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中推广食品DIY的优势及建议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ge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其他文献
摘要 利用金昌市气象观测提供的各项气候要素数据,对2018年金昌当地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要素和当地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昌市2018年平均气温9.4 ℃,与历史同期相比偏低0.1 ℃;年降水量96.7 m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20.8%;主要气象灾害有大风、寒潮、霜冻、局地短时强降水等,成灾的主要原因是局地短时强降水,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2018年气温、降
“化学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研究性学习”已被正式列入课程计划.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中.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一味地以教师为主体,而是应当贯彻实施现在的新教材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和终生学习打基础的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    一、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以独立或小组合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现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引入,45分钟一堂课,重在引入怎么引入新课,是整个教学设计中必须特别注意的一个好的新课引入应是新、旧知识的纽带,承上启下的桥梁一个好的新课引入,更应能启迪学生想象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学到更多的知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学生来说刚接触到
摘要 该研究从不同的罗非鱼养殖区域、养殖模式、养殖环境中分别采集样品,经前期处理后得到262株待测菌株。以无乳链球菌为指示菌株,利用琼脂扩散法筛选拮抗菌。通過安全性试验对初筛菌株进行复筛,同时进行16S r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初筛得到29株拮抗菌,其中6株对无乳链球菌安全,分属于芽胞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3个属。  关键词 罗非鱼;养殖环境;益生菌;筛选  中图分类号 S917.
摘要 为阐明不同种类有机物料在培肥改土作用上的差异,本文从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以及有机肥等产品入手,对各自培肥特点及利弊进行了系统分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副产物均属农业废弃物,单一种类进行培肥有着各自的缺陷,若将两者混合共堆肥后进行还田不仅能有效降低培肥成本,提高土壤肥力,更能增加作物产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关键词 有机物料;土壤培肥;作物秸秆;畜禽粪便  
摘要 在旱作区马铃薯栽培中进行商品有机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商品有机肥后,抗病性、株高、单株薯重均明显优于不施商品有机肥的处理,以施用商品有机肥6 00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9 160 kg/hm2,较对照增产11 300 kg/hm2,增产率40.6%,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因此,在合理施用化肥的基础上,以施用商品有机肥6 000 kg/hm2为宜,低于4 500 kg
摘要 本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生石灰、石灰氮、百解酸、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对榨菜产量、病害、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土壤改良剂都能提高土壤pH值,增加榨菜产量,减轻病害的发生。施用石灰氮1 50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根肿病发病株数最少、发病最轻,改酸效果最好、时间最长,产量达到了63 151.69 kg/hm2,较对照常规施肥处理增加47.81%;其次是施用生石灰1 500 kg/hm
摘要 在中國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昌平试验基地种植53个糯玉米品种,进行生育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中糯324、景颇早糯、中糯321、万糯2000、金糯691、万糯162、洛单白糯2、中17-47、黑糯4号、万糯161产量较高,比较适宜种植。结果可为北京昌平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及今后选育品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生物学特征;北京市;昌平区  鲜食玉米又
摘要 单一作物连作方式易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土壤环境恶劣、田间害虫增加、作物出现新的病害等,严重影响作物的安全性。作物轮作方式则具有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作物产量、利于进行病虫害管理以及田间除草等优点。本文阐述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传病害等土壤特性的影响,并综述了轮作制度土壤生态影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有效缓解连作障
摘要 本文介绍了保山市外来入侵有害植物现状和防控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外来入侵有害植物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外来入侵有害植物;现状;防控;对策;云南保山  中图分类号 S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7-0106-03 开放科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