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住院手足口病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11
  人血丙种球蛋白是专供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制剂,是以低温乙醇法从健康人血浆分离制备的制品。本品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另外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和独型抗体能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所以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多种细菌、病毒的抵抗力。2009年4月~2009年11月对较重手足口病患儿在隔离、口腔及皮疹护理、抗病毒、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人血免疫球蛋白,以每公斤体重2g总量,分3天缓慢静滴。经112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入选标准:112例患儿均符合下列条件或其中1项者:①年龄<3岁;②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高热(体温>38.5℃);③精神差、嗜睡、哭闹或易激惹;④面色苍白、肢体湿冷、呼吸浅促;⑤外周血像: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或降低、血糖升高;⑥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或有片状阴影。
  方法:接诊患儿后,立即隔离,做好口腔及皮疹处皮肤护理,抗病毒,预防感染,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人血免疫球蛋白、以每公斤体重2g总量,分3天缓慢静滴。
  观察指标:①体温;②神志、精神、面色、呼吸、心率及血压;③肢体无力或抽动情况;④外周血像及血糖变化;⑤胸片。
  结 果
  患儿体温均在2天内降至正常。患儿神志、精神、面色、呼吸及血压等均在2天内好转。肢体无力或抽动情况均在1天内好转。外周血像、白细胞总数及血糖在3天后逐渐好转。胸片于3天后逐渐好转。
  讨 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EV71及COX16最为常见。可引起手足口腔内等部位的皮疹,可伴有发热症状,少数肘部、臀部即膝关节处也可累及。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偶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症状轻微,无并发症。口腔内皮疹疼痛较著,使患儿拒食、哭闹,余部位皮疹不痛不痒。少数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损害,引发脑炎、脑水肿、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因手足口病无特异性药物可对抗,而且一旦出现并发症,会迅速加重病情,所以对较重或危重病例的高危人群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尽早给予人血免疫球蛋白,并足量,以调节患儿机体免疫力,阻止病情进展,防止出现并发症,减少死亡率。人血丙种球蛋白是一种治疗较重及危重手足口病有效的药物。
其他文献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因素与感染(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遗传、免疫学异常、内分泌因素及自由基等有关。RA可能不
目的总结25例肾移植术后癫痫发作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诊疗方法。方法肾移植术后癫痫发作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发病病因及诊疗经过。结果 25例患者中,全身强直阵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84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加强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护理的措施及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治肛肠病患者92例,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以及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护理方案,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