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爱传递给孤单的孩子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rjsd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母亲来找我咨询,说他的儿子小苗四年级,不太合群,也看不出情绪波动。他平时喜欢和母亲呆在一起,不喜欢接触父亲,因为觉得和父亲没有什么可以交流的。喜欢玩电脑,而且控制不住自己,小苗自己也觉得没办法。最近有一件棘手的事情:他班上一个男孩子小汪是单亲家庭,朋友非常少,平常比较懒散,连老师也不喜欢这个男孩。可小苗对小汪却是热情有加,小汪教给小苗赛尔号游戏卡牌玩法,影响到了小苗的正常学习。母亲想劝小苗离开小汪,可是小苗认为,小汪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也没有其他的朋友,实在太可怜。这种情况让小苗的母亲非常苦恼,不知道如何是好。
  “孤独”的孩子缺少爱
  恋母、孤僻、网瘾、不自觉、兴趣单一……当这些关键词被提炼出来,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发现这位孩子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缺少爱。
  据这位母亲所言,他们夫妇两个人工作非常忙,经常加班到八九点。孩子大部分时间由爷爷奶奶带着。
  0~6岁的孩子,迫切需要亲子关系的稳固与维护,经常加班不陪伴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存在,当然也就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了。社会上很多的问题,听起来很复杂,很难办,比如孩子的网瘾、早恋、同性恋、出走等,其实都有一个相同的出处,便是他们缺少来自父母的爱。
  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方式的爱。从“看不出情绪波动”“喜欢和母亲呆在一起”“小苗自己也觉得没有办法”“用陪伴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几方面来判断,小苗是一个安全感很差、很纠结、很自责同时又不容易自控的人。他很需要陪伴,喜欢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互动。人都有一个“爱的缺陷”,总是用自己觉得好的方式去表达对别人的爱,也不问别人是否需要这份沉甸甸的爱。我们从案例中小男孩“示好”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希望陪伴朋友,因为他最需要别人的“陪伴”。
  把爱传递给孤单的孩子
  结合这个孩子的表现,我给孩子的母亲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他。
  多陪伴孩子
  既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有过一段亲子交往的空白时间,那么就请用最快的时间弥补它。这个家长很希望孩子能够独立,但首先要明白独立建立在安全感与自信心的基础上,家长的陪伴恰好可以满足孩子这种需求。
  用陪伴与示范的方式进行亲子活动
  案例中的孩子需要家长与他进行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陪伴”。
  家务劳动:家务劳动是一种促进亲子关系、培养良好习惯的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表现出对家务劳动的积极性,不做出逃避或反感的举动,家庭氛围也会更加和谐。但与孩子一起进行家务劳动不必强求,不如在吃晚饭之后说一句:亲爱的宝贝,我们一起去洗碗喽!
  家庭会议: 买车、买房、买玩具、上兴趣班……很多话题都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当我们非常正式的坐好并与之交谈时,孩子们也会珍惜民主发言的机会,非常认真地跟你说出他的想法。这种参与可以让孩子获得家庭归属感和自信心,更锻炼了他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亲子运动:孩子喜欢和家长在一起,只要让他参与进来,孩子肯定会无比的快乐。亲子运动的目标不是简单的锻炼身体,如何遵守秩序,如何面对挫折与胜利,都是题中之义。
  通过体验,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孤单的孩子很多时候存在“兴趣狭窄”的问题。所以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过多地关注知识的获取,而应该关注多方面的体验。比如滑滑雪、听听音乐会、体验马术、玩玩高尔夫等等,让孩子多见识,主要是为了激发他们多角度的思考,当然也是为了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与人交流的话题,并最终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多与有经验的人见面,拓宽视野
  6岁之后,家长要着意为孩子搭建各种潜能发挥的舞台,让孩子了解世界的多元性与联系性。比如多与各领域有经验的人见面交流,让孩子有更多的认识与思考,毕竟人都是爱听故事,不爱听道理的。
  (勇赫:《孩子独立“靠”父母》作者,阅读推广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其他文献
一个高三学生因为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家长斥责两句,就从高楼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我们为这个孩子孱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唏嘘短叹的时候,不由地思考,为什么这样令人扼腕痛惜的事件屡屡发生,甚至这种行为还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  幡然醒悟,是我们过多重视孩子学业成绩而忽视其精神世界的建设。古语说:人有三件宝,“精、气、神”,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都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有勇气去应付生活中那些不
童话通常以象征的语言表达出我们长久积累和沉淀的经验,通过童话干预心理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下面,我想和大家聊聊如何通过童话教孩子正确处理“羡慕嫉妒恨”的情绪。  “羡慕嫉妒恨”是一个网络名词。其实孩子们也常常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有的孩子常抱怨老师和同学;有同学跟我提到只要有点新奇的东西就会被别有用心的同学破坏;还有家长告诉我说:“我的孩子不希望好朋友考得比她好,希望学习好的同学考试的时候生
三班的班主任今天有事请假,委托我临时帮她照看一下班级。谁知下午刚到学校,校长就通知我到他的办公室,说三班的一位家长一会儿要来学校,因为她的女儿被班里的一位男生在放学路上扇了一个耳光,女孩到家后说耳朵非常疼痛,带她到医院照彩超发现耳膜充血,差一点儿就穿孔了,这位家长非常气愤,要到学校给孩子讨个说法。  一个班的同学,有什么深仇大恨下得了这样的狠手?我赶紧到学校门口迎接这位家长,把她迎到了学校的接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