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汉唐昆明池遗址的钻探与试掘简报

来源 :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明池是汉、唐都城长安城郊的一处重要池苑,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细柳镇一带,西户铁路横穿遗址的北部,沣惠渠贴着遗址的南缘流过(图一)。以前对昆明池遗址曾做过考古调查。这次我队受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的委托。于2005年4~9月对遗址进行了考古钻探、试掘和测量,基本究明了遗址的范围、时代、进水渠、出水渠、池内高地以及池岸建筑遗址的分布等情况,并在遗址以北探明了另外两个古代水池——镐池与彪池遗址,取得了一系列考古收获。
其他文献
保利艺术博物馆新藏殷末坂方鼎及西周荣仲方鼎资料近已刊布,二器铭文对研究商代周祭制度、商周历法和相关礼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者于铭文内容已有详考,今不揣谫陋,就鼎铭及相关问题略陈賸义。
吴家大坪遗址是贵州省威宁县境内一处重要的古代遗址。1960年,贵州省博物馆在该遗址东侧陡坡下的中河大河湾冲沟采集到锛、斧等石器。1972年和1981年的调查分别在大河湾和吴家大坪遗址采集到一批陶片和磨制石器,初步断定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95年和2002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钻探,并试掘了3个稻谷坑,同时采集到一批陶器、石器和骨器。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本简报以2004-2005年的发掘资料为主,同时也包括遗址历年调查和试掘中发现的
为了推进中国和瑞典考古学的发展,开辟中瑞考古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瑞典国家遗产委员会考古研究所(Department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Swedish National Heritage Board)共同主办的“中国-瑞典考古学论坛(Sino-Sweden Archaeology Forum)”于2005年9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双方感兴趣的课题和当前考古学的新理论、新方法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会议气氛热烈友好,内容广泛而深刻
交河故城沟西墓地位于故城西侧,与故城隔沟相望,故称沟西墓地。它是故城沟南、北、西三处墓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处。墓地平面略呈长条形,长约4、宽约1.5公里,面积约6平方公里。是故城历代居民的公共墓地之一(图一)。除了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的盗掘外,从30年代至90年代,历经四次考古发掘:1930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发掘200余座墓葬;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观民等先生指导新疆“考古专业人员训练班”实习发掘22座墓葬;1994~1996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日本早稻田大学两次合作发掘13座墓葬,并对墓地
《毘山》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精装本,正文502页,文后有彩色图版176版,定价450元。
木纳尔墓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区东侧,北距312国道400米。南临安乐故城,西依苏公塔。地理坐标为北纬42°56′38″,东经89°13′19″,海拔10米。墓地地处火焰山西端山前洪积的葡萄沟流域,葡萄沟流水穿越墓地,向南流经安乐故城附近后注入艾丁湖(图一)。这次发掘的墓葬分别位于3个洪水、溪流冲刷成的台地上,该墓地地处葡萄地中央,近几年来由于开垦农田、修建葡萄凉房等,墓地不断被侵蚀,大部分墓葬也被盗掘。2004--2005年,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先后三次对3个台地被盗墓葬进行了发掘。墓葬编号以台地为
巴达木墓地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二堡乡巴达木村东,北距哈拉和卓墓地1公里,南距高昌故城4公里,西距阿斯塔那墓地3.5公里,东距吐峪沟乡11公里。墓地位于火焰山南麓冲积地带,地势开阔平坦。博格达山脚下的木头沟、吐峪沟两河流围绕墓地两侧,原来整块大面积的墓地被分割成数十处,墓地现呈不规则的土丘形,高出周围农田(图一)。2004年10月,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对被盗墓葬进行发掘。
在最近揭晓的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评选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出版的《考古》月刊从全院80余种学术刊物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一等奖”。本次评奖活动开始于2005年9月,经过科学、严格的评审程序,初评结果在2005年11月进行了公示。2006年2月2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颁奖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领导出席仪式,宣读授奖决定,向获奖刊物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期刊
汉长安城城墙西南角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三桥镇东刘村北(图一),现存遗址是长安城保存较好的城角之一(图版叁,1)。2002年夏,西安市文物局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管理所对城墙西南角遗址进行保护,为配合该项保护,并究明其形制结构,我队于6月中旬至8月中旬对其进行了考古钻探和试掘(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