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机械制图》课程的难点是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在复杂的立体转化为平面和平面转化为立体的空间认识、思维活动中,大多数的学生都存在不适应的情况。识读三视图是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关键。为使学生掌握识读三视图这一内容,重点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好课程的信心,从直观教学、掌握读图方法、强化练习等几个方面分析引导学生识读三视图。
关键词: 激发学习兴趣;直观教学;强化练习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110181-01
《机械制图》课是当前职业技术学校师生普遍反应较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经常要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读图能力。而要识读零件图或装配图则必须要学会如何识读三视图。对大多学生来说,识读三视图并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解决好这一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更好地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识图绘图能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1 培养学生学习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由于《机械制图》课比较难学,许多学生在学习它之前就有畏难的思想,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学好这门课的信心,这对《机械制图》课的成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们认识到,学好《机械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甚至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是一名数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要反复进行加工和整理,充分把握好重点和难点,运用直观、生动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和解决问题,并且跟学生穿插讲述数控技术在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和军事方面的应用,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坚定学好课程的信心。
2 进行直观教学,建立空间概念
在制图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实物教学来引导学生,运用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大脑中得到深刻的印象,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解三投影面体系时利用教室右前角的两个墙面和地面作为三个投影面、三个墙角线作为三根投影轴;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将课本翻成90°并放在课桌上也可形成三投影面体系,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加形象的建立起三投影面体系的空间概念。在讲解基本体的投影时,利用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圆球等基本体的模型,重点强调主视图是“从前向后”看得到的,俯视图是“从上向下”看得到的,左视图是“从左向右”看得到的,并引导学生展开“投影面”,从而形成“三视图”,并搞清楚主、俯、左三视图的位置关系,通过进一步观察模型,让学生在三视图中找到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起投影法和投影面体系的概念。
3 掌握有效的识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识读三视图是由“平面图形到空间立体”思维过程,所以在识读三视图时必须掌握有效的识读图方法和步骤。我运用形体分析法和面性分析法,来讲述有关知识,并加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可以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运用幻灯片动画演示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以及三视图的画法和三视图中“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这样可以使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楚的或难于讲清楚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视图变得更加直观,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 强化练习、提高识图速度
要准确而快速地读图,除了掌握有效的读图方法和步骤外,必要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听懂课程内容并不难,但要想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培养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则需通过一定的绘图与读图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教学活动中,我针对各教学难点让学生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练习,使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能更好的掌握《机械制图》这门课。
总之识图是一个综合思维的过程,它需要把基本知识和各种读图方法和技巧进行结合并加以应用。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课程的信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教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们多看、多记、多想、多练,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他们读图的能力、速度和准确性。通过不断的动手、动脑练习,学生一定能熟练而又准确的识读三视图。
关键词: 激发学习兴趣;直观教学;强化练习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110181-01
《机械制图》课是当前职业技术学校师生普遍反应较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经常要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读图能力。而要识读零件图或装配图则必须要学会如何识读三视图。对大多学生来说,识读三视图并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解决好这一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更好地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识图绘图能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1 培养学生学习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由于《机械制图》课比较难学,许多学生在学习它之前就有畏难的思想,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学好这门课的信心,这对《机械制图》课的成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们认识到,学好《机械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甚至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是一名数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要反复进行加工和整理,充分把握好重点和难点,运用直观、生动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和解决问题,并且跟学生穿插讲述数控技术在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和军事方面的应用,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坚定学好课程的信心。
2 进行直观教学,建立空间概念
在制图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实物教学来引导学生,运用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大脑中得到深刻的印象,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解三投影面体系时利用教室右前角的两个墙面和地面作为三个投影面、三个墙角线作为三根投影轴;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将课本翻成90°并放在课桌上也可形成三投影面体系,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加形象的建立起三投影面体系的空间概念。在讲解基本体的投影时,利用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圆球等基本体的模型,重点强调主视图是“从前向后”看得到的,俯视图是“从上向下”看得到的,左视图是“从左向右”看得到的,并引导学生展开“投影面”,从而形成“三视图”,并搞清楚主、俯、左三视图的位置关系,通过进一步观察模型,让学生在三视图中找到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起投影法和投影面体系的概念。
3 掌握有效的识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识读三视图是由“平面图形到空间立体”思维过程,所以在识读三视图时必须掌握有效的识读图方法和步骤。我运用形体分析法和面性分析法,来讲述有关知识,并加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可以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运用幻灯片动画演示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以及三视图的画法和三视图中“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这样可以使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楚的或难于讲清楚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视图变得更加直观,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 强化练习、提高识图速度
要准确而快速地读图,除了掌握有效的读图方法和步骤外,必要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听懂课程内容并不难,但要想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培养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则需通过一定的绘图与读图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教学活动中,我针对各教学难点让学生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练习,使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能更好的掌握《机械制图》这门课。
总之识图是一个综合思维的过程,它需要把基本知识和各种读图方法和技巧进行结合并加以应用。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课程的信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教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们多看、多记、多想、多练,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他们读图的能力、速度和准确性。通过不断的动手、动脑练习,学生一定能熟练而又准确的识读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