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超声指导肺部理疗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g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床旁肺部超声的便利性及其诊断价值,动态监测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肺部病变情况,针对病变部位给予适当的物理治疗,并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HHFNC)治疗的疗效观察。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60例年龄1个月~2岁、达到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阳性、需要呼吸支持但未达到机械通气指征的患儿,按是否应用床旁肺部超声监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HHFNC呼吸支持并配合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通过床旁肺部超声技术实时监测患儿肺部病变情况(主要包括肺实变、肺不张、间质综合征等),加以针对性的体位引流,配合拍背、震动排痰。所有病例均在同等基础支持条件(雾化、平喘、抗感染及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下,记录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儿使用HHFNC 1 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12 h及48 h后心率、呼吸频率及PaCO2较对照组下降,PaO2/FiO2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儿的吸氧时间、入住P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通过床旁肺部超声动态监测患儿肺部病变情况,加以相应的体位引流辅助排痰,配合HHFNC呼吸支持治疗,相比单纯的HHFNC治疗及常规气道护理,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氧合,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减少吸氧时间、入住P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其他文献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是川崎病的一种危重临床状态,此类患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完全,易被误诊为脓毒性休克,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就川崎病休克综合征的病因、早期识别及处理原则进行评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从危重患者中及早辨识,避免偏离治疗。
过敏性紫癜是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的血管炎,它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受累程度,也就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严重程度。目前在对HSPN预后的预测中,肾活检病理检查仍然是金标准,但是传统的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组病理分级正面临着不能准确评估HSPN预后的挑战,因此对于各个具体病理参数及其与预后关系的认识很有必要。本文主要讨论各种具体
期刊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患儿婴儿期再次因肺部感染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期诊断为BPD的早产儿婴儿期(纠正胎龄<12个月)再次因肺部感染入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分为呼吸衰竭组和无呼吸衰竭组,分析BPD患儿婴儿期再次因肺
目的总结儿童肝移植的临床疗效,探讨儿童肝移植在围手术期监护、并发症及处理等方面的特点。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对20例儿童施行肝移植手术,患儿年龄6个月~11岁4个月,原发疾病主要包括先天性胆道闭锁、门静脉海绵样变、Alagille综合征和先天性肝内门静脉发育异常。手术方式采用亲体部分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和尸肝全肝移植。所有患儿均应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两联免疫抑制方案。结果
期刊
期刊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患者的存活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由于疾病活动度高、早期脏器受累和更多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儿童SLE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成人,为尽早识别儿童SLE危象,通过合理治疗降低其病死率和改善长期预后,本文就与儿童SLE相关的狼疮性肾炎、血栓性微血管病、神经精神性狼疮、
目的分析25羟基维生素D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 of prematurity,MBDP)的相关性,为其早期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纳入标准:(1)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2)入科时日龄≤14 d;(3)生后2周、4周、6周、8周时完成血清25(OH)D、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是继发于风湿病的具有生命威胁的严重并发症。在脓毒症早期由于促炎反应过强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又称为脓毒症相关MAS样综合征。MAS是由于细胞毒杀伤功能降低导致效应性淋巴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长时间相互作用,形成促炎细胞因子风暴,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尽管已发布了多种诊断和分类标准,早期诊断MAS仍然是一种挑战。在国内静脉甲泼尼龙冲击联合环孢素A是治疗MAS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