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来源 :家庭护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123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认为加强心理教育、知识教育、日常护理教育、服药及吸入疗法教育可使患儿减少复发,减轻痛苦,从而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6A-1493-02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小儿支气管哮喘在1岁~6岁发病率高,多发生在3岁以内,春秋季节发病率高。近年来,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大多数家长对哮喘的发生、预防缺乏了解,而使哮喘容易复发,病程延长,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患儿减少复发,减轻痛苦,从而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我科对96例住院以气管哮喘患儿及家长进行了有关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在2岁~13岁,平均6.5岁;均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患儿家长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8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38例。
  
  2健康教育
  
  2.1教育方法
  2.1.1口头语言教育 口头语言教育包括向患儿家长宣教支气管哮喘的有关知识及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如何避免诱发因素,如何控制哮喘发作,如何辨别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等,指导家长找出与发病有关的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坚持使用药物的重要性等。
  2.1.2文字语言教育制作关于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小册子、黑板报。利用图片宣传储雾罐的使用方法,正确的叩背手法,强化呼吸肌运动的方法等。
  2.1.3示范演示 向患儿和家长示范储雾罐的使用,叩背手法,有效咳嗽,强化呼吸肌运动方法等。定期组织关于哮喘的知识讲座和讨论,加强医患沟通,及时纠正操作中的不足。
  2.2健康教育内容
  2.2.1心理教育资料显示,心理紧张、情绪波动都可能诱发和加重哮喘的发作。护士应告知家长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正确面对疾病,给患儿提供爱的环境,使患儿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休息,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
  2.2.2知识教育给患儿及家长介绍哮喘的发生机制、治疗护理目的及方法、预后及并发症等。对有过敏因素引起的哮喘病人,应告知远离过敏源。告知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如出现刺激性干咳、喷嚏、流泪、眼鼻发痒、胸闷等先兆症状时,应及时给患儿取坐位或半卧位,给患儿安慰,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尽早准确应用平喘药,如吸入激素气雾剂、沙丁胺醇。指导病人正确有效地咳嗽、咳痰、叩背方法。告知病人坚持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物剂量的重要性。
  2.2.3日常护理教育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1次或2次,每次30min,无灰尘、烟尘或其他一切有刺激性气味,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室内不放花草,不养宠物,注意个人卫生,不用旧棉絮及羽毛制品作枕头或棉被;禁用蚊香及杀虫剂;避免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油漆等,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相关过敏源。平时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蛋、奶等,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生活规律,避免劳累和受凉,注意天气变化。增强患儿免疫力,鼓励进行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在疾病的缓解期可坚持散步、慢跑、游泳等锻炼。指导患儿学会呼吸运动强化呼吸肌,如腹部呼吸运动、向前弯曲运动、胸部扩张运动等。
  2.2.4服药及吸入疗法教育指导患儿及家长应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物剂量。在雾化吸入和使用气雾剂后均应漱口,以免口腔真菌感染。气雾剂贮存于30℃以下环境中,不宜冷冻。使用前先摇动气雾剂,使药物混匀,轻轻呼气直到不再有气体可以从肺内呼出,然后立即将喷嘴放人口内闭口,慢而均匀地深吸气,开始吸气的同时指压喷药,使药物随气流进入肺内。吸气末屏气10s以上,屏气后缓慢呼气,休息1min~3min后可重复吸药或吸入另一种药物。较小的婴幼儿应配合使用贮雾罐。使用压缩雾化吸人时患儿应尽量保持安静。较小的婴儿可在睡眠后采用面罩吸入。在雾化吸入过程中要注意患儿面色、呼吸等情况。如哭闹并出现面色青紫、气促等症状,要暂停吸入,安静后再继续。雾化后给予叩背,鼓励有效咳嗽,叩背时手呈杯状,由下往上,由外向内叩击背部。
  
  本文编辑 王钊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CA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2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护理资料。[结果]治愈16例,显效5例,无效1例,止血有效率达95%。[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
[目的]了解社区现有的家庭护理开展项目、护理对象及存在问题,为社区家庭护理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13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主要护理问题有家庭护理的收费标准、实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代谢性疾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共同参与而导致的,主要分为1型(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其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