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齐管 共建关爱平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tpa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教育缺位、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教育缺乏。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层面进行分析并寻找对策,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51-02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催生了特殊的中国农民工群体,他们的子女绝不多数别无选择地留在了农村,成为留守一族。由于这些留守儿童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亲情,容易产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他们中的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任性、孤僻、情感淡漠、合作意识差、行为习惯差等问题,辍学、失学现象严重,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不仅是教育,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解析
  远离父母、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调查显示,有49.8%的留守孩子学习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有21.4%的留守孩子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不完成作业,并经常扰乱课堂秩序。厌学,成绩较差是留守儿童的一大特点。其次是教养模式的变化,亲子关系疏远。导致“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出现了难以弥补的缺陷。据调查,56%的父母半年和孩子联系一次,12%平时很少联系,只有在农忙或过年时回家看看,长期不在孩子身边;34%的父母感觉孩子与自己产生了隔阂;27.6%感觉孩子变得不爱说话,性格孤僻;22%的孩子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经常惹事;33.2%的孩子有不良行为;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43.7%的儿童表示遇到烦心事或困难会闷在心里,只有8%表示会和父母联系。监护人监护不力,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引发了许多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再次,“留守儿童”多与祖辈一起生活,由于祖辈们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往往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而在精神和道德上管束引导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行为上的放任自流。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剖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的家庭教育角色弱化;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的欠缺,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农村家庭不能为儿童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加之受农村中的 “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影响, 导致教育以家庭利益作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取向于追求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从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农村文化教育环境的制约
  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农村边远山区经济落后、文化贫困。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难以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导致人文环境的不足,制约着农村教育健康发展,影响了留守儿童对教育选择的倾向。加之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尚存在种种问题和弊端也使得教育缺乏鲜活的动力。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
  3.社会大环境的冲击
  留守儿童被社会视为弱势群体,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教育系统中同样也处于弱势地位,得不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承受着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贫困”,他们在身心发展中所需的环境被无意识地剥夺。在学校中,留守儿童经常受到其他儿童的歧视和排斥,使他们产生自卑、孤僻等情绪。大众传媒中充斥着媚俗思想泛滥,暴力、颓废、色情和其他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加上自控力较差,临时监护人无暇监督和管束,他们极易陷入其中而深受其害。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研析
  (一) 重视亲情关怀,打造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平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父母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在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思想、行为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父母与子女、学校、代管人之间的沟通,强化父母在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了解子女在学习、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沟通、早解决,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 转变教育理念,打造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平台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校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留守儿童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所有教师均应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身心方面也得到培养。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尝试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疏导留守儿童困惑心理,增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针对性,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心和监护,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三) 营造育人环境,打造全社会关爱的共建平台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保护和亲情上缺失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需要职能部门的长期不懈努力。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他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整治校园周边小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留守儿童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中圖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写到“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道出了侧面描写的艺术真谛。《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许多细节描写,这些“细枝末节”,意蕴丰富,从侧面刻画了小说的主要人物,突显了人物独特鲜明的性格,堪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2  一、教学主题  本节内容时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课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学完了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了解了数据的收集的具体方法,如直接观察、测量、调查和实验等手段,简单的整理,包括简单的分类、排序和分组、编码,能体验数据整理在生活中的意义,体会对数据整理的必要性。本节内容旨在向学生介绍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过程中,高中课程中的每一个学科都必须在教学要求上进行改革。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体育教学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为了让高中体育教学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整体发展,本文提出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行引导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体育;个性发展;教学过程;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提高了对培养教育人才模式的新需求,教育教学方式实际上就是优化组合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校教学组织,这样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教学,能够不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期刊
【摘 要】 古人云:“教未见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是促使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最主要因素。学生有了兴趣,各种感官就会处于活跃状态,进而以最佳状态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汲取,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益。所以,各科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取各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关键
期刊
【Abstract】With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speeding up, a variety of issues have aris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will elaborate two important issues,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creased by gl
期刊
【摘要】八年级是学生听力两级分化的一年,学生缺乏良好的听力习惯,并且对听力策略利用单一,教师普遍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与拓展以及在听力教学中忽略对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有机结合。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与必要的听力技能;灵活处理听力困难,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听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三方面的听力策略提高八年级学生的听力水平,培养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24-01  1.前言  作为我国“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经过多年的推进与发展,得到了较好的成果。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资源精品共享课与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它是将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全民共享的课程。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发展的国家精品开放课
期刊
【摘要】为数众多的各类大学生社团中,各高校的大学生国旗班之所以能在广大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号召力,并且始终在大学校园学生活动中保持较强活力,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其能够坚持爱国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大学生 国旗班 践行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
期刊
【摘要】在当前军队院校快速转型的新形势下,不断探索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长期目标,根据对国家精品课程“天气学”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结合当前新的教育理念,对多种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作些探讨,并总结教学体会。  【关键词】精品课程 天气学 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P4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