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压力下岩样自电位变化实验的新结果

来源 :地球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oliver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伺服控制双轴加载系统 ,采用阵列式布局的应变、自电位测量方法 ,对岩石样品弹性变形阶段和破坏过程中的应变和自电位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突然加卸载、黏滑和岩样破裂几种特定情况下 ,自电位和应变场均出现了互相关联的脉冲状突然变化 ,且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展布 .尽管有时应力σ值相当高 ,但当应力变化率γ =dσ dt为零 (恒载 )且保持正、负常数 (匀速加、卸载 )时 ,自电位始终没有异常出现 .反之 ,无论γ的增量Δγ为正值或负值 ,当γ突变 ,即对样品进行突然加卸载的时刻则出现了脉冲状自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通过考察全球海洋环流数值模型以及TOPEX Poseidon海洋测高数据 ,得到结论 :1 997 1 998年后的部分J2异常变化可能来自海洋环流变化导致的质量重新分布 ,具体地说是太平洋环
Ruminants(Ruminantia) are among the most successful herbivorous mammals, exhibiting wideranging morph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uch as headgear an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使用冲绳海槽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与资料 ,对横跨大陆边缘—大洋板块的中国东部—冲绳海槽—琉球岛弧地区进行综合研究 .根据地震体波、面波成像结果 ,空间与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