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科生导师制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那里的新生入学注册后,学校即刻指派一名老师,负责对他在大学阶段的全程指导。几百年来,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备受推崇,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样板。在我国,导师制习惯上用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2002年9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针对学分制实施后,高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将导师制正式引入本科生教育。此后,随着学分制的普及,我国各层次、各类型的许多高校相继推出导师制。
  
  一、配合学分制,实施导师制十分必要
  
  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举扩招,短短几年,我国的本科生教育就实现了大众化的跨越。然而,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都有一个阈值,不顾自身固有条件限制的急剧膨胀,必然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滑坡。在这样一种现实背景之下,怎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整个社会对人才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需求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而深刻的课题。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呼唤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学分制于是应运而生。然而,学分制带来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以及她表现出的宽松、灵活,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和空间,让刚从应试教育走入大学的新生无所适从。因此,配合学分制,实施导师制十分必要。
  
  二、大学门槛降低后在校大学生的情况
  
  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加之取消对考生年龄和婚否的限制,公民的受教育权在纵向、横向上不断扩展延伸,许多以前不能进入大学的人都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校的大学生情况与前几年相比已有很大不同:
  1.教育的对象从精英转为大众。学生来源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当红的演艺明星、退役的运动员、助学形式安置的退伍士兵、保送生、国防生、第二学士学位生、少数民族预科班、艺术特长生、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组成复杂,层次参差不齐。同一所大学或同一个专业的同学之间,高考录取分数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几十分甚至更多。这个差异除了反映学生的智商、学习动机和知识技能,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行为产生一定的作用。同时,年龄分段的多层次性,成长环境、社会背景呈现的复杂性,素质状况的多样性又造成了大学生价值取向、文化修养、认知方式、志趣追求的差异,使得他们的人物个性更加分明。
  2.学生学习上缺乏个性。中国的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填鸭式教育,实行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地记录和接受。中央虽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一些固有的制度机制,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灌输式教学仍然在我们的教育阵地大行其道,且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人被格式化、工具化了,思维、语言、个性被一概抹平,培养出来的学生差不多是一个模子,听话,服从,没有灵气,创新潜能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地被消磨直至泯灭。
  3.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当代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离开父母的怀抱,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大学校园。环境、学习、生活的改变,人际交往的不适应,需要独自处理的实际问题,与他们先前怀有的美好理想和憧憬产生强烈反差。由于没有了亲人的庇护,他们内心的情感得不到宣泄,极易引发一些心理不良反应。
  4.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热情不高。据了解,三分之二在校生的大学志愿由家长或学校包办填写,有的出于就业因素,有的是望文生义,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是跟着感觉走,还有一些只是为了被录取,少有尊重学生本人意愿,重视学生潜能发展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才发觉所读专业不对“胃口”,并非自己的所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内心的困惑和迷茫,心理的不安和痛苦,导致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动力不足,甚至产生逆反,即便有能力也不愿好好学。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外在约束力骤然减小,许多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三、导师制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按照我国目前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学校教师划成两块,一块是政治辅导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的思想;另一块是专业师资队伍,专门负责传授科学知识。两条管理渠道互不相交。实行学分制后,传统按班级管理的模式受到很大冲击,学生的年级、班级概念逐渐淡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脱节的现象愈发突出。学生们在思想、学习、心理、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单靠辅导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高校实行导师制,就是要从制度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不但要授业、解惑,更要履行传道的职责。所谓教书育人。导师要抓住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中的每一个环节,为他们提供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和生活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思想引导。实行导师制,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通道。导师的言传身教是活的德育教科书,对学生做人、做事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教师的良好师德和人格形象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道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师生间的平等沟通,缩短了双方的心灵距离,密切了彼此间的信任关系。通过情感交流,导师了解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个性特点,也摸清了他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和价值追求,由此,可以立足差异,因材施教。
  2.学习指导。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学习自主权,但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依赖老师,反而茫然不知所措。导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除了教,还要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启发、引导他们学会、会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根据社会需要、自身的知识结构及兴趣特点,正确地评判自己,扬长避短,合理定位,主动发展;做学生的专业引路人,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理性地认识所学专业,激发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确立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适应学分制,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地选修课程,减少选课的随意、盲目和片面;对学生辅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双学位学习计划、考级、考证、报考研究生中遇到问题提供咨询、予以建议;安排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适当地参与课题研究,训练他们的科研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按照社会的需要,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观教育,指导学生择业,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人生发展目标。
  3.心理疏导。大学是人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身心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个阶段,一个良师益友适时、恰当的关怀与引导会让学子们终身受益。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初衷也在于此。导师制增强了教师使命感和责任感,给了教师们贴近学生,倾听他们所思所想,认清他们心理的机会。导师丰厚的人生阅历、丰富的治学经验有助于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克服心理障碍,化解心灵困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精神,敢于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促进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
  4.生活辅导。上大学前,许多学生都过着饭来张口、茶来伸手的日子,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上了大学,没了依赖,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全得由自己亲自打理,部分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导师应关心爱护学生,通过课堂、座谈会、联谊等活动宣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帮助学生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尽快地融入大学生活。
  
