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须精准,层次要分明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k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证》)
  (2)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鲁迅)
  (3)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习近平)
  读了上述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行动筑起言之塔
  【“以行动”属于现代汉语,“言之塔”带有文言色彩,前后风格不一致。】
  历史的车轮旋转着碾过蒙尘的书页,【这句话表达不够准确】“纸上谈兵”总是令人遗忘,【“遗忘”不准确】而“商鞅立木”却在厚重的灰尘下熠熠生辉。【“厚重的灰尘”用词不当】我认为,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言行一致,以行动筑起言之塔。
  言行一致是处世的根本。【分论点与后面的论述不一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少年前,诗人陆游早已悟透了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喜欢先言再行,【缺少衔接】在自己行动以前意气风发,吼着豪言壮语,写着充满激情的文字,一副胜券在握、胸有成竹的模样。而在实际行动时,却常常有言无行,使人只看见他的“豪迈”却不见他的实际行动,【换一个词语,使前后对照】最终只能尴尬地以失败告终。言行一致要求我们不能纸上谈兵,成为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言行一致是成功的开始。行动胜于任何言语,那些取得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功是用自己的行动筑成的,而不是用言语吹嘘出来的。豪言壮语对取得成功没有多少意义,怎样将豪言壮语转化为行动才是最重要的。鲁迅说:“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有的人,喜欢先行再言或行而不言。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不声不响,用几年的辛苦凝结成了《唐诗杂论》,又用十年艰辛完成了《楚辞校补》,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并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言行一致是品格的体现。三国时曹操率兵作战,在行军途中自己的马踏坏了农田里的庄稼,按照军纪当斩。曹操毫不掩饰自己的过错,当众割发代首,晓谕三军,受到了将士们的尊敬。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前后共有十九载,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苏武不畏强权,始终言行一致,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鲁迅从文三十年不忘国耻,以笔墨为枪,尽显国人的不屈意志。从文人的角度来看,他做到了言行一致,为处在危难中的国家献出了自己的力量。【这一段的论据需要更换,“曹操”是有争议的人物,“鲁迅”与上文的引证重复。并且综观三个分论点,这样的先后安排,逻辑混乱,应调换位置。】
  时间如白驹过隙,【“白驹过隙”与后面的内容不搭配】把握不住就没有重来的可能。如果把语言比作高塔,行动就是我们筑塔的砖石。高塔的筑成离不开砖石的层层堆积,我们的语言也需要一次次行动的铺垫。言行一致,如千里大堤凝聚的一沙一石,似深邃夜空中耀眼的恒星,是海上远行航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将“言、行”比作“塔、砖石”,比喻不恰当。】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以自己的行动构筑起语言之塔,从而到达成功之巅。
  问题诊断
  这篇文章审题准确,立意鲜明,紧扣“言行一致”展开论述,分析全面。但是文章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一是文章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缺少衔接过渡的句子,导致观点表达不够准确,挖掘不深刻;二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有些混乱,论据不太充分,逻辑性不清晰,没有做到层次分明;三是标题设置不够恰当。
  升格策略
  一是修改文章标题,使其前后词语搭配恰当;二是切磋琢磨文章的语言。赘余的话大胆删去,用更准确的词语替换表达不准确的词语,增加一些过渡语句,使文章前后内容衔接更紧密;三是调整文章的顺序。这篇议论文的结构可以设计为递进式,适当调整一下段落的顺序、论据的顺序,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观点明晰,说理透彻,更有说服力。
  聚行动之沙 筑理想之塔
  【化用成語“聚沙成塔”,巧妙地论证了“言”与“行”的关系,并且将“言”的意义定义为“理想”,暗扣第三则材料,同时又隐含第一则材料的内容。】
  ◎田梓澄
  《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信念就如这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纸上谈兵”令人遗憾,而“商鞅立木”却让人信服。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拾先人之美德,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聚行动之沙,筑理想之塔。【由《老子》中的语句引出论点,既体现出文化色彩,又隐含先贤的智慧。】
  言行一致是成功的基石。行动胜于言语,取得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功是用自己的行动筑成的,而不是用言语吹嘘出来的。豪言壮语对我们并没有多少意义,怎样将豪言壮语转化为行动才是重要的事。鲁迅说:“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有的人,喜欢先行再言或行而不言。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不声不响,用几年的辛苦凝结成了《唐诗杂论》,又用十年艰辛完成了《楚辞校补》,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并且做出了卓越的成绩。闻一多先生将默无声息的行动化作了成功之路上的一块块基石,铺出了一条宽敞的大路。
  行而后知,是思想的磨刀石。“知中有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陶行知,原名陶文俊,青年时因崇拜理学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改名为“陶知行”;实践使他认识到应该是“行而后知”,于是第二次改名为“陶行知”。多年的教育实践磨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更名事件隐含道理:“知”在“行”中完善,“行”于“知”中前行。【这段将分论点加以修改,与上文构成递进关系,又做到与开头呼应,可谓一箭双雕。运用“陶行知”更名的事件作为论据也收到了“一语双关”的效果,既证明了论点,又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谓“止于至善”?乃“知行合一”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少年前,诗人陆游早已悟透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先言后行,甚至言而不行。行动前意气风发,吼着豪言壮语,写着充满激情的文字,一副胜券在握、胸有成竹的模样。而在实际行动时,却常常言而无行,使人只听见他的“豪言”却看不见他的“壮举”,最终只能尴尬地以失败告终。言行一致要求我们不能纸上谈兵,成为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不仅无功,更是无德,何谈“亲民”?违背“大学”之道,愧对先祖遗风。所以说,知行合一方可止于至善。
