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争吵心理剖析及解决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npi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生发生争吵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辩证地看待。本文就小学生争吵的心理进行剖析,解读了学生争吵背后的心理倾向,做到正确归因,将矛盾化解在摇篮,从而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 学生争吵;心理解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2
  对于小学生,特别是现今独生子女学生,与人争吵是不可避免的。独生子女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生活环境和地位的特殊,其心理状态和行为也具其独特性,大多具有任性、孤僻、娇气、自私、忌妒、独尊、逆反、依赖性强等心理特性。这样的群体在这个年龄下,没有摩擦争吵是不正常的,它是学生成长的绊脚石,又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需要教育者正确引导,妥善处理,引导的好可帮助其自我快速成长。
  一、学生争吵心理倾向剖析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工作者,必须要读懂学生争吵纠纷的心理,了解学生争吵的原因,做到正确归因,对症下药。学生争吵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倾向:
  1、嫉妒报复引起争吵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待学生不公,有意无意地偏袒优生,冷落或忽视了后进生的言行,致这部分学生产生嫉妒心理,他们嫉妒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嫉妒比自已优秀的学生,嫉妒获得佳奖的学生,而激起的报复性的争吵,有时故意找茬,得理不饶人。
  2、为引起别人的注意
  在小学里,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不佳,表现一般,孤僻不合群,平时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关注度低。很明显,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引起别人的注意,无疑,争吵是引起老师和同学注意的一种不错选择。
  3、因为喜欢所以惹她
  女生小燕是一个进城务工孩子,成绩中上,人长得秀气,是学校舞蹈队员;男生小王在班里学习成绩不佳,个子较高,性格外向,比较霸道。王浩说:“我整天想向她借东西,但她不肯。”而小燕说:“王浩自已有的东西也向我借,有事没事向我借很烦。”向班主任了解到,班里有一部分男生喜欢找小燕玩,有时会把她的东西藏起来。惹她,逗她,是内心喜欢的一种表现。
  4、失爱造成的攻击性心理
  由于种种原因,单亲孩子和留守儿童比例越来越大,在我们学校这类学生占一半以上,他们有的住校,有的寄托在校外辅导机构,有的跟着父母亲的一方,还有的跟随祖父母或其他亲威。这批孩子长期处在亲情不完整或缺失的环境下,大多存在自卑、孤僻等心理品质,形成了一些较极端的心理,要么胆小怕事,要么破罐子破摔,特别是男同学,对同学不友好,甚至充满敌意。
  5、缺乏交往礼仪而吵
  有一次,上课铃刚响,学生郑拓跑进教室不小心把叶子豪的作业本碰到了地上,后面跟着的许多同学惯性都踩在本子上,把叶子豪的本子踩得脏兮兮的。叶当时火冒三丈,大叫:“郑拓,你赔我本子!”郑说:“干什么?又不是我踩的”听了,叶更是怒发冲冠:“还狡辩!看我怎么教训你!”“你怎么这么不讲理。”……就七嘴八舌地吵了起来,动手扭在了一起。
  6、认识偏差提高学生争吵
  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大吵小吵不断,甚至动手打架、摔东西;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行为失控,拍桌子、撕本子;电视等媒体上大肆渲染武力、暴力解决问题。孩子是善于模仿的,平时家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他们,会让他们错误地认为,解决不了的问题,吵架是可以解决的。
  7、独尊强借引发争吵
  独生子女在家受两代人的宠爱,会使他们变得小皇帝小公主脾气,十分任性与霸道,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独尊心理,自私自利,动不动就发脾气,打人骂人。
  强借强抢,引起争吵。当向人家借东西,如好玩具等,遭到拒绝后的强要,会去争夺,想占为已有而引起争吵。
  还有不履行承诺,引发争吵。送给别人的东西又要回,当东西被损坏什么的,就会出现争执,这种现象小学低段还是不少的。
  二、善意的争吵不全坏
  不少家长和老师认为争吵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正常交往学习,其实不然,有专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争吵都是百害而无一益,轻微善意的争吵或有利于学生成长。
  1、压力在争吵中释放
  有资料表明,夫妻间善意争吵有利于释放压力,妻子跟丈夫吵架有助于防止心脏病和其他致命疾病的发生,而那些不说只忍的女性,心脏病发致死的几率比选择争吵的要高出三倍。我国心理学专家表示,吵架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通过大声说话进行情绪的宣泄,通过感情的发泄解除自己心理的压抑,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心理健康,可以减少因长期压抑而造成疾病。小学生很多是无意识的争吵,有时吵到最后,因何而吵,都已记不清了。当他们感到情绪紧张、孤独无伴时容易与同学争吵,在争吵的过程满足心理需求。如一个不被老师和同学注意的男生,在他孤独无伴时,很喜欢扰乱女生跳橡皮筋,被女生追着跑来跑去,他显得非常得意,当然他的压力也就释放了。
  2、感情在争吵后升值
  有一位学生在日记写道:“在小学一年级时,我和周翔吵了架,那时我才刚刚认识同学,周翔在我的后座,我们因为一個小事吵了起来。那时我在倒数第二座,他在倒数第一座,因为教室很小,后面很挤,周翔让我往前一点,可我也没有地方,我说:‘我有没有地方了!’可不知周翔怎么了,就很生气的说:“行,地方全给你行啦吧!”可我很冤枉,我哪里做错了吗?整整一天我们俩都没说话。我很生气。我觉得他也太会冤枉人了吧。但是让我下个不到的事发生了。他居然主动向我道歉,我们又重新做好朋友,以后再也没吵架。以后周翔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我们天天在一块玩。因为这次争吵使我们加深了感情,我真快乐呀!”
