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夏文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方式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sansa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西夏文是西夏王朝创制和使用的一种文字。西夏大庆年间(公元一○三六——一○三七年),统治者李元昊命令他的宠臣野利仁荣创制了西夏字。西夏字产生之后,被定为“国书”,在官方文书中使用。宋景祐四年冬(公元一○三七年),西夏设立蕃汉二字院以教授蕃(即指西夏文)汉文字。《西夏书事》云:“元昊既制蕃书,尊为国字,凡国中艺文诰牒,尽易蕃书,于是立蕃字、汉字二院。汉习正、草,蕃兼篆、隶。”当时,用西夏文翻译了不少汉文典籍以为西夏人诵习之用,如《孝经》、《尔雅》、《贞观政要》等。西夏著名学者斡道冲还曾以西夏文写了《论语小义》和《周易卜筮断》等书。
其他文献
都市文化与通俗文艺曾有历史因缘。在当代现代化进程中,都市化导致个性与自由的受压抑和个体对自由的追求;这种追求有时表现为“梦”。通俗文艺就是给都市人制造的一个梦。它具有商业性、消遣娱乐的一次性、流行转换性和非个性化、非作者化倾向。在中国它还渗透着浓厚的道德训谕因素。要认识到通俗文艺在文化整体格局中的价值和意义,要重视对通俗文艺的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巨核细胞、血小板计数和形态学变化状况,评价CRF对巨核系统造血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134例CRF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代
孙中山和章太炎都吸取了西方自然科学的成果,并结合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进化论思想。本文试从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两大部分来比较孙中山和章太炎的进化论思
2010年以来,凤县人大常委会把改善民生工程,提高群众幸福感,作为县人大常委会履职的有力抓手,针对县政府提出的"人人共享十大幸福工程",从中确定了三个调研议题,高度关注民生事
<正> 1854年7月,在太平天国的直接影响和推动下,广东天地会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起义,并迅速发展到广西以及五岭南北的广大地区。起义军自称“洪兵”,建立了大成国和其他一些农民革命政权。这场起义从爆发到1864年最后失败,前后坚持了十一年之久,成为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遍布全
<正> 广东省教育学会于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五日召开许崇清教育思想学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师范学院和教育研究单位的教育学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大家一致认为,许崇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进步教育家、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家。过去,我们对他的学术思想成果宣传和研究都很不够,今后广东省教育界尤其应当大力
光学实验中,一般用分光计测定光栅常数。但考虑到教学和实验操作的需要,本文除了通过分光计测定光栅常数,还采用了两种操作比较简单的、观察比较直接的方法测定:(1)利用半导体激光
目的探讨6h快速检测法、PCR检测法、血清抗体检测法在肺炎支原体(M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呼吸科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次日咽拭子
职工体育的本质在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组织作用。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三个历史时期职工体育发展的回顾,得出结论:职工体育在这30
<正> 诞生于“五四”前夕的我国新诗,迄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对于新诗发展各个阶段的流派、社团、诗人、诗作,不少论者曾多方面进行过探讨,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有一些问题,或鲜为人谈及,或被搁置一旁,或囿于传统说法,失之谬误。这些问题,也许并不重大,但对全面、准确地了解现代诗歌发展的历史,中肯地评价诗人及其作品,却不无影响。本文试就其中若干问题,分别进行扼要的论述、分析、考订。乖舛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