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db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力补充,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强度适中等特点,深受孩子的喜爱。
  【关键词】幼儿;体育;效果
  幼儿园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力补充,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强度适中等特点,深受孩子的喜爱,在新形式下如何运用新的思想与理念,在大课间活动上作文章,有效的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孩子的终身体育,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 大课间体育活动发展概述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幼儿园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幼儿紧张的一日生活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2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
  目前,幼儿园在孩子总体培养目标上,仍以文化知识的传授为中心,挤占体育活动时间的现象非常普遍,幼儿的业余活动也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场地、器材、经费、时间、领导重视等五个基本条件也是制约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另外,体育活动组织不当,设置的活动项目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这也会影响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去改正、探索、研究,找出一些适应于时代发展、适应于孩子发展的教学训练手段。
  3 目前我国课间操组织形式
  从调查掌握的资料及相关报道来看,目前我国课间操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部分幼儿园仍然采用传统的课间操形式即课间操仅做一套部颁广播操,另部分幼儿园已开始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
  大课间幼儿可选择的内容多,活动空间大,自主性强。同时又注意到了他们的身体条件的差异来安排与确定活动的内容,让他感受到锻炼身体的乐趣,享受成功。真正体现了区别对待而又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一个幼儿受益,得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4 如何组织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
  4.1 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选取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内容要比原来的课间操丰富活泼,形式多样。如: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毽子、象棋、书画、舞蹈等活动,组织时可采用分操、合操、任意操等多种组合形式,突破以往“做操”的局限,打破过去全园同做一套操的模式,提高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2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
  组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1)首先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2)要贯彻幼儿园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3)要激发幼儿运动兴趣,培养幼儿终身体育意识;(4)要以幼儿为中心,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5)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幼儿受益。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勇于展现、富有情趣,要体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大课间体育活动吸纳了一些现代健美操、健身操及某些特色体育项目,形成了活动丰富新颖,动作舒展健美,配以磅礴激昂、优美抒情的音乐,培养幼儿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4.3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学校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它是一种学校课程,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幼儿身心健康的重任,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代替的。
  它是一种体育生活,幼儿园不仅是孩子学习之地,更是生活之所,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幼儿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也是幼儿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重要时期。
  4.4 大课间管理的建议
  幼儿园领导亲自挂帅,首先要得到园领导的重视,把大课间列入幼儿园的工作计划,园长亲自挂帅,主要领导到活动地点,亲自参与活动,提高全园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
  4.5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要求
  幼儿园领导重视。园长亲自领导课间活动管理小组,共同努力完成这一教育活动。
  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幼儿园广播站、墙报、板报等形成,利用多媒体或网络,幼儿园还可组织举办以“大课间活动”为主题的征文、主题班、队会等活动来宣传大课间的目的和意义。
  班主任亲自带操和广大教师的通力合作,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5 开展大课间活动要注意的八个方面
  作为学校的大课间指导教师,在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5.1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
  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第一,要符合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第二,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以及活动量;第三,要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节课的正常学习。实践证明:活动时间最好安排在30-40分钟,幼儿每分钟的脉膊次数最好控制在145次以内,这样会有利于消除疲劳和体力恢复。随着季节的变化,活动内容和活动量也要进行科学地调整。
  5.2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实效性,要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能否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幼儿体质的目的是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关键。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搞的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要把体育活动寓健身于快乐之中,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把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要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促使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幼儿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所以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是求形,而是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上。
  5.3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具有创新性,要符合标准,要形成幼儿园的特色。
  各个班级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自己班级特点的大课间来。对于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选择项目,如:游戏、舞蹈、自编操、健美操、球类项目、武术等,要以班、组、个人为单位,在规定音乐旋律中,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们去创新,要使学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实践证明:大课间活动在突出了创新教育的同时,不仅增强了儿童的求知欲,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四幼儿园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0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