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与不断深入,以及农村学校“三进”工程的不断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刚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学校课堂教学迈进,结束了长期以来曲高和寡的场面。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运用多媒体的几点心得。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多媒体迅速改变了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一种视听说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口脑并用、和谐高效、主动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多媒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反思。要注意合理地运用,避免盲目、过度和华而不实。
  一、正确定位多媒体,让教学事半功倍
  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起着互补的作用,能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通俗的效果。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导,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多媒体课件制作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界面的人性化,使知识流向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而随意调度。在教学中,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怎样做、怎样学也取决于教师,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若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如何用好多媒体关键在教师。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
  多媒体这一新兴的教学手段对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利用多媒体可以让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老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靠多媒体展示,整节课都围绕着多媒体转,不停地按鼠标,按部就班地以多媒体内容进行教学,这样就喧宾夺主了,教师大大地被多媒体束缚住了“手脚”,而学生看到的只是在大屏幕上的图片,听到也只是电脑的声音,缺少师生互动。
  曾经听过一堂《生命,生命》的课,教师花费了很多心血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但是整堂课都是学生看着多媒体的呈现学习新知识,一开始学生会被鲜艳的图片、声音吸引,但是学生只是看着多媒体的呈现并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得后半节课学生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而教师则一直在操作台上控制着鼠标,语文课变成了多媒体展示课。
  因此,教师要做好多媒体的定位。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起中介的作用;做好教师的定位,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做好学生的定位,学生仍起主体作用。将多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是合理运用多媒体的一个先决条件。教学设施再高档,也只有适用于具体的教学目的时才具有效力。不能把一堂语文课上成一堂“图片展示课”或“音乐欣赏课”,毫无交际性和交互性可言。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仔细体味编者意图,广泛搜集相关素材,精心策划制作课件。教学需要多媒体,但教学不是为了多媒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搞好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一、二年级语文课中的识字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逐一出示字或者词语,并利用特效让每个字、词都与众不同,快速出现或者快速隐去等等方式都让学生学习字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也缩短了教师板书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中,为了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学习时常是放入到特定的情境中。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大多富有童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就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培养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在传统的课堂中,很难让孩子身临其境的学习。而多媒体则以其新颖独特、丰富多彩、活灵活现的画面或动画,颜色反差变化的字体等方面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达到情境创设,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小学生的思维有着浓厚的情绪色彩,对于熟悉的环境,他们的知觉活动就能较自然、顺利的展开。根据这一特点,课堂中应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熟悉的现实生活实际为背景。而多媒体则能以其图文并茂的优势,轻松活泼地将生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使学生的信息来源从教材扩大到更广的生活范围,吸引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这正好印证了吕叔湘说过的一句话——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
  正是由于多媒体的各种优势,很多老师在他们的语文教学中频频使用多媒体。但是多媒体教学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生搬硬套只会适得其反。例如,低段的写字教学就不合适多媒体教学。生字的间架结构,偏旁部首,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都需要教师做详细地讲解和示范,仅仅课件出示一下是不能代替教师的板书和学生的书空的。看和写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是大不一样的,看不能代替写。学生只有跟着老师在田字格中一笔一划地写才能真正把这个生字记住,并通过自己的描红、临写把这个字写正确,写匀称,写好看。用多媒体仅展示生字,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把屏幕变成“电子黑板”。这和我们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背道而驰的。
  多媒体在我们的小学课堂中起的毕竟是一种辅助的作用,如果运用不当,难免会干扰教学,影响教学结果的良好生成。因此,可以说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地运用,才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才能真正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合理利用多媒体这条路上,我们才刚刚起步,不仅要注重以上所说的,更是要不断创新开拓。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和平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上的诱读,引导学生读,注重学生自主阅读,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学生只有喜欢阅读才会有乐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激发学生拥有阅读的快乐的感受,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学习,享受阅读的快乐的感觉。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呢,怎样激发学生
1.起动机运转无力故障现象:1辆东风EQ1092F型运输车,发动机起动过程中,起动机运转无力,转速不能满足发动机的起动需求,发动机不容易着车。
【摘 要】课本剧是以课文内容为剧本,用活课文里的语言材料,用表演的形式,创设一个个不同的情景,给课堂带来了活力,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给阅读教学带来生机,为学生提供了英语交际的情景和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实践英语能力运用的机会,学生在采排剧本时共同讨论,合作编演,相互促进,相互学习,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课本剧;英语教学  在农村学校,有许多学生提起英语学习
扬州亚星-奔驰YBL6982C03型客车,无空调,配装康明斯6BT5.9型柴油发动机,前置式、安装于客车的前部位。该车天天都要进入矿区,为矿区内员工上、下班服务,矿区环境恶劣、矿石路
结构特点16JS200T变速器是由前、后副箱和主箱构成的2×4×2结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在变速器中,一轴、二轴及副箱主轴上的齿轮均呈径向浮动状态。一轴上的一轴齿轮空
摘 要: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感受不同类型音乐所带来的强烈韵味及表现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活跃课堂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感受不同类型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问题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也是圆锥曲线问题中的一个难点。解决这个难点没有常规的方法,但解决这个难点的基本思路是明确的,定点问题必然是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变的量,那么就可以用变量表示问题中的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这些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不受变量所影响的某个点,就是要求的定点。化解这类问题难点的关键就是引进变化的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根据等式的恒成立、数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也面临着很大的转变,本文从四个方面着重来对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作出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引言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授课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都是“题海战术”、“时间战术”,通常学生更是疲惫不堪,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被重视,优质高效教育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提高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的教学本质。人的思维主要体现在创新性、发散性和灵活性等,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从而提高学生思维创新力和灵活性。笔者长期从事一线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数学思维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