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人员,既有育人之责,又有解惑之任,同时还担授业之职,责任的重大与地位的偏低、发展机会的相对较少往往使辅导员处于矛盾状态。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待自己的工作,调整好心态是关键。从面临的学生、工作职责的认定、自我定位和心理调适4个方面逐步探讨。
关键词 高职辅导员;学生;职责;心理调适;自我定位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03-0056-02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s Self-adjustment of Role//Yue Aiju, Zhang Yujie, Lv Cuiping
Abstract The counselors of Vocational College take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ersonnel. They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ng students, the duty of explaining the doubts, and also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structing knowledge. The major responsibility and the lower of statu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relatively little often causes the instructor to be at the contradictory condition significantly. The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s deal with their own work, adjust the good point of view is the key. We discuss gradually from the students, the duties, the self-localiza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 student; responsibility;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self-localization
Author’s address Jini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Jining, Shandong, China 272035
1 对学生的认识
高职院校学生既不像高中生一样有明确的目标和学习上的压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无暇他顾;又不像本科高校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把握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普遍感到渺茫,但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上,形成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行为模式的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是心理障碍高发的问题;二是只看表面现象,把对社会现象的一些片面了解误以为思想已经成熟,缺乏对形势及社会的深层次考虑,往往导致行为上的盲目与轻率;三是学习上功利主义太强,坚持“有用才学”,而实际上他们根本不知道社会上需要什么知识,不知道学习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因而缺乏严谨的学风与刻苦学习的精神;四是自我中心主义严重,思想上缺乏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行动上我行我素,不顾及别人的反应,甚至无视集体秩序;五是思想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抵抗力也差。上述因素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更为复杂和严峻的局面。
2 工作职责的认定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教师,但是基本不教书;是思政工作者,但是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辅导员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职责范围定位,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科学,更有成效。首先,辅导员是学生思想上的指导员,这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学生的思想观念是指引他们前进的航标。“观念重于技法”,说的就是正确的思想观念的重要性。其次,辅导员是学校对学生管理的一线服务员和管理员,这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本质就是服务。创新高职学生管理,最重要的是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第三,辅导员是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有些学生见此情景,自信心就慢慢地丧失了,于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逃避;有些学生因为家庭困难、同学交往不顺等出现困扰,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是绝不能忽视的。一项调查表明,70%的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更何况身处大学生“底层”的高职学生。第四,辅导员是就业指导员。职业指导是新形势下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在西方各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在我国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3 岗位上的自我定位
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在于学生,而辅导员是学校联系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无疑,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队伍发挥着思想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是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是随叫随到的“救火队”。系里、院里任何一项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要由辅导员承担,应该说辅导员是天下职务最低而管事最多的行政管理人员。因此,辅导员应认清自己的位置,明晰自己的任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本着对学生、家长、学校、社会负责的态度,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至上,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勤奋工作。这样才能深受学生的拥护,才能成为优秀的辅导员,才能为学校的稳定发展作贡献,才能促进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4 心理上的自我调适
辅导员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双重角色,在学生面前以教育者自居,而同时又处于学校行政人员科层制结构的最底层。辅导员每天都会在不同时间交替扮演双重角色,这种频繁的角色转换,常常会使辅导员的内心处于不确定和矛盾的状态。同时由于专职辅导员长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工作中,事情杂、头绪多,不能专心从事科研工作,致使职称评聘不顺,在教师队伍中始终处在“二等教师”的地位,失去许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得到的机会。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对“重大的工作责任与较少的发展机会”的现状感到不满意,很迷茫,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中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的疲惫不堪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降低辅导员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和自我完善的修养水平,甚至自我控制能力也会下降,行为发生偏差。因此,辅导员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是非常必要的。
当开始从事这份工作时,辅导员就需要在认识上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学生、学校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在工作中学会从他人的视角看世界,学会正确认识出现的矛盾的根源和问题的性质,做到“推己及人”,尊重事实,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责任心,把服务学生当成最神圣、光荣的事业,把培养学生成人、成事、成才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当成自己的最大乐趣。当学生把辅导员当作最知心的朋友,当学生因为辅导员的帮助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时,当学生由于辅导员的及时干预避免误撞南墙时,给辅导员带来的内心喜悦绝对不亚于任何事情,这是一种幸福。角色的顺利转换和高度的责任心从本质上对辅导员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能轻松面对,当作很自然的、应该发生的事情。这样心情就不容易受到破坏,有利于辅导员良好心态的保持。
参考文献
[1]郭秀云.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李国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定位[J].科学大众,2006(5)
[3]曹飞.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社会学思考[EB/OL].http://xgc.hzau.edu.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67
