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29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v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7例阑尾炎性包块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施治,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总时间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阑尾炎性包块;头孢曲松钠;奥销唑;中医内服和外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076-01
  阑尾炎性包块为急性阑尾炎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由于阑尾相关急性炎症反应所造成的阑尾周围脓肿、炎性包块。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治疗的阑尾炎性包块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17~74岁,平均(357±31)岁,病程31~75d,平均(46±12)d;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20~75岁,平均(359±36)岁,病程33~74d,平均(44±09)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头孢曲松钠(H20003286,上海新亚药业)(2g/次)+奥硝唑(H20040325,西安万隆制药)(05g/次),静滴,1次/d,治疗疗程为7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内服药和外敷药治疗。内服药方:大黄10g,木香10g,桃仁10g,甘草3g,丹皮15g,赤芍13g,川楝子10g,冬瓜仁20g,蒲公英28g,金银花30g;对于发热恶风者,加败酱草20g和红藤20g;对于脾胃虚弱者,加黄芪16g和炒白术16g;对于肢体酸楚者,加怀牛膝12g和防己12g,水煎服,1剂/d,于早晚分服,治疗疗程为7d。外敷药组方:红藤30g,大黄10g,芒硝10g,赤芍15g,炮山甲6g,白花蛇舌草30g,水蜜调和均匀,均匀外敷在病人右下腹部阑尾周围脓肿处,并用纱布覆盖和胶布固定,换药1次/d,直到消退为止。
  13 疗效评定 治愈:病人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均得到完全缓解,体温、白细胞计数正常,肿块消失;有效:病人的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基本缓解,体温、白细胞计数趋于正常,肿块体积明显缩小;无效:病人上述观察指标没有发生变化[1]。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总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总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阑尾炎性包块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也有部分学者主张行手术切除治疗,但因其阑尾包块解剖结构不明晰,极易引发切口感染、肠漏等并发症。中医学认为阑尾炎性包块属“肠痈”范畴,病人出现寒温失调、气滞血瘀、郁久成痈是其发病原因,气滞血瘀,瘀滞化热是其主要病机,疾病变化发展的关键在热邪轻重、正气盛衰,因此中医治疗该病的原则为清热解毒和攻下散结[2]。本研究中,在西医治疗上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和外敷,其中内服汤剂以大黄、金银花等作为君药,能够起到抗菌消炎和清热解毒的作用;以丹皮、冬瓜仁、蒲公英作为臣药,能够起到活血化瘀和排脓散结的作用;以甘草、川楝子、木香作为佐药,能够起到清热解毒和行气止痛的作用;以桃仁、赤芍作为使药,能够起到活血散结和清热凉血的作用[2]。而中药外敷则以化瘀散结类的各种药物作为组成成分,药物能够透皮入里,直达病灶位。所以在内服、外敷药物的作用下,内外兼治,能够互通有无和取长补短,取得满意疗效。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厚生,徐本文.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303-304.
  [2]张耿杰.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13,21(32):118-119.
  (收稿日期:20141211)
其他文献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松弛导致“倒三角”眼和眉下垂,眉间距变窄,使人的面部缺乏美感。另外,由于良莠不齐的文眉技艺,术者操作技术、经验及熟练程度不同,审美意识不同,所致眉形不佳,眉色过深、过蓝或因上述原因采用洗眉术后瘢痕明显,给求美者留下许多遗憾。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为968例求美者采用切绣一次成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的利多卡因加0.1%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按标记范围线切
【摘 要】 目的:观察沐舒坦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新生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对照组单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雾化吸入给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气喘、咳嗽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的完全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明显优于对照
【摘 要】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蒙药治疗,治疗1个疗程(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片(河北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摘 要】 目的: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出院患者采用地高辛、氢氯噻嗪结合螺内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出院患者作为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地高辛、氢氯噻嗪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摘 要】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发烧、疱疹、神经受累、口腔炎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神经受累时间、口腔
【摘 要】 目的:对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100 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对比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共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