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腹内压升高对急性胃肠损伤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ul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CO2气腹压力升高对急性胃肠损伤(AGI)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66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通过随机数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10 mmHg (1 mmHg= 0.133 kPa)组、12 mmHg组和15 mmHg组。3组患者术中CO2气腹压力分别设定为10 mmHg、12 mmHg和15 mmHg。主要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检测患者IL-6及TNF-α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 Qn)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66例,3组各22例。研究过程中11例患者退出(10 mmHg组3例、12 mmHg组3例、15 mmHg组5例)。3组患者术后6 h内拔除鼻胃管的患者分别为19、18、14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55 , P> 0. 05)。3组患者中分别有0、1、2例发生术后非AGI早期腹腔内并发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5. 82, P>0. 05),且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无短期内再手术。15例患者出现AGI,其中AGIⅠ级8例,AGI Ⅱ级7例。10 mmHg组、12 mmHg组、15 mmHg组患者AGI发生比例分别6/ 19、3/ 19、6/ 17, AGI严重程度AGIⅠ、Ⅱ级分别为2例和4例、2例和1例、4例和2例,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 04 ,2. 00 , P>0. 05)。10 mmHg组、12 mmHg组、15 mmHg组患者术后肠麻痹发生比例分别为4/ 19、3/ 19、4/ 17,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37±25) h、(26±16) h、(33±12) h,首次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分别为31. 3 h (16. 8 h, 45. 6 h)、40. 8 h (20. 9 h, 64. 5 h)、31. 9 h (20. 8 h, 51. 0 h),耐受半流质饮食时间分别为142. 3 h (118. 9 h, 144. 9 h)、137. 4 h (118. 7 h, 143. 4 h)、139. 5 h (119. 1 h, 145. 5 h),术后呕吐各1例,术后腹泻分别为5、3、 4例,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 d (8 d, 9 d)、8 d (8 d, 9 d)、8 d (8 d, 10 d),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 46, F=1. 64,χ2=1. 22, 1. 27, 0. 01, 0. 76, 0. 90, P>0. 05)。10 mmHg组、12 mmHg组、15 mmHg组患者术前血清IL-6水平分别为2. 0 ng/ L (2. 0 ng/ L, 2. 7 ng/ L)、2. 8 ng/ L (2. 0 ng/ L, 5. 9 ng/ L)、2.1 ng/ L (2. 0 ng/ L, 3. 0 ng/ L),术后1 d血清IL-6水平分别为分别为10. 7 ng/ L (7. 5 ng/ L, 17. 7 ng/ L)、11. 3 ng/ L (5. 4 ng/ L, 14. 5 ng/ L)、9. 4 ng/ L (6.7 ng/ L,18. 2 ng/ L),各组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 93, -3. 46,-4. 12, P<0. 05);但3组患者术后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43, P>0. 05)。3组患者IL-6水平增加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 65, P>0. 05)。10 mmHg组、12 mmHg组、 15 mmHg组患者术前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9. 5 ng/ L (7.4 ng/ L,10. 7 ng/ L)、9.4 ng/ L (8.5 ng/ L, 13. 4 ng/ L)、8. 5 ng/ L (7. 8 ng/ L, 9. 5 ng/ L),术后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9. 0 ng/ L (8. 5 ng/ L, 12. 5 ng/ L)、10. 3 ng/ L (7. 8 ng/ L, 12. 0 ng/ L)、8. 2 ng/ L (6. 4 ng/ L, 12. 2 ng/ L),各组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1. 10,-0. 02,-0. 68, P>0. 05);3组患者术后血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 61, P>0. 05)。11例发生术后肠麻痹患者术后血清IL-6水平为10. 7 ng/ L (6. 8, 14. 7 ng/ L),44例未发生肠麻痹患者血清IL-6水平为10.6 ng/ L (6. 9 ng/ L,18.1 ng/ 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 -0. 03, P>0. 05)。

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后AGI的发生与术中腹内压力升高无关。临床试验注册: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为ChiCTR-TRC-13003292。

其他文献
分级诊疗是我国城市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文章从综合性三级医院的角度探讨分级诊疗政策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分析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为分级诊疗政策的细化提出一些建议。
报道一例以发作性咽部异物感为表现且无明显ST–T改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作期心电图无明显ST–T改变,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处重度狭窄病变,经支架植入后患者症状缓解。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3年对提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联合达标率的管理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7月崔各庄社区参加北京社区糖尿病管理研究资料完整的37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其中196例为单纯糖尿病者(单纯糖尿病组)、180例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两组基线年龄、性别构成、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脑卒中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有血脂异常史者占41.7
分析和田地区人民医院2014年收治的1例利福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及国内万方医学数据库内近5年报道的21例类似患者的临床特点。本例患者既往有利福平用药史,再次服药后出现ARF,伴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治疗好转后出院。文献报道中19例既往有口服利福平用药史,停药治疗后19例患者肾功能恢复,1例进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亡。提示利福平导致ARF常见于再次用药者,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及时
目的研究中西医快速康复技术(fast–track surgery,FT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LC的150例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方法处理,西医组行西医FTS方法处理,中西医组行中西医FTS方法处理。分别评价3组
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分级诊疗将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全科医生在分级诊疗推行、实施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文章从全科医生工作性质、特点等方面探讨全科医生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应具备的能力,提出全科医生应以分级诊疗为契机,提升自我能力,实现自身价值。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营养不良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胆肠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60例营养不良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ERAS组采用ERAS围术期处理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案。两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方式均采用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建议根据分期的不同来选择早期胃癌的治疗策略。早期胃癌的治疗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对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精确评估关系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目前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方法主要有:根据临床病理学因素评估、根据影像学和分子标志物评估以及前哨淋巴结示踪活组织检查技术。对于适合内镜下黏膜下层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建议使用二步法来管理;对于EMR或E
目的探讨肝胆胰外科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RAS)实施的临床价值和影响ERAS实施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433例行中大型手术(肝脏或胰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16例采用ERAS围术期处理方案患者设为ERAS组,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17例采用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案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