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水泥改良膨胀土长期性能演变规律研究

来源 :公路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200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某公路路基改良膨胀土,模拟其在长期自然环境中受到的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作用,获取改良土自由膨胀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的变化趋势,分析水泥改良效果的衰变特点,从长期性能角度出发探讨合理的水泥改良配比.研究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自由膨胀率逐渐下降,当掺量为10%时自由膨胀率最小,但掺量超过10%后,自由膨胀率又呈上升趋势;掺入水泥后,无侧限抗压强度qu抵抗干湿循环或冻融循环影响的能力明显增加,而且在较少的循环次数下qu趋于稳定;首次冻融循环时改良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下降幅度最大,后续冻融循环的影响作用逐渐削弱;综合干湿循环试验及冻融循环试验考虑,对于水泥改良膨胀土,qu、c、φ各项指标在长期自然环境作用下衰减幅度均低于23%,该公路路基进行设计时应考虑这部分的衰减,同时从兼顾效果和成本的角度考虑,建议水泥掺量控制在10%左右.
其他文献
连续刚构在悬臂浇注施工过程中,主梁在张拉预应力之前截面存在大量的预应力孔道,对截面的削弱作用比较大,将导致翼缘板纵向应力产生变化,因此依托一座五跨连续刚构桥,建立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预应力孔道对连续刚构桥剪力滞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工梁段的不断进行,预应力孔道对剪力滞的影响越来越小,在2号块施工时预应力孔道对应力的影响幅值最大,剪力滞系数增加了28.4%,当施工8号以后,预应力孔道对于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次依托桥梁在浇筑前8号块时,需要预留更大的应力储备值,以保证结构的安全
半刚性分设型中央分隔带护栏的设置,不但应考虑护栏自身的防护性能,还应考虑其是否会给对向车道的安全行车造成影响,因此现行规范中中央分隔带SBm级分设型波形梁护栏设置的最小中央分隔带宽度为1795 mm,当公路中央分隔带宽度不足时,无法按照现行规范要求设置SBm级分设型波形梁护栏.以最大横向动态位移外延值为控制指标,提出了4种节地型分设式波形梁护栏的改进方案,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各改进方案的防护性能,通过防护性能、施工难度、造价对比优选了一种方案,该优选方案可有效控制护栏的最大横向动态位移外延值;通
为研究预应力钢绞线在预应力二次张拉法实施过程中预应力曲线的拟合和拐点识别,将其转化为预应力二次张拉实测数据与数值拟合间误差最小值的寻优问题,定义目标函数及优化参数建立优化模型,利用基于均匀分布和柯西算子改进后的蝗虫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新型智能群优化算法,改进后的蝗虫优化算法可以同时保证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对实测数据样本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并将拐点识别的误差控制在0.18以内.
为明确钢混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二次浇筑结合面性能并优化其受力特性,利用混凝土结合面剪切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通过试验及数值计算结果对比了一次浇筑与二次浇筑面结构受力性能差异,再结合工程实例对钢混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二次浇筑结合面受力特性加以分析,并给出改善方法.试验及计算结果表明,二次浇筑界面抗剪能力下降,开裂荷载及极限抗剪荷载降低,而植筋与开槽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结合面抗剪性能,对于钢混组合梁,其存在多种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其受力与施工工序关系紧密,可以采用部分构件调整工序加植筋的方式,对受力
在城市景观挡土墙的设计中,稳定性设计是安全之本,景观设计是美学之源,两者缺一不可.就城市景观挡土墙这两个设计重点进行探讨.首先,为了展现景观挡土墙的重要性,介绍了其特性及功能;然后,针对挡土墙的稳定性设计问题的作出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设计流程图;最后,着重列出了景观挡土墙的设计类型、设计形式和构成要素,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为了研究UHPC带T形条带菱形接缝梁的受弯性能,对有纵向腰筋接缝梁、无纵向腰筋接缝梁和无接缝完整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试验梁在纯弯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有腰筋接缝梁与完整梁破坏形态相似,均发生跨中弯曲破坏,无腰筋接缝梁沿接缝界面发生拉裂破坏;有腰筋接缝梁开裂荷载较小,且延性好于无腰筋梁,整体上抗弯性能较好;无腰筋接缝梁抗弯性能最差.根据模型试验结果与相关文献研究成果,提出了UHPC带T形条带菱形接缝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多孔沥青路面的大空隙特征使其与下承层的接触面积较密级配路面要小,导致其粘层对温度和水分的适应性需求更高.选取SBS改性乳化沥青、SBS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的3种粘层材料,以层间抗剪强度和层间抗拉强度作为评价指标,首先分析了低温、常温、普通高温、极端高温条件下多孔沥青路面层间粘结强度的衰减情况,其次通过浸水养生对比了水分对层间粘结强度的影响,最后研究了经温度和水分循环作用后层间粘结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无粘层对照试件相比,设置粘层试件在高温条件下层间粘结强度更高;仅浸水养生后,SBS
地聚物以三维网状结构的硅铝酸盐胶凝形式存在,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高温及耐腐蚀等特性.为充分利用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和炉底渣、提升粉煤灰/炉底渣基地聚物的力学特性,特别是断裂韧性,研究碳纤维改性地聚物的力学特性和微观形貌,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及场发射扫描电镜分别分析碳纤维改性地聚物的力学特性和微观形貌.通过改变碳纤维掺量和碱激发剂种类评价碳纤维对地聚物断裂韧性、抗压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当碳纤维掺量为8%、氢氧化钾和硅酸钠复合碱激发时,地聚物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6.23 MPa·m1/2.结果表明:粉煤
主要研究了利用拜耳法赤泥替代传统石灰石矿粉做填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在沥青混合料中拜耳法赤泥替代传统石灰石矿粉填料的比例分别为0%、25%、50%、75%和100%.通过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单轴蠕变恢复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分析了利用拜耳法赤泥做填料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和中温抗变形能力和抗车辙性能,以及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等.结果表明,纯拜耳法赤泥做填料的沥青混合料温度稳定性最好,具有优良的高中温抗变形能力和抗车辙性能,以及优良的低温抗裂性能,并且纯赤泥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
冰雪环境下弯道路段的驾驶风险较高,为研究驾驶人在冰雪环境下弯道路段的车速特征,搭建了农村双车道公路仿真场景,其中道路线型共设5组不同半径的平曲线,与晴天、雨天、雪天、结冰4类天气及相应的路面附着系数构成多组驾驶场景.选取32名驾驶人作为实验对象,借助8自由度驾驶模拟器进行驾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弯道行驶车速随半径、附着系数增大而增加,而与转向无明显相关性;弯道内车速通常存在加速段与减速段;冰雪天气下的车速明显低于设计车速与晴雨天气车速.基于递推计算构建了平曲线路段的车速预测模型,误差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本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