  时间如手中细沙握不住,却可以将其堆积在一起。如果把理想比作高塔,行动就是我们筑塔的砖石。高塔的筑成离不开砖石的层层堆积,我们的理想也需要一次次行动的铺垫。知行合一正如千里大堤凝聚的一沙一石,似深邃夜空中点点星光。聚沙可成塔,群星耀夜空。
  【作者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4班学生】
  升格点评
  修改之后的文章,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且更独特、更新颖。文章在辩证分析后,设计了三个分论点:言行一致是成功的基石;行而后知,是思想的磨刀石;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既构成递进的结构方式,层层推进,论证有力,又巧妙地引出第三则材料内容,重点突出。结尾简洁明了,紧扣观点,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一脉相承。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永不干涉”原则,即尊重大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事情,工作人員不得对大自然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然而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有约50只帝企鹅被困冰坑,历时两天无法走出困境,出现很多伤亡,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经过深思熟虑,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斜坡上挖沟成楼梯状,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赢得观众的支持和
期刊
新材料作文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防止套作和宿构。因为新材料作文只提供给一则或若干则图文材料,作者在确定自己所要写作的文章的立意之前,必须先对材料进行深度解读、思考和探究,才能提炼出符合材料主旨和作者实际情况的立意,然后才能据此构思、行文。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以往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难以避免的主题先行和套作宿构的缺点。又因为新材料作文往往是在一个主题之下有若干个立意的方向或角度,这
期刊
同学们写作文时至少要突破三个重点:审题、立意与点题。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审题清楚、立意准确、呼应主题(标题)。审题和立意是确立文章核心的基础,但点题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俗话说:“失之分毫,差之千里。”作文内容如果不能紧扣标题,整篇文章就给人结构不严谨、内容不集中、中心不突出的感觉。那么,在写作时,如何组织语言,将文意与主题有机结合而又不显得做作呢?点题的时机是关键。  一、标题点题,一目了然  标题是作
期刊
一個国家若想繁荣富强,必须有优秀的人才,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有一些不变的优秀品质。我国有许多传世名言,都折射出了不变的时代品质。  《国语》有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个时代品质是善良。孟子提出性善论,他认为人们本来都是善良的,只不过在社会上生活过后,有的人慢慢变得不善良了。无论我们出生时是善是恶,在以后的日子里都要遵循善的原则,而非恶。善良的人一定会步步顺利,越来越好。因为你的善良老天
期刊
春宫怨  ◎〔唐〕杜荀鹤①  早被婵娟②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③。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④,相忆采芙蓉。  注释  ①杜荀鹤: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  ②婵娟:形容姿容、形态美好。  ③若为容:如何去妆饰自己  ④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译文  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
期刊
如果说人生是一张白纸,那么,我们就是一支支铅笔。我们所走过的路,都会在白纸上画下一行行字迹;如果说时光像一块橡皮,可以擦去一些字迹,那么有些字迹注定是无法擦净的。  ——题记   “哑巴!哑巴来了!”不知道是哪个孩子喊了一声,紧接着,全班都沸腾了。  “哑巴,你倒是说句话啊!”  “哑巴,记得交作业哦!”  ……  在许多孩子的注视下,他面无表情地走到教室最后面的一个角落里坐下,将书包往地上一甩,
期刊
1965年3月18日,阿列克谢·列昂诺夫穿着白色宇航服,首次“出舱”,成为太空行走的第一人。那次太空行走持续了十多分钟,说起来短暂,却九死一生。他的航天服出了故障,膨胀起来,进不了飞船的門,为了回舱,他不得不降低航天服内的压强,幸好处置顺利。  每一步太空之行,都激动人心,也充满了危险。人类在走向太空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挑战,迄今共有20多位宇航员牺牲。  每一位代表人类前行的“第一人”,都是令人
期刊
亲爱的朋友们:  不知道你们是否像许多人一样,曾对自己的生活感到迷茫和厌倦?不知道你们是否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现在,许多年轻人为了自己心目中所谓的“向往的生活”而拼搏,等到他们经历千辛万苦,克服艰难险阻,最终达到目标时,才发现这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于是他们有的沮丧,颓废,郁郁寡欢,有的绞尽脑汁跳槽,逃避……生活最终让他们明白:越是不直面现实,“真正的生活”离他们越远
期刊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不远处的高歌声传入马车,马车里坐着一位老者。听见歌声,老者蹙了蹙眉,欲下车与歌者谈话,歌者却急行避开了。那老者正是孔子,而歌者,便是楚狂接舆。  楚狂接舆并非狂人,他曾试图去改变这混乱的世界,可处处碰壁,使他心灰意冷,很快就认识到身处如此乱世中,是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世界的,因此他选择了拒绝直面世人,而以癫狂的形象避世
期刊
1.D(旁征博引:旁、博:广泛,普遍。征:收集。引:引用。大量搜集材料广泛引用例证,表示论证充足。A项,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形容商品。B项,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既然已经不会走路了,怎么走出自己的路来?C项,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  2.A(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B项,“一泻千里”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