  四、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可见,在本科生阶段实行导师制,可以弥补学校生源质量的不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的多元性,贯彻学分制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人才培养多样化、质量标准多样化、个性发展多样化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成人与成才提供平台。
  作为学分制的配套措施,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毋庸质疑;然而,作为近年来高教改革的一种创新与尝试,导师制从理论到实践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1.扩招带来的低师生比。高校办学规模的数倍扩张,造成各校教学资源的极度匮乏,其中,师资短缺问题尤为严重。目前我国高校的师生比平均约为1:17,某些学校某些热门专业师生比更低。导师指导的人数过多,鞭长莫及,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导师到位、切实的帮助。
  2.导师负担过重。教师除了本职工作——课堂教学外,还需搞科研,写论文。一些身为教授、副教授的教师,还要带博、带硕,外出开会,再要承担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很难予以顾及。加上现在的多校区管理,制约了部分导师与所指导学生的见面联系。导师不能履行职责,导师制流于形式在所难免。
  3.导师制的制度不健全。虽然各高校在导师制的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导师制是一个新生儿,国内没有现成的标准模式,各校也缺乏足够的成熟经验。导师的基本职责、任务、考核办法、应享受的待遇以及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因为种种原因大都落不到实处。教师做多做少、做与不做没有太大的约束。客观上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与发展。
  
  五、强化导师制建设的主要对策
  
  实行导师制,是强化本科教育必不可少的措施。虽有困难和阻力,但必须克服。只要采取相应对策,导师制的作用一定得到充分发挥。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充实教学资源,重点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选派那些具有良好师德、思想素质高,有奉献精神、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专职教学人员担任导师。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低师生比,各校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返聘一批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的离退休老教师发挥余热;聘请校外科研、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为毕业班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以及择业、就业提供指导;挑选专业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或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协助导师工作。以这种方式作为学校一定时期内师资力量的有效补充,使得众多的大学生都能得到导师的直接指导。
  2.加强导师队伍的管理和考核,建立导师评价和激励机制。结合人事制度改革,成立校、系两级管理机构,制定导师制具体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考评办法。通过学生评教、导师自评和教学职能部门评估的方式,将综合评定结果纳入学校教职工的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职称晋升、评优评奖、进修提高、岗位聘任挂钩。从机制上保证导师制的顺利实行。
  3.实行导师津贴制。在学校经费或校长基金中拨出一部分资金来资助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将教师指导本科生的任务纳入学校人事处统一的工作量考核范畴,按照规定把导师所带学生数量折算成课时,与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一样计入教师的年度工作量。超出工作量的部分,给予高数额的补贴。
其他文献
高等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而教师是学校的核心力量,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因此,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教师实行科学的管理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激励教师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流行于西方企业的管理方法。绩效,一般是指 “成
培养与造就富有创新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战略举措。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因此,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只有坚持教育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创新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传承教育而言的。它要求在系统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思维训练以及方法培养和技
众所周知,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超乎想象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弊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上来看,负面影响尤为严重,网络技术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从伦理的角度而言,它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与传统交往方式相对照,网络交往具有以下一些新的特征:首先,网络交往是一种注重内涵的交往方式,它提升了人际交往的层次,即关注的是交往的内容,而不是其表
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之中,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为文化所塑造。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义的概念,但无论文化概念有多复杂,文化总离不开人的存在。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存在于高校中,同高校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杨振宁曾说过,如果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二十就是一流,这话不假。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没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大学还不可能是一流。这充分显示出学者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人文关怀精神。诚然,在高校人力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对学生的语言错误进行即时纠正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学生书面反馈等方式未了解学生对课堂纠错的需求和认识,并针
英语中单个过去分词作前置定语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有一些单个过去分词不能直接做前置定语。本文以应用实例的形式,对于做前置定语的过去分词的使用场景做了界定,力图对前
本文根据Talmy的注意力窗口化理论对汉语和韩国语中的移动动词“■”、“■”和“来”、“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韩国语比汉语的移动动词路径窗口化程度更高,这一特征在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为提高效率,政府部门裁减冗员,企业实行下岗分流。一时间,似乎只有减员才能增效。自1983年以来,城镇下岗职工激增,时至今日,仍有部分国有企业在岗职工担心下岗命运是否会波及自身。下岗与再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会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成为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改革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贵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
WTO既为中国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众多不可避免的挑战。面对金融体系现状和今后的发展道路,加强监管势在必行。在2002年2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加强监管
一、问题的提出    “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还存在很多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如大学生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其中“上学难”主要是由“上学贵”引发。据2004年3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中心作过的一次关于高校收费问题的调查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