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堂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w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颁布使“核心素养”被大众提及频率大幅度提升,就目前普通高中音乐课堂现状存在何种问题,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何不利影响;如何将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融入于音乐课堂来促进我们在音乐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思考。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在面临高考重重压力下,认为音乐课好似一种附属品,同时较多二三线城市学校“查无此课”,许多排有音乐课的学校也不乏被其他科目占的现象不知凡几;而未被其他科目所占的音乐课堂也不尽如人意,音乐教育的现实相对还是较为严峻的。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高中音乐课堂;策略
  教育部于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立足于核心素养,而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则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三个部分,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同时,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类型和组织形式,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但现今,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仍有些差强人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一、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忽视学生主体性
  在我们高中的音乐鉴赏课堂中,很多教学内容局限于音乐课本,老师按照课本中的曲目来进行授课,即照本宣科。且在一首乐曲的鉴赏中,时常过多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讲授,执着于作品的曲式分析等专业性强的部分,忽略音乐作品所包含的内涵、感情、民族文化等,较少主观性的体验,内容相对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不注重甚至可以说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要。
  2、教学方法手段呈现单一性
  在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显得比较单一,在授课的音乐课堂中,整个教学过程呈现放映式状态,过多依赖于多媒体。在此氛围中,学生仿佛在观看电影,老师则是模块式讲授音乐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很被动。同时,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花较少的时间讲较多的内容,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接受能力,使得音乐课堂乏味无趣,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此外,上升到美育的层面,极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3、教学过程缺乏实践参与性
  在上述现状的促使下,学生缺乏主动、积极参与以及实践的意识,使得整个教与学的过程都缺乏互动及实践参与性。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数音乐教师,注重的方面是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远远不够,这与教师未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有很大关系。这个趋势对于音乐教育发展非常的不利,应当引起深刻反思,更应当利用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育回归以美育人等为契机,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二、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策略
  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思考,音乐教学在内容上应当体现审美性、音乐教学方法手段要注重多元性、音乐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性,以下用具体课例为例。
  1、音乐教学内容体现审美性
  “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是课程标准六大基本理念之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体现审美性。在课堂中不仅要讲述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其人文底蕴,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作品的感受、表现、理解、鉴赏与创造能力。有意识地将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纳入优先考虑范畴,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这也是优秀音乐文化再教育的过程。
  举例而言,《第十交响曲——江雪(选段)》是由人声吟唱、古琴录音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单乐章交响曲,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独特的音乐演奏形式与西方传统交响乐队的巧妙融合,音乐更显表现力与哲理性。学生聆听古琴与交响乐的选段,使学生对现代音乐具备初步的感受及体验,进而讲述认知常识。重点向学生呈现出谱例,引导学生感受老生唱腔,分句欣赏进一步感受体验,进行模唱合作展示,使学生有具体体验,由此获得感得到高度提升。再将净角唱腔、小生唱腔与老生唱腔做对比体验,在真实有感的氛围下,进一步感受音乐作品情绪,提出对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思考。总之,这首单乐章交响曲选材极好,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到当代的一首集大成之作,是当代音乐的中国巨鼎,具有现代音乐不协和及无调性的特点,又带有传统音乐中古琴和京剧的元素,极具人文底蕴。
  2、音乐教学方法注重多元性
  在我们音乐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以美育人的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师必须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要尽量地对各种教学法进行融合,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更好地推动教学,以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举例而言,《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走进藏族》中,运用别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松膝、腰、腿三个动作带动学生放松身体。进而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以便学生对其有一定了解,牢牢把握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用音乐风格来表现舞蹈,用舞蹈动作来感知音乐。运用对比赏析手法引导学生体验堆谐和弦子两种不同特点的藏族民间舞蹈,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为让学生有直观的可感性,与学生互动进行一些藏族的舞蹈动作,将聆听、鉴赏、模仿集于一体,引导学生随音乐舞动肢体,进行合作展示,有助于使学生掌握藏族民族的音乐风格及了解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音乐鉴赏教学的学科综合,最后在对比体验中得出堆谐和弦子的异同点。总之,让学生在民族的情境感中融入藏族,在自主学习模仿中加深获得感,属于欣赏与实践的综合型课堂,契合体态律动教学,是讲授、演示、情境创设、学科综合探究的结合,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较为轻松地获得知识。
  3、音乐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性
  “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也隶属于课程标准六大基本理念范畴之一,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性,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参与实践,让学生大胆进行创造,积极地参与音乐课堂。在课堂进行过程中参与实践,增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与体验,对掌握所学、所闻、所感大有裨益。
