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磷酸钛氧钾(KTP)泪道激光联合泪道置管对复发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门诊复发性鼻泪管阻塞54例(75眼)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选择置管,分为置管组(A组)24例(35眼)和非置管组(B组)30例(40跟)两组.结果 术后A组成功率为45.71%,B组成功率为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5,P=0.005).结论 对于复发性泪道阻塞予以再次激光
目的 分析开放性眼外伤的特点.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87例(88眼)开放性眼外伤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开放性眼外伤致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视力预后.结果 87例(88眼)开放性眼外伤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达14.4∶1);平均年龄(40.45±4.06)岁.右眼∶左眼=1.2∶1.开放性眼外伤以眼球穿孔伤最多,计54例(54眼,占60.07%),其他依次为眼球破裂、眼内异物.所有患者中未发现眼球贯通伤.开放性
常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在一组角膜接触镜下完成,术中术者及助手不但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目的不断地旋转接触镜,而且暴露的视野相当局限.对于存在角膜外伤及其它角膜病变者,常规的手术操作则更加繁琐.因为广角观察系统相比于传统方法具有独特的优点,如立体感强、观察角度广等,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很多复杂的眼底手术在广角观察系统下顺利完成.本文对广角观察系统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发展概况进行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10例(10只眼)难治性青光眼均行玻璃体切除术和晶状体切除后在眼内镜下行激光睫状体光凝,激光能量0.6~0.8W,时间0.5s,光凝下方180°~220°范围,光凝30~40点.结果 术后随访6~15个月,10例眼压均控制在<21 mmHg(1 mmHg =0.133 kPa).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者7例,不变者1例,不配合者