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亲环素D在大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海马亲环素D(CypD)在大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作用。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3~4月龄,体重300~4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组)、脓毒症+亲环素D抑制剂环孢素A组(CsA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模型,CsA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环孢素A 6 mg/kg。于造模后第4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行为学测试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细胞色素c(Cyt c)、CypD、caspase-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磷酸化蛋白激酶A(p-PKA)和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

结果

与Sham组比较,S组和CsA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时间缩短,海马Cyt c、CypD、caspase-3、p-PKA和p-CREB表达上调,BDNF表达下调(P<0.05);与S组比较,CsA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空间探索时间延长,海马Cyt c、CypD、caspase-3、p-PKA和p-CREB表达下调,BDNF表达上调(P<0.05)。

结论

海马CypD可能参与了大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其下游机制可能与促进PKA/CRE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人格因素对老年患者胃肠外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胃肠手术的老年患者58例,性别不限,年龄65~7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术前1 d对患者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P量表评分<50分,采用2×2两因素析因设计,试验因素为性格内向或外向(因素A)、神经稳定性(因素B),A1和A2分别为性格内向(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E量表评分<50分)和性格外向
目的评价含甲磺酸去铁胺低温保存液保护大鼠心脏的效果。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300~350 g。制备成功的离体心脏32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6):对照组(C组)和甲磺酸去铁胺组(DFO组)。C组将离体心脏置于4 ℃ HTK保存液中保存6 h;DFO组将甲磺酸去铁胺加入HTK保存液(甲磺酸去铁胺浓度为100 μmol/L)中保存6 h。于冷保存6 h时测定保存液肌酸激酶和乳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对体外循环(CPB)瓣膜置换术患者肝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二尖瓣置换术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26例,年龄30~64岁,体重50~90 kg,性别不限,NYHA分级Ⅱ或Ⅲ级,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3):尼卡地平组(P组)和对照组(C组)。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肝静脉血流指标。P组于CPB即刻静脉输注尼卡地平0.2~0.5 μg·kg-1·min-1,并
目的保温箱是稳定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LBW)的常规措施。以前的研究表明,在过渡期肌肤接触比保温箱更有利于生理指标的稳定。该研究应用更大的样本重复上次研究。方法随机对照研究LBW(1 500~2 500 g),出生时随机分为两组,50例行常规护理,50例行肌肤接触,稳定评估采用早产儿心肺系统评分法(stability of cardio-respiratory syste
期刊
目的评价呼气末正压(PEEP)对保护性通气下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30~64岁,体重指数16~29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PEEP组(P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至气腹开始前行间歇正压通气,设定潮气量8 ml/kg,通气频率12次/min,吸呼比1∶2,吸入
生酮饮食用于癫治疗已达90年之久,引进我国也已10余年。生酮饮食临床疗效已得到一致认可,但其抗癫机制至今仍不明确。该文从离子通道、神经递质、神经保护、腺苷及mTOR通路、免疫因素的角度来阐述其可能的抗癫机制。
目的评价辩证选穴针刺对腹部非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拟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加胆管探查术患者1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中医辩证为脾气虚。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n=40):对照组(C组)、常规选穴针刺组(CA组)、辩证选穴针刺组(SA组)和非穴位针刺组(NA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CA组、SA组和NA组行针刺干预。
目的探讨持续性术后痛大鼠脊髓背角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200~250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8):假手术组(S组)和持续性术后痛组(PPP组)。采用皮肤/肌肉切开和牵拉法建立大鼠持续性术后痛模型。于术前1 d及术后1、3、7、14和21 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于上述时点MWT测定结束后随机取8只大鼠,处死后采用Western bl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