  举例而言,《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乡村音乐》一课,我们可首先以《什锦菜》为基点,围绕乡村音乐的特点、主题、演唱、伴奏等来全方位地领略乡村音乐。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柯达伊教学法,在节奏中设计简单律动方式感受体验,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反复聆听中体会音乐律动,熟悉歌曲旋律获得最直观感受。以微视频观看让学生探寻乡村音乐的起源,深入感受经典,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在可感的体验中得出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引导利用小型打击乐和身体进行充分体验参与演奏表演,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更深刻地了解乡村音乐文化,增进文化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增进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与体验,对改善音乐课堂大有裨益。在参与身体打击乐的律动活动,跟随轻松的乡村音乐进行律动,课堂气氛更显热烈高涨。
  总而言之,在国家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社会大背景下,新课标的出台为高中音乐鉴赏课提供了参考依据。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標准的基础上加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以此为契机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春风化雨般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提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以及文化理解的能力,使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得到逐步提升,改善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作者简介:施沛华(1997.1.22-),女,江西赣州,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音乐教育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古诗教学中,学生对诗意的理解,诗境的想象,是老师们教学的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智能媒体技术,利用智能媒体的图、文、声等多种功能,吸引学生对古诗的关注,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智能媒体中出现诗中的动态图像,让学生如临其境,瞬间领会诗中意境。智能媒体中优美的旋律加上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感同身受,瞬间感受到古诗的情感。  关键词:智能媒体;意境;能力  
期刊
聪明机灵的小乌鸦听说小猴子开了一家超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它羡慕极了,也想开一间超市。终于,到了8月1日这一天,小乌鸦的超市开业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纷纷来到森林超市买东西,小乌鸦既激动又高兴,它在天空中一连飞了好几圈。  小乌鸦正在得意洋洋的时候,高高的鸵鸟先生来了,可是超市的门太小,它根本进不去……它又是低头又是弯腰,好不容易挤进去了,发现所有商品都卖光啦!鸵鸟先生一无所获,垂头丧气的
期刊
摘要: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国人民。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携手抗疫,有效地打好了抗疫第一战,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开学时间临近,疫情却仍在持续。“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高、中、小学线上课程同步开展复课,一种前所未有的“家中上学”模式展现在人们眼前。这对于我们音乐教师的线上音乐教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一部分,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已基本发展成熟,成为与普通高中教育相平行的一个教育系统。2009年12月,我国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09 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
期刊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当听到这首歌曲之时,我的心中就流淌着无言的感恩和自豪。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的,如果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今日的我们不知将生活在何种境地中。  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心情,我在网上观看了《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一张清晰完整的红色画面在我眼前徐徐展开,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为深刻地认知,也让我的心中更加充
期刊
摘要:学生和教师同是情景的创设者和被情景感染、陶醉、启迪与激励情感的主体,师生共同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世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音乐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枯燥的音乐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呢? 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精选教法快乐学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情景教学;新课程改革;表演体会;语言描述;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现在,艺术教育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是幼儿在成长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能够有效的提高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激发家长与幼儿之间的配合,开展亲子活动,丰富幼儿教育内容,促使幼儿能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进行综合发展,但现阶段,一些家长并没有很重视亲子教育,教师很难从家长中得到支持,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索幼儿园进行亲子活动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
期刊
我们中国人的梦,也是从我们祖先开始就有的梦,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身上进行传承。蚩尤有统一中原的梦,大禹有治水的梦,秦始皇有一统六国的梦,毛主席有建立新中国的梦,邓小平爷爷有南巡考察的梦,习大大更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上古三皇五帝到夏启称帝,从千古第一帝到大汉天子,从四大发明到中国制造,科技之光,照亮强国路。正所谓,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我们大中国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中
期刊
莲花温碗,出自于北宋汝窑的工匠之手,汝窑是专门为皇帝烧制瓷器的。  莲花温碗造形宛一朵十瓣莲花,既端庄又典雅。莲花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一种寓意,更是纯洁、高雅、神圣的象征。宋代文学家周敦颐就曾在著作《爱莲说》中提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温碗就是温酒的碗,是市井之物,然而这市井之物,却因为以十瓣莲花为造形,显得不那么俗气了。  莲花温碗的美丽不仅在于造形,还有汝窑特有的天
期刊
摘要:钢琴作为西方乐器贵族中的“乐器之王”,是培养学生高雅情操,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要乐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为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从而选择一门乐器进行学习。钢琴作为“乐器之王”便成了社会以及家长们的首选。笔者从事幼儿钢琴启蒙教学已有五年,在启蒙教学过程中不断的问题涌现,因此教学后的方思便尤为重要,本文为笔者总结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与教学之反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