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学生思辨的活力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辨就是思考和辨析,思辨能力是指个体思考和辨析问题,促进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要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应当有意识地通过问题来开展思辨活动,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一、设置疑问促进对话,调动学生思辨积极性
  思维的激活和锻炼来源于疑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疑问,促进师生之间的对话,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辨的积极性。
  如对小学生而言,《祁黄羊》中“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句话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分析。首先,教师问:“同学们,假设你们是祁黄羊,担任着向国家推举人才的责任,你的一个仇人很有才能,你会举荐他吗?”学生基本都给出了否定答案。笔者继续问道:“文章中的祁黄羊在举荐人才时有没有推荐自己的仇人?”学生回答:“推荐过,祁黄羊最开始推荐的就是自己的仇人——解狐。”“难道祁黄羊在推荐他时就不会犹豫吗?”笔者紧接着追问,将学生的思辨推向了高潮,也使学生在思辨的過程中得到了问题的答案——祁黄羊是个非常公平公正的人,举荐时没有半点犹豫。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思想的把握会更加到位。
  二、适当追问增加深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适当的追问能够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表面,思辨能力较低,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追问环节,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更好地把控整个教学课堂的步调。
  如在教学《螳螂捕蝉》时,笔者便可以设置了一些追问环节,提问学生:“同学们,文章中的少年是如何劝说夫差放弃攻打楚国的?”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少年每天拿着弹弓在花园转悠,夫差发现他后,他就给夫差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笔者追问:“那少年是真的看到螳螂捕蝉的现象了吗?”学生回答:“我觉得少年没有真正看过,他只是假装自己是那个用弹弓打黄雀的人,目的在于让夫差从螳螂捕蝉的事例中明白做事应从长远来看。”笔者继续追问:“少年的目的和大臣们一样,但为什么少年的做法更加机智和高明?”学生回答:“因为少年并未直接劝说,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让夫差自己明白。”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打开了学生思辨的闸门,再借助追问引发学生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重视文本留白教学,提高学生思辨质量
  “留白”是中国绘画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这种技巧同样适用于文学作品中。事实上,“留白”是作者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也是提升读者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在教学《刷子李》时,笔者可以结合文章中曹小生的三次心理活动留白,与学生进行了如下互动;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提升思辨质量。
  教师问:“同学们,文章中有一个侧面描写非常传神,很好地从侧面展示出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也让文章有了一波三折之感,你们能够找出来吗?”
  学生在仔细阅读完文章之后,找到了曹小三观察刷子李身上白点的三次反应描写。
  教师继续说道:“没错,可是作者没有直接写出曹小三的三次心理活动,而是采取留白的方式让读者自己想象。现在,我们一起来思考曹小三的这三次心理活动到底是怎么样的吧。首先是第一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也没发现。’你们觉得曹小三的心理活动怎样?”
  学生1说:“师傅的技艺果然高超啊。”
  学生2说:“师傅的手艺真的有那么好吗?我就不信一点白点都没有。”
  教师又问:“非常棒。再看第二句,‘竟然看见刷子李……黄豆大小。’这时,曹小三又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学生3说:“他心里非常紧张,担心坏了师傅的名声。”
  学生4说:“他心想:‘师傅的技艺也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超嘛。’”
  教师追问:“很好。最后,在曹小三看到那个白点只是一个烧的洞之后,他的心理活动又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5说:“他心想:我不该怀疑师傅的,师傅的技艺果然了得。”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结合文章作者故意设置的留白引发学生思考,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质量。
  思辨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也是个体分析和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有效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使整个语文教学课堂焕发思辨的活力,进而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靖安县香田乡吉洛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翻转课堂实现教与学的融合,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本文主要从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提供个性学习环境、促进本土化发展这三个角度出发,探究了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互联网 翻转课堂  在翻转课堂中,首先,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去“中心化”,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学、思考、讨论中学有所获。其次,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协作
摘要:为了大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普及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寻求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以塑造小学生良好的素质与人格。  关键词:小学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在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人格,还能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在德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关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关乎学生能否以良好的心态应对生活、学习等各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也趋于多样化,传统意义上的板书已经不再是展现教学内容的唯一方式,多媒体技术已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本文简单剖析了板书与多媒体的优点,并探讨了板书和多媒体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板书 多媒体 优点  一、板书教学的优点  板书的传统地位不可打破,这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离不开板书,但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
游戏,顾名思义是一种玩耍的方式,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对于他们而言,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是与同学之间交际的独特手段,他们可以通过游戏表达自己,阐述自己内心的想法并大胆尝试,敢于挑战自己,挖掘潜能。  游戏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多说多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游戏中,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有效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语文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已成为语文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如何巧用部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部编教材 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下语文教育的关键词,也是学生能力中最受关注的部分。崔峦教师在解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时曾强调:“阅读的素养是学生语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边缘人”的问题。初中化学是在初三年级开设的一门学科,属于化学学习的启蒙教育。本文主要从心理上分析学生成为化学“边缘人”的原因,从而“寻根”入手,采取一定的措施,规范、约束和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 “邊缘人”现象 转化途径  调查摸底是转化“边缘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实施分类指导。如偏科“边缘人”以女生为主,教师可通过观察
在翻转课堂上,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深入探讨了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有大量的概念和图案,不仅教师授课困难,学生也难以完全吸收和消化。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鼓励学生提前梳理和预习课本。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设计,尽量有效调动学生的
摘要: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工作。教师将“班班通”技术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能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班班通 初中英语 高效  “班班通”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班班通”对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因素的综合处理能力,以及强大的交互式特点,能创设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
历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科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微课提升历史教学效率。本文分析了微课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合作交流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如今,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得到了普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课堂讨论法要与其他方法结合运用  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