[4]陈永森,邱海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消除[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关键词 高职辅导员;学生;职责;心理调适;自我定位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03-0056-02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s Self-adjustment of Role//Yue Aiju, Zhang Yujie, Lv Cuiping
Abstract The counselors of Vocational College take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ersonnel. They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ng students, the duty of explaining the doubts, and also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structing knowledge. The major responsibility and the lower of statu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relatively little often causes the instructor to be at the contradictory condition significantly. The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s deal with their own work, adjust the good point of view is the key. We discuss gradually from the students, the duties, the self-localiza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 student; responsibility;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self-localization
Author’s address Jini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Jining, Shandong, China 272035
1 对学生的认识
高职院校学生既不像高中生一样有明确的目标和学习上的压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无暇他顾;又不像本科高校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把握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普遍感到渺茫,但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上,形成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行为模式的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是心理障碍高发的问题;二是只看表面现象,把对社会现象的一些片面了解误以为思想已经成熟,缺乏对形势及社会的深层次考虑,往往导致行为上的盲目与轻率;三是学习上功利主义太强,坚持“有用才学”,而实际上他们根本不知道社会上需要什么知识,不知道学习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因而缺乏严谨的学风与刻苦学习的精神;四是自我中心主义严重,思想上缺乏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行动上我行我素,不顾及别人的反应,甚至无视集体秩序;五是思想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抵抗力也差。上述因素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更为复杂和严峻的局面。
2 工作职责的认定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教师,但是基本不教书;是思政工作者,但是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辅导员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职责范围定位,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科学,更有成效。首先,辅导员是学生思想上的指导员,这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学生的思想观念是指引他们前进的航标。“观念重于技法”,说的就是正确的思想观念的重要性。其次,辅导员是学校对学生管理的一线服务员和管理员,这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本质就是服务。创新高职学生管理,最重要的是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第三,辅导员是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有些学生见此情景,自信心就慢慢地丧失了,于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逃避;有些学生因为家庭困难、同学交往不顺等出现困扰,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是绝不能忽视的。一项调查表明,70%的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更何况身处大学生“底层”的高职学生。第四,辅导员是就业指导员。职业指导是新形势下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在西方各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在我国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3 岗位上的自我定位
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在于学生,而辅导员是学校联系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无疑,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队伍发挥着思想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是事事都要关心的“保姆”,是随叫随到的“救火队”。系里、院里任何一项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要由辅导员承担,应该说辅导员是天下职务最低而管事最多的行政管理人员。因此,辅导员应认清自己的位置,明晰自己的任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本着对学生、家长、学校、社会负责的态度,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至上,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勤奋工作。这样才能深受学生的拥护,才能成为优秀的辅导员,才能为学校的稳定发展作贡献,才能促进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4 心理上的自我调适
辅导员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双重角色,在学生面前以教育者自居,而同时又处于学校行政人员科层制结构的最底层。辅导员每天都会在不同时间交替扮演双重角色,这种频繁的角色转换,常常会使辅导员的内心处于不确定和矛盾的状态。同时由于专职辅导员长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工作中,事情杂、头绪多,不能专心从事科研工作,致使职称评聘不顺,在教师队伍中始终处在“二等教师”的地位,失去许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得到的机会。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对“重大的工作责任与较少的发展机会”的现状感到不满意,很迷茫,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用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中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的疲惫不堪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会降低辅导员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和自我完善的修养水平,甚至自我控制能力也会下降,行为发生偏差。因此,辅导员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是非常必要的。
当开始从事这份工作时,辅导员就需要在认识上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学生、学校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在工作中学会从他人的视角看世界,学会正确认识出现的矛盾的根源和问题的性质,做到“推己及人”,尊重事实,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责任心,把服务学生当成最神圣、光荣的事业,把培养学生成人、成事、成才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当成自己的最大乐趣。当学生把辅导员当作最知心的朋友,当学生因为辅导员的帮助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时,当学生由于辅导员的及时干预避免误撞南墙时,给辅导员带来的内心喜悦绝对不亚于任何事情,这是一种幸福。角色的顺利转换和高度的责任心从本质上对辅导员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能轻松面对,当作很自然的、应该发生的事情。这样心情就不容易受到破坏,有利于辅导员良好心态的保持。
参考文献
[1]郭秀云.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李国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定位[J].科学大众,2006(5)
[3]曹飞.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社会学思考[EB/OL].http://xgc.hzau.edu.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67
[4]陈永森,邱海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消除[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