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在肝细胞癌肝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ga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以肿瘤为中心的局部切除仍然是当前肝细胞癌肝切除的主要术式。相对于规则性肝切除,肝细胞癌局部切除手术更复杂,对肝内血管的处理方案决定了肝细胞癌肝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肝内血管三维成像的应用使我们在术前就可以清楚了解肝内血管与肿瘤间的立体解剖关系,并据此进行术前虚拟手术规划,从而精确地指导肝切除的实施[1-3]。以往三维成像指导的肝切除手术虽较依据二维成像的肝切除准确了许多,但在精确性上仍有欠缺。我们把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CASNS)应用到肝细胞癌肝切除手术中,术中肝脏内部结构能够清晰实时地反映在显示器中的虚拟肝脏上,使术者能随时了解肝内解剖情况,并始终使实际切肝平面与术前虚拟保持一致。现将我们的3例成功经验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危险因素[1]。如何准确判断患者的左心功能,精确把握手术适应证,是冠状动脉外科的难点。近年来我们以血流导向气囊导管(曾称Swan-Ganz导管)检查作为判断标准,筛选出能耐受手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低射血分数患者并给予手术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患者 女性,46岁,因"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5 h"于2010年1月17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及凝血系统疾病病史,亦无服用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病史。体检:颈强直,Kernig征阳性。实验室检查未见凝血功能异常。CT示左侧脑室三角区稍高密度病变,后方见钙化,周边绕以出血并形成血肿,血肿延伸入对侧侧脑室、第三及第四脑室(图1)。CT血管造影示病变内侧血管走行紊乱,向病变供血,但未见血管畸形。MRI示病变
期刊
三阴乳腺癌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无表达的乳腺癌。尽管71%~91%的三阴乳腺癌可归类于Basal-like型乳腺癌,约80%的Basal-like型乳腺癌属于三阴乳腺癌[1],但Basal-like型乳腺癌与三阴乳腺癌并不完全等同。研究显示,三阴乳腺癌作为独立的临床类型,占全部乳腺癌的15.0%~23.8%[2-3],多发于绝经前妇女,而且在乳腺
期刊
患者 男性,14岁,因"双侧腰部间断疼痛5年"于2009年10月30日入院。疼痛多在受凉或劳累后出现,每年出现2~3次,每次疼痛时间持续2 d,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不伴恶心、呕吐,无肉眼血尿,无发热等不适。既往无肾脏疾病病史,家族中无肿瘤或特殊遗传病史。体格检查:心肺腹及泌尿系统均无阳性体征。尿常规检查及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期刊
目的总结支架象鼻加升主动脉至股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瘤样扩张病变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慢性主动脉夹层瘤样扩张病变的手术治疗策略并总结早期随访结果。方法2006年2月至2011年11月,1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伴全主动脉瘤样扩张的患者接受了支架象鼻加升主动脉至股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性14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2±8)岁
由于关节置换技术的发展、患者的年轻化、寿命延长及活动的增多,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并出现了股骨假体间骨折[1-5]。股骨假体间骨折是同侧髋、膝关节置换后发生在股骨远、近端两个假体之间的骨折[6-9]。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和关节置换例数的增加,股骨假体间骨折的患者日益增多[9-10],逐渐成为骨科临床上一个新的难题。
患者 男性,26岁,因"反复牙龈出血5年"于2009年8月7日入住我院血液科,体检无特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6×109/L,中性粒细胞79.2%,血红蛋白112 g/L,血小板计数8.0×109/L。淋巴细胞免疫分型:CD3+CD8+ 46%,自然杀伤细胞4%,辅助性T淋巴细胞(TH)/抑制性T淋巴细胞(TS)为0.7,网织血小板2.01%。外周血CD34+占有核细胞数0.04%,CD34+绝
目的比较分析3种不同植骨融合方法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后维持椎间高度的影像学结果。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77例接受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应用自体髂骨植骨(髂骨组)22例;未配端盖的钛网植骨(无端盖钛网组)21例;配有组配式端盖的钛网植骨(端盖钛网组)34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次全切除椎体节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应用极化液治疗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3期)、PubMed、EMBase、MEDLINE、Highwire、CBM、CNKI等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关于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极化液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由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
患者 女性,23岁。因"发热5个月余,伴多关节痛,加重1个月"于2011年11月2日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午后发热,夜间为著,最高体温达41.2 ℃,伴寒战、出汗、乏力,次日晨可自动退烧;随后出现双手腕关节、双膝、踝关节肿胀,并逐渐加重,活动受限。不伴咳嗽,咳痰,胸痛,皮疹等症状。当地医院以"类风湿关节炎"给予青霉素、丹参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2 ℃,心率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