  3、心理在争吵中成熟
  争吵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吃一堑长一智”,一次争吵就是一次体验,一次教训,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感悟,为其成长留下深刻印象。如一位四年级孩子与父亲吵架后的反思:站在门外的我想了很久,这也是爸爸对我的爱吗?爸爸总是希望我不要一下子就耐不住性子,不要总是发倔脾气,碰到了困难不要总是抱怨,只要静下心,慢慢来就行,就像伟人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对那次的争吵感触更深了。   三、助其自助,解决矛盾纠纷
  1、让学生自己解决纠纷,学会说“对不起”。
  引导学生在与同伴交往时,能运用适当的语言,克服“死爱面子”的心态。如果做错事了,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如不小心碰到人家,要立即说“对不起”;要多点帮助同伴,人家帮助了自己,要多说“谢谢”;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借用人家的东西的时候,采用商量的口吻——“请问我可以用一下你的笔吗?”
  小学课文《争吵》,事件发生后,当克莱谛提出到教室外等“我”时,“我”作好了打架防御的准备,没想到克莱谛不但不是要打架,反而是向“我”道歉,克莱谛主动友善地化解了矛盾,两人重归于好,当中大篇幅写了发生矛盾后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我”的心理矛盾心态,同时也为克莱谛的大方友善行为所感动。同学间道歉,大方的说出“对不起”,实践证明,对方即使非常疼痛,也会原谅的。
  2、公平公正,关注每一位学生。
  对于优生关爱有加,对于后进生,特别是双差生,一味地指责和训斥,势必加大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师生恶化。其实每个孩子并不是生下来就这么孤僻、冷漠、爱捣蛋、偷东西、偷懒……他们之所以变得这样,肯定有一定的原因。在班级中,他们往往受歧视,得不到理解、尊重和关心,存在自渐形秽的自卑心理。对于这一类学生,作为教师,要给予真诚的爱,关注他们的基本需要,特别要让他们得到爱与归属的需要,他们才会有人生的美好追求,才会快乐,就可能渐渐变成一个优秀的人。
  3、家校联动,共同营造育人环境。
  通过电话、家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及其它联系方式,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探讨或指导家长育儿知识经验。提醒家长不可过度宠爱孩子,凡事迁就孩子,而且在家里做小霸王,这对孩子预防纠纷不利;扭转家长育儿误区,如有些家长会这样教育孩子,“别人打你时,一定要把别人打回来”。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
  总之,争吵是学生成长的调味剂,是不可避免的。作為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争吵的心理原因,正确引导,让他们学会自我处理纠纷,和解矛盾,共同成长。学生在争吵中不断完善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
  参考文献
  1、《道德情操论》(英)斯密著,谢宗林译,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2008-8-1
  2、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其他文献
【摘 要】 重视和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个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重视和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教育一个重要
【摘 要】 人民素质高则国强,人民素质低则国弱,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是教师。教师群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 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素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人民素质高则国强,人民素质低则国弱。这种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我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我是一名职业学校一线的英语教师,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学生这样的学习程:即好奇——稍感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学习心理变化的一种正常现象,学生从一开始对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转化为逆反心理。如何防止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期刊
【摘 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渊博的人文科学文化、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技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等素质,才能适应21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2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新情况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期刊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精神建构、人格发展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教学能把德育的要求形象生动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对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研究,提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效果的对策,包括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