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报告起草组成员张卓元:改革要啃硬骨头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yu0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起草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就十八届三中全会时代中国市场化改革方向发表了有关“改革下一步”的主旨演讲,他阐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改革方面的重要意义,回顾以往三中全会改革措施推进中遭遇的阻滞,前瞻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下一步的重点,并指出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他表示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的推进将触犯既得利益者利益,要求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建立强势党中央,根据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基层经验总结推进改革深化。
  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因为“要啃硬骨头”
  张卓元表示:“我个人体会,就是我们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有一些改革或者是很多改革都要触及既得利益的群体,要走利益的调整。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中央的有力推进,由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而且这个小组是在党中央的层面上成立的,那么,这个改革是不太容易推进的。因为习总书记讲到了改革进入深水区。肯定不同。我体会什么叫做啃硬骨头?因为它每一项改革可能都要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的群体。如果没有上面强有力的推进改革很难迈步。”
  关于既得利益者在改革中扮演的角色,很多学者都有不同观点,著名经济学者陈志武认为既得利益集团因为固有利益不可能推动改革。而随着改革的深化,对于既得利益者的“改造”也成为学者的思辨的焦点。北大经济学教授张维迎认为既得利益者不但可以转变为改革者,而且只有转变为改革者,中国改革才有希望。
  有关这一问题,张卓元表示,既得利益者如果利益被侵犯,肯定会不高兴。是不是一定成为改革的阻碍,要看两方面,一方面既得利益者利益会受损,另一方面,可能他也会从改革中受益。所以要综合看哪一方面影响更大。如果利益受损严重,可能就是阻碍了。
  此前,张卓元也多次呼吁“抓改革不能怕得罪人,要落实改革真义”。因为很多千部认为好像抓改革要得罪人,特别是得罪一些既得利益群体,所以不太愿意去得罪人。这种惯性不打破,也很难让改革深入一步。
  改革路径的设计要顶层设计推进、基层经验落实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既要注重顶层设計。又要“摸着石头过河”注重基层经验的总结。有关顶层设计与基层经验在改革过程中的体现,“改革派”学者各有主张,著名经济学者华生认为,从动力的角度来说,底层是非常重要的,是基础。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改革都是问题逼出来的。如果世上本无事,谁改革也改不了。这是改革的动力和压力,下面的动力对上面造成了压力,这就推动了改革。而这种“问题倒逼式”改革模式也往往受到各方诟病。
  张卓元对此表示:“改革路径应该是顶层设计与基层经验二者结合。比如上海自贸区就积累了自身经验,光靠顶层设计不行。也要积累自己的经验。上海自贸区要搞负面清单就是顶层设计,具体如何落实就要看基层的经验。”
  在张卓元看来,上海自贸区中的“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就是典型的“顶层设计与基层经验”结合的成果。“上海自由自贸区,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这个改革决定还没有正式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推行了。而且在这里,开始也是试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大家也知道,这是我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投资准入方面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也是一个公平竞争环境里最重要的一条。”
  而针对各方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能否落到实处的担忧,张卓元表示这届政府决心很大,比如税制改革方面久拖不决的房产税立法已进入落地前的实质性准备阶段,“应该不是说说而已”。
  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作为十四大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亲历者,张卓元评价称,“要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关键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这将是经济体制改革下一步的重点。”
  “为什么要提出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来代替我们已经用了21年的基础性作用,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些年来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审批太多。一些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倾向也很严重。另外一方面是政府应尽的职能,比如说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这方面做得不到位。”张卓元指出政府存在“一方面手伸得太长,一方面退缩”的乱象。
  他表示。今后包括要重塑市场的力量,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换是首位。“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是要减少审批。不要过多地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地方政府不要直接去配置资源太多,把GDP增速最大化作为全部工作最主要的目标。而是应该像《决定》所说的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是搞好宏观调控,给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地方政府主要做四条:一个公共服务,一个市场监管,一个社会管理,还有一个保护环境。这次《决定》把保护环境列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职能,这也是与时俱进。”
  张卓元还表示,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要建立强势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深化。
  反腐力度在加大
  有关新一届政府的反腐决心。张卓元充满信心:“反腐方面力度在加大,反对四风现在看来不是一阵风而是要长期反下去。提倡节俭,反对奢靡之风。我参加过好多次中央文件的起草,每一次中央文件起草结束后,中央领导都要请我们起草组的成员吃一次饭,表示感谢。这一次取消了。这是中央带头勤俭。包括我们现在吃饭也改为自助餐。这些说明我们在起草《决定》过程中,《决定》里提出的要改革的东西就已经在推进了。现在中央反腐力度加大,反四风,包括群众路线教育,提倡节俭等等,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中央的权威,非常有利于改革的推进。可以想象,我们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落实改革举措,不像过去那样经常会碰到很大的抵触,应该说阻碍的力量在减少。”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