国的族际通婚,对于促进我国的民族融合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2008年11月—12月在兰州市城关区与安宁区范围内,选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较多的小西湖、西站、西关、火车站等社区以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较多的餐饮业、企业及建筑工地发放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100%。然后根据这些问卷分析研究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的规模、对待族际通婚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对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概述
  本次调查的200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男性有125人,占调查总体的62.5%。女性共有75人,占调查总体的37.5%。在年龄分布上,18岁以下有11人,占5.5%;19岁—35岁的131人,占总体65.5%的比例;36—60岁的有56人,占到总体的28%;还有60岁以上的2人,只占总体1%的比例。在婚姻状况上,已婚者占137人,占68.5%。在文化程度上,处于文盲或半文盲水平有35人,占到17.5%的比例;具有小学水平的有54人;有初中水平的有67人;而高中水平的只有23人;具有大专及其以上水平的也只有21人,只占总体10.5%的比例。
  在宗教信仰方面,本次调查的兰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占大多数,有145人;其次是佛教信仰者有34人;信仰其他宗教以及无宗教信仰的21人。
  由此可见,本次调查与其他学者对于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基本相吻合。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男性为主,性别比过高;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已婚者较多;整体文化程度非常低,女性较男性更低等特点。③在就业方式上,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从业范围以商业与餐饮服务业为主,一般选择在具有民族特色的行业集中就业,民族色彩非常鲜明。④
  二、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族际通婚正变的越来越频繁。族际通婚一直是社会学有关群体关系研究领域中最为核心的专题之一,族际通婚就是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互相通婚,它是民族自身发展进步的表现,也是民族之间开放、友好和团结的象征。族际通婚与一般婚姻不同,它涉及的不仅仅是两个异性的个体之间的关系,还涉及这两个异性个体所代表的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族际通婚是测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民族关系的重要尺度。美国社会学家辛普森和英格尔曾把族际通婚率看作衡量美国各种族,民族之间“社会距离”和民族融合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
  当问到周围有不同民族居民相互通婚现象时,有27.5/100的人认为很多,有64.5/100的人认为很少或没有。这说明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存在普遍的族际通婚现象。
  族际通婚通常并不被本族群认为仅仅是通婚者个人的私事,在许多场景下,这种族群认同观念和相应的凝聚力会使本族的父母、亲属、家族社区对于子女、族人的跨族通婚表示他们或者赞同或者反对的意见。⑤对民族通婚的态度是影响族际通婚的主要因素。当问到对不同民族族际通婚的态度时,42.0/100的人表示赞同,34.5/100的人表示反对,23.5/100的人表示无所谓。这与我们调查所反映的族际通婚率相比,赞同族际通婚的人较多,这说明尽管大多数人对族际通婚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但是当族际通婚发生在自己的子女或家人身上时,他们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三、影响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的因素
  族际通婚与一般婚姻不同,它涉及的不仅仅是两个异性的个体之间的关系,还涉及这两个异性个体所代表的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族际通婚的影响因素很多,根据马戎老师关于族际通婚的理论,影响族际通婚的因素主要有:族群特征、历史因素、两族共处特征、人口因素、个人特征等等。⑥
  根据调查兰州市流动人口的特点,笔者把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的自变量操作化为:文化程度,民族,户口类型,宗教,居住社区。然后通过卡方检验,分别检验它们与因变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文化程度、不同民族、城乡差异、不同社区类型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没有显著差异。
  族际通婚的规模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由此可见,宗教是影响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的主要因素。这与西北地区是我国穆斯林的聚居区的特色有很大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中, 族际通婚深刻地反映了民族关系深层次的状况,研究族际通婚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地区民族关系。
  随着对外开放、城市化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的增加,族际婚姻将会有所增长,这是历史发展和族群发展的必然选择。怎样把握各个族群的异族通婚,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既能不反潮流,又能不放弃各个族群的传统文化,使之在族群现代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每一位研究族际通婚的学者都应该冷静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兰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及今后工作打算(工作报告).
  ②张少杰,魏立武.兰州市流动人口超40万占涉案成员的59. 4%.(2004-2-13).
  http: //www. gs. chinanews.com. cn.
  ③汤夺先.试析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0).
  ④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民族研究.2006(1).
  ⑤⑥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涉农专业就业吸引力不足的背景下,本文介绍了对东北农业大学2011~2013届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的问卷回访,主要了解了学生的就业动机、工作性质、岗位薪资、就业影响因素等,同时得到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反馈,为预测该专业未来学生就业形势及下一步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动物科学 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  课 题:本文系东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专项研究基金项目(编号C
摘要与传统的依靠经验“估堆”式量刑方法相比较,电脑量刑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又由于成文法固有的局限性也决定了电脑量刑必然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如何克服电脑量刑的机械化、单一化弊端,发挥其全面、快捷的优势是我们在提出具体量刑建议时需要思考的问题。电脑量刑在量刑建议中的作用在于提示公诉人全面考虑可能影响量刑的每一个细节,并通过对量刑细节的取舍,提出具体的、合理的刑期。本文指出通过辩证的分析电脑量刑
摘要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司法机关,同时还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本文以检察系统工作机制为视角对检察机关应如何避免刑事错案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检察环节 刑事错案的界定 刑事诉讼机制 检察系统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199-01    一、以检察环节为视角的原因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条的规定:“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
一、引言    去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给全球金融市场和各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全球经济已经陷入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随着危机继续向纵深发展,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幸免。IMF指出,经济下行风险仍占主导地位,当前金融危机正从广度和深度上将世界经济带至“未知水域”。因此,深入剖析次贷产生的原因是必须的也是急迫的。    二、次贷诱因分析    (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带来
摘要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给大学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司法考试注重考察法律知识的具体运用和法学教育注重理论修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二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如何处理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以及如何改进法学教育做到二者相辅相成,成为法学教育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改革司法考试制度,完善大学法学教育等方法,实现大学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紧密结合,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关键词司法考试 法学教
面对日益严峻的禁毒斗争形势,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政府的教育部门、禁毒部门、宣传部门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毒品危害等手段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目前,这些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毒品预防教育还未形成强大的合力,亟需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探索适合青年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内容,并将毒品预防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是教师对教育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培养
摘要本文在分析“第三方”出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现行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结合“第三方”在解决纠纷时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及其在解决民事纠纷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在我国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中引入“第三方”方式的思考。  关键词医疗纠纷医患关系“第三方”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085-0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海南省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意见》中,海南被赋予四个战略定位——“三个区,一个中心”,将打造成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在这样的政策利好下,海南技工教育怎样才能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乘好改革开放的东风?本刊记者对海南省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一则案例为分析研究基础,提出了对《刑法》第238条第2款非法拘禁罪的转化规定的相关见解,以期对相关司法实务的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非法拘留罪法理转化犯  中图分类号:D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092-02    一、基本案情    2007年3月份以来被害人蒋某多次向被告人沈某借款达上百万元,一直未归还。同年9月7日,被告人“李某”(在逃
摘要:技工院校要以人为本,创建“日常规范、课堂建构、活动拓展、实训实习强化”的交互式立体化职业素养培养提升模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技工。  关键词:技工院校 学生管理